“陛下,当年是王太子,如今却是皇太子,为天下计,请陛下早定国本!”
姜乐心道:王丞相之前提的‘尊号定为泰皇’、‘恢复郡县制’两件大事都猜错了陛下的心思,今天又在太子事上又如此激进……
总觉得他有种‘反正我这丞相也干不久了’索性发疯的美。
确实,王绾最近上朝时,都不用回头,就感觉到李斯盯着他背影的眼神十分火热,对左丞相之位虎视眈眈。
始皇帝本来就忌讳父、祖早逝这些事,王绾这话就很不中听。
这次皇帝连给老丞相的面子话也不说了,直接让他退下。
王绾沉默了一瞬,到底不敢违拗,唯而应退。
*
王绾退下后,姜乐依旧是一点儿动静都不敢发出,在软帘后用余光关注着始皇帝。
她不由想到始皇帝除了‘不立皇后,不立太子’外,还‘不封宗亲为公侯,不立诸子为王’——可谓是跟后世皇帝格格不入的‘四不立’。
虽说皇帝称孤道寡,但只有他把‘孤家寡人’践行的如此彻底。
殿里很安静。
香炉里焚着醒神的香料,静到甚至能听到火焰‘嘶嘶’的声音。
有这样大半炉香的时间,始皇帝就独自静静坐在那,并未批奏疏。
他怔怔望着袅袅香雾,像是在出神,又像是在深思。
那时候的陛下,在想什么呢?
*
——“从今后,我便是少府丞了。”还是九野的声音把姜乐的思绪拉回来。
九野就见妹妹的眼睛立刻瞪圆了,流淌出小河一样生动的欢喜,又双手扣在一起拱手祝贺。因冬日穿着绒毛丰厚的羔裘,像个小胖猫拜拜要零食似的。
九野要是有猫条,就要忍不住撕开喂一根。
姜乐掰着手指算道:“姐姐从前的官职‘考工室令’叫着总有点拗口,少府丞就感觉顺耳多了。”但少府丞这样的同级别二把手,共设置六位,姜乐又道:“什么时候姐姐再把‘丞’字去掉,单少府二字就更顺啦。”
**
十一月初二。
宜大考,宜调岗。
方士们是很突然的接到考试通知的,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当然,不是准备复习,而是准备跑路。
戍守皇城的卫尉军亲自去方士所在的官署,按照名册点过后,把所有人‘请’去考场,官署内最大的一座议事所被暂时征用。
带上笔墨刀砚就可以,空白竹简不用带,有的是。
方士们忐忑不安跪在屋内恭候圣驾。
随着寺人通传,所有人都伏在地上,只能用余光看到皇帝的衣角——
始皇帝在服色上也一改周朝旧例,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郊祀之服皆以袀玄,而不用周的冕冠冕服。*
不过今日只是考核方士,不是正经祭祀大礼,始皇帝未着袀玄,只一袭龙纹玄色深衣。
方士们伏在地上,眼角瞥见始皇帝身后还有一道小小的身影。
公主也是一身玄色深衣,只是规制略简单些,衣摆绣的是飘逸云纹。她跟在陛下后面,步子要倒腾的快些才能不落后。像是巨龙拖了一点小尾巴。
方士们便知这就是那位祥瑞公主了。
大名是如雷贯耳。
心情是复杂难辨。
随陛下来的,还有一众善数算的御史,以柱下史张苍为首。
待众人起身后,有胆子大些的方士,就忍不住去看看传说中的‘仙童’,毕竟自打有了这位公主,他们的日子,可真就不好混了。
血缘很奇妙,公主与陛下五官颇多相似之处,尤其是眉眼。
一般孩童都是淡眉,公主倒是天生浓眉,因此显得跟陛下更像了。
往跟前一站,就像是一个特别小号的带着花环的陛下……方士们摇摇头,把这种大不敬的想法甩出去。
——这并不难,等他们看清考题的时候,脑子里也根本装不下别的。
考题写在一幅很大的麻布上,挂在墙上,供考生们观看作答。
上面并不只有御史出的数算题。
李斯听闻陛下要考方士,也去请见陛下:如今秦一统六国,文字的统一不能一蹴而就,秦律的实施就更加一层难度:语言不通,法律条文都传达不清楚,如何执行呢。
需要懂各国语言和秦语的专业人士,辅佐法吏,传达政令。
方士里就有许多来自五湖四海,也自称游历过诸国无所不通的人。
李斯准备趁势逮几个人来用用,就也出了一份【外语题】送到了陛下跟前。
此外还有九野出的‘工器造物’相关的【自然科学题】和【地理题】:陛下抽到的许多药草卡,都是比荆楚之地还靠南,此时没怎么开发过的南方才有的药草。没有舆图的情况下,有地理经验就很重要了。
——如果以上这些科目都不擅长怎么办?
没关系,考官还贴心准备了可以自由发挥的语文作文题:如有什么其余擅长之术,可写明交予圣裁。
方士们看完题目。
方士们面如土色。
随后,每人被发了一把空白竹简。
因始皇帝是没时间没耐性在这儿等人作答的,直接带了御史们去内室交待重算历法事。
姜乐倒是被留在了考场上,跟蒙毅上卿一样,像个监考一样来回溜达。
*
徐福正在绞尽脑汁作答时,就见面前案上洒落一片阴影。
抬头就对上公主好奇眼神。
她甚至还小大人似的安慰自己:“不慌,你写你的。”
小剧场:
王绾:陛下,秦之前王位更迭都早早定下,这才没有手足相残啊……
胡亥:什么?没有手足相残?
唉,你们飘零半生未遇明主啊!等我!
今天这个日子(8.15)发点红包包~请家人们在这一章按爪~随机掉落八十个庆祝(明早九点系统随机抽取发送)~
备注:清刚一词见于三国魏曹丕《典论》中提到魏太子造百辟匕首二:其一理似坚冰,名曰清刚……
‘务民之义,对鬼神敬而远之’出自《论语??雍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出自《孟子》
秦朝服色见于《后汉书·舆服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扶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