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第十七回:战报

“至尊,魏文帝曹丕又来信了。”

“呈上来。”

朝堂的工作刚开始,传令员就从宛城带来了曹丕的急信。

传令员将曹丕来信交到了亲信手中,再由孙权的亲信将信递于孙权手中。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曹子桓的使者是不是也来了?”

“回至尊,确有此事,使者预计下午进城门。”

“曹子桓可真有干劲,每次都写这么多。”孙权手一抖,竹简的末端直接滚到了地上,他看了一会儿后,长叹了口气,“朝旭。”

“臣在。”

“曹子桓的信,你想办法帮我起草一份回信,我等等抄一下。”

又要表现诚意,又不想自己读完那么多字,但这种日常的事情,也不好麻烦官吏来做,于是从上个月开始,曹丕每次寄来的信,都是由朝旭写回信,再由孙权抄写后回复。

“是。”

朝旭其实也觉得奇怪,曹丕执着地派使者来就算了(1),怎么每次都还得另外再写一封急信?写了急信吧,内容其实也都是那几个事情:什么时候把孙登交给他?为什么不投降?并且最后还忘问一句,什么时候继续给他写诗集的读后感?

都什么时候了,他还在想着读后感呢。朝旭忍不住暗讽。

她回到座位上,从案宗底下掏出曹丕寄来的诗集,看了一会儿,刚准备感慨他超水平发挥了,再一看,是之前他不小心塞来的曹植的诗集。

对不起。

冒犯了。

朝旭合上诗集,重新拿出另一卷。

她至今也想不明白,曹丕怎么就对孙权的回信这么执着?

当初曹操都没有这么频繁的给孙权写信,曹操送来的最多的是出自各自文化人笔下的檄文。

“至尊,”前一名传令员刚退下,后一名传令员就接替上来,“最新的战报已经传回来了,请您检阅。”

“嗯,呈上来吧。”

等到孙权开始阅读战报,传令员也同步开始简述汇总后的核心内容。

“至尊,潘将军来报,从江陵城外围观察,曹真带领多方军队持续包围江陵城。他们在城外堆积土山,挖地道,建楼台,不断向城□□箭(2)。情况危急,潘将军时不时针对其进行进攻,但都无法解江陵城之围。”

最近的就是诸葛瑾,而孙权上朝之前才否决了派诸葛瑾主动出击的提案。

“让子瑜给他当副手,配合文珪进攻。”孙权冷静地下达指示,“务必缓解义封的抗敌压力。”

“是。”

“另外,之前说的,算出江陵城内的存粮情况了吗?”

负责统筹粮草的官吏迅速站起身,他手忙脚乱地在案上一顿翻找,在孙权不耐烦之前,终于开始作答:“回至尊,还在测算极限时间。因为之前优先供应前线的策略,江陵城内本身的库存加上提前送达的量,支持三个月没有问题。”

“极限值什么时候能算出来。”

极限值,就是仅保证不会饿死的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朝旭迅速翻找之前的笔记。天气、湿度、位置,所有的信息都要列入计算范围。

“回大人,臣不敢确定。”

“不确定?”

孙权的语气冷了下去,整个朝堂内部大气都不敢出,所有人都下意识的低下头,手中的动作各自减缓,谁都不敢为了解围当这个出头鸟。更何况本来这也是他应该早就做好的准备。

“臣罪该万死!”大臣吓得直接跪在地上。

“现在怪罪你有什么意义!”孙权怒斥,“危急时刻,所有人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你算不出来就算不出来,我找人帮你就是!你一个人埋头苦算有什么意义!长绪!”

“臣在。”

“你安排人帮他算!今天之内必须算出来!”

“是!”

孙邵走到跪在地上的大臣身边,把他从地上拽起来,扯过大臣的演算进展,在朝堂上点了几个名字,一招手,这些人从各个方向站起身,快步赶来。

“你们还要考虑一下,如果义封期间伺机进攻曹真,能否从曹真的营寨里抢夺粮草。”孙权的语气已经缓和下来,他迅速地分析道,“义封肯定不会坐以待毙,粮草不足,最快的办法就是去抢敌人的营寨。当初曹操担心我用沿途抢夺曹军城池的方法,解决粮草运输问题北上,才将长江以北的沿江城池都给清了。所以我们坚守十天又碰上伤寒就撤退了。”

“是。”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朝旭思考了好一会儿。

想起来了,是合肥,怀着孙晟的时候的事情。

“下一个,洞口的传令员在哪里!”

“回至尊,在这里!”

“递过来!”

洞口因为那场大风,活活让擅长水战的江东军吃了败仗。

“曹休派将士水战攻打徐将军,徐将军以少拒多,与全将军一同追赶反击,并成功斩杀将领尹卢和数百名曹魏士兵!现在两方均以退守江边!(3)”

“好!”孙权大声称赞,“一次战败不足以决定一切!‘犯大吴疆土者,盛必击而破之!(4)’文向诚不欺我!”

洞口方向没有什么特别需要交代的地方,孙权简单交代了一些日常事项后,便让传令员退下。

最后一位传令员带来的是濡须坞的消息。

曹丕派往濡须口的将领是曹仁。要说曹仁,那可是当年能跟周瑜对峙一年的大将。如果不是如此良将,曹丕也不会派他来攻打濡须坞。

“报,濡须坞方面并无大规模对抗,仅有小规模攻防。朱将军让至尊无须担心。”

“濡须坞是子明在世时、仿造却月城全力打造的铁壁。又有休穆在,我不担心。好,我知道了。”孙权提到吕蒙时,声音里出现了感慨。

当年对抗曹仁的周瑜去世了,接替周瑜的鲁肃去世了,接替鲁肃的吕蒙又去世了,而曹仁还活着。

想到这里,朝旭也忍不住有些感伤。

“曹仁今年也才55岁。”孙权没由来地说道,“当初,公瑾与他对峙时,他41岁,比我现在还大一岁。十四年了。公瑾离开十四年了。”

谁也没想到孙权会突然提到周瑜,不过孙权也没指望有谁接话,他很快就从回忆中回来,简单交代后,便又退下了那个传令员。

朝旭知道,孙权只是听到了曾经的敌人的名字,在触景生情。

她突然也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去周瑜家拜访时的庆幸,温和内敛的长公子周循,调皮捣蛋被周瑜拎着领子家法伺候的次子周胤......

周瑜离开了十四年,足够这个时代的女孩子准备及笄并嫁人了。

(注释1,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十二月,……然犹与魏文帝相来往,至后年乃绝。)

(注释2,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六·吴书十一·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真等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

(注释3,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将军全琮、徐盛追斩魏将尹卢,杀获数百。)

(注释4:这句其实是三国杀里的徐盛的台词,我个人很喜欢这句话,所以拉过来用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3章 第十七回:战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道姑小王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连载中琥珀To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