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第十九回:君臣之礼

“宣吴侯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1)”

“臣领旨。”

公安城外,孙权以君臣之礼,接下了从曹操手中送来的圣旨。曹操的使者送完圣旨,孙权立刻示意潘璋将打包好的关羽的头颅收于盒中,交给使者。使者没有多问,只是在作揖后收下了这份要送给曹操的“礼物”。

之后,使者带着孙权的“礼物”,返回北边。孙权一直等到他们的身影消失,才收起端正的态度,揉了揉自己的肩膀,活动活动手臂,遣散了周围随行的将领士兵后,才小声地抱怨道:“这种流程也太麻烦了,端着太累了。”

“这可是你自己要向曹操称臣的。”朝旭穿过散去的人群,来到孙权身边,抬起双手为他按摩肩膀。

“希望老头子喜欢这份礼物。”

孙权牵住朝旭的手,飞快地亲了一下她的手背,随后又将其握于手中,看向还没有走远的臣子们,一番打量后,他喊道:“孔儒!梁孔儒!”

离他最近的臣子背一僵,弓着背就转身返回孙权面前:“至尊。”

“你去收拾收拾,给曹操准备点贡品,迟点拿去献给朝廷。然后,你找个你熟悉的将军去买马,把朱光他们给曹操送回去。”

“请问是哪个朱光?”

“五年前那个皖城太守,被兴霸和子明抓回来那个曹操安置的太守。(2)”

“是。”

其实也不怪梁寓,自从两个字的名字被推崇、大部分时候只有平民才会用三个字为名字之后,出现了大量的重名人士,越是带有美好寓意的字,越是被人使用,再加上常见的姓氏,重名就更多了。

一桩事结束,孙权牵着朝旭的手,返回公安,准备接受荆州各地将士和本土人士的拜降,等到拜降结束,他们就能返回建业、返回短暂的安稳日子。

……

“是不是少了个人?”

经过一整日的接待,孙权对着名单上的名字,清点缺席人数时,发现少了一个关羽的二把手,按照潘璋斩获关羽时收缴的身份符牌来看,这位二把手并不在随关羽出逃的名单中。

“回至尊,潘从事说自己得了重病,要在家休息,不便前来。”

“重病?什么病?我看他就是单纯不想来。”

“咳咳,不清楚,咳咳。”吕蒙一边回答,一边咳嗽不止,仔细一看,他的脸颊还微微发红,似乎是风寒的早期症状。

“子明你还好吗?”

“可能是有点染了风寒。”

“不是伤寒吧?”

“不是,已经请医师看过了,说是伤寒。”

“那就好。”孙权松了口气,“我去看看那位二把手潘从事,子明,你这几天先在我的内殿休息,等我处理完这边的事情,我们就回建业去看看。”

“是。”

作为两次攻打荆州的功臣,孙权一拿到曹操的任命,就立刻给吕蒙安排了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不管吕蒙怎么推辞,孙权都坚决要把这些都给他,等到返回建业,就给他起草正式的文书。(3)

“说起来,和子明一起白衣渡江的叔朗好像也病了,也说是风寒。”

“风寒不风寒的,估计就是怕我担心,把伤寒说成风寒。”孙权叫来随行的医师,“再去检查一下,如果是伤寒就按伤寒治疗。”

“房间桌子上有治疗伤寒的医书。”朝旭挽着孙权的手臂,补充道,“如果有必要,你可以自取。只要能把人治好就行。”

“是。”

“可别出什么事才好。”

孙权长叹了口气,拍拍朝旭的手背,在随从们的簇拥下,前往那位名为“潘濬”的荆州二把手的家中。

到达时,潘濬躺在床上,头上还枕着块湿毛巾,但脸色红润,丝毫没有生病的意思,看见孙权出现,更是不敢下床。

“见到至尊——”

“没事,长绪(4)。”孙权让孙邵退下,又靠近了潘濬的床榻一些,那人的额头上直冒汗,但依然不肯下床。

“夫人,你看这位先生头上都是汗,应该是病得不清。”孙权故意说道,“最近荆州的伤寒情况也不乐观,子明又把大部分的伤寒药都分给了百姓,你说,这可怎么办啊。”

他一看就是装病,孙权也一看就是故意顺着他的意思往下说。

孙权平常不会在对外公开场合点她的身份,所以他现在是故意想让对方知道她是他的妻子。那孙权想要她做的,应该就是这件事吧。

朝旭将自己的手巾放入床边的水桶里,等到浸湿后再捞出,一边拧干,一边说道:“若是这位先生能平安无事就好了,我也懂一些医术,可否让我来看看?”她取下潘濬头上的湿布,又温和地用自己手巾为他擦拭脸上的汗水。

“至尊都让自己最宠爱的夫人给你擦汗了,你怎么——”

在这里强调她是孙权最宠爱的夫人,估计就是这主从二人在一唱一和,给潘濬强化意识。

“承明如果真的很难受,不起来也没事。”孙权演上了,居然坐到了他的床脚,又轻轻拍着他的手背,说,“你看啊,以前观丁父,是战俘,武王也让他当了军帅;彭仲爽,是战俘,文王让他当了令尹。他们两个人都是先贤,虽然一开始是以囚犯的身份见面,但后面都能以自己的才干被重用。我呢,虽然不是什么大汉天子,也不是什么大汉皇叔,但这点气量我倒也有,还是你觉得,我不如他们呢?”

配合着孙权的说辞,朝旭的动作也更加体贴轻柔,夫妻俩在他身旁又是擦汗又是安抚,潘濬最终躺不住了,从床上滚到地上,五体投地,后又行君臣之礼。

“潘承明不值得吴侯与夫人如此宽容。”

“快请起,地上凉,大冬天的。夫人,帮他起来一下?”

“不、不用了。”

潘濬弓着腰背起身,他看向朝旭,只一眼后,又迅速低下头,在房间里转了一圈,随后,又在房间里翻箱倒柜找了半天。

趁着这个间隙,孙权把朝旭的手放在自己脸上,又放在鼻子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许久才平静下来。

明知道自己要妒忌,还要让她去给人擦汗,真是“既要又要”。朝旭想道。

“至尊,”潘濬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东西,那是几卷羊皮纸绘制的东西,“这是荆州的军事部署图,您若是不介意,臣愿当做为您效劳的信物,一并奉上(5)。”

(注释1,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

(注释2,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权遣校尉梁寓奉贡于汉。及令王淳市马,又遣朱光等归。)

(注释3,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蒙固辞金钱,权不许。封爵未下,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

(注释4,长绪即孙邵。先是孙权的长史,中间记录消失了20年,后成为孙吴第一任丞相,在《三国志》中没有他的传书,《东吴100年》的作者认为,是因为其与吴郡张氏的张温关系不和,而撰写《吴书》的韦昭又与张温交好,出于私怨删去了孙邵的传记。《吴书》又是《三国志》的重要史料来源,所以《三国志》中就没有了孙邵的个人传记。

本文采用《东吴100年》中,关于孙邵身份的解释。孙邵背后的人是孙权,他是孙权的亲信,所以才能成为东吴的第一任丞相。

当然,因为这本参考书中有不少与我看法不同、或者与本文设定矛盾的地方,所以并不会在太多地方采纳其中的解读。

采纳本书的地方会单独进行标注。

比如《吴书》中很多东西会因为编写者的个人恩怨进行删减。孙登说想让位给孙和的原因、可能是孙皓为了强调正统性让史书作者添加等,女主角不会留在历史记录中等事情,也都会用这个看法来圆。

参考文献:《吴录》:邵字长绪,北海人,长八尺。……拜庐江太守,迁车骑长史。)

(注释5,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六十一·吴书十六·潘濬陆凯传第十六》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权克荆州,将吏悉皆归附,而濬独称疾不见。权遣人以床就家舆致之,濬伏面著床席不起,涕泣交横,哀咽不能自胜。权慰劳与语,呼其字曰:“承明,昔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帅;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此二人,卿荆国之先贤也,初虽见囚,后皆擢用,为楚名臣。卿独不然,未肯降意,将以孤异古人之量邪?”使亲近以手巾拭其面,濬起下地拜谢。即以为治中,荆州诸军事一以谘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2章 第十九回:君臣之礼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骄阳似我(下)

狩心游戏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连载中琥珀To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