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第一回:举荐信

武昌。

星泽恭敬地将本日的账目交给孙权,孙权也没细看,扫了几眼之后,和案上的调任令放在一起,继续折腾他前些日子抓回来的雉鸡。

他瞄了一眼调任令的内容,是授予现在的右将军、左护军、临湘侯步骘符节,调任其到沤口驻扎。(1)

“主上,您不看一眼吗?”

“没什么好看的。”孙权冷着脸,把羽毛从雉鸡身上扯下来,“几十年了你也没出错过,你看着办就是。”

“主上,您这是在……?”

“做帽子。”

你哪里有着技术啊别骗人了!

星泽想归想,嘴上依旧恭敬:“是我孤陋寡闻了,那我先退下了。”

“等等,把调任令一起拿去给顾丞相。”

“是。”

星泽刚准备离开,又被孙权叫住:“你顺便帮我问一下丞相,现在开始实行百姓实施宽容修养生息的政策,能不能行。”

朝旭已经一年没回来了,每次写信拒绝返回,孙权就不会给他好脸色,但星泽无所谓。毕竟他只是脸色不好看,除此之外没有革职也没有夺走他关内侯的身份,俸禄照常给,既然如此,那就随便他生气吧。

结果去年年底突然说去蜀国找诸葛亮住几个月,让孙权本就不爽的心情更加糟糕。

星泽记得,那一天,孙权收到朝旭的来信时,原本欢欣雀跃,回朝旭房间的脚步都变得轻快,结果信读完后,在房间里发了好几个和小孩子撒气一样的语气词。仆人们都不敢靠近,等到星泽背负着所有人的期待,迈入孙权所在的地方,孙权已经过了撒气的阶段,脸埋在朝旭的枕头里,整个人趴得笔直。

“主上,您一直趴着,会憋坏的。”

“你妹和孔明私奔了。”声音从枕头里传来,“我请她回来那么多次她都拒绝,结果孔明一邀请就过去了,凭什么啊。”

星泽脑子里第一反应是“要不是你趁着我妹妹带着孩子出去散心,就立刻开始选妃造人,我妹妹说不定在太子和长公主完婚之后就回来了”,在他读完信的内容后,心里活动又加上了一句“我妹妹不是说了,是去看孙子的吗?怎么就变成私奔了”。

“我要废黜王后,王后不忠,我一定要废黜王后!”

那你废黜啊。

星泽一点不担心,孙权要是真的想这么做,现在就不会趴在床上,和被主人遗弃的狗一样。

不过就算废黜也无所谓。星泽开始盘算自己这些年存下的钱,够不够一家人生活,够不够再把妹妹一起带走,邻国的诸葛丞相对妹妹也一往情深,去那边投奔也不错。一点都没有要劝两句的意思。

毕竟……星泽因为孙权娶走了他宝贝妹妹这件事,不爽好多年了。

就是从这天开始,孙权再也没给过星泽好脸色。

……

“顾丞相,除了刚才那件事之外,还有这份主上让我带给您的调任文书。”

“辛苦你了。”

星泽知道新任丞相是顾雍时,还挺高兴的,他还在给陆议家打杂的时候,就曾经多次拜访顾雍,倾听其教诲,也算半个学生。

“星泽,你在孙府当管事多少年了?”

“回丞相,从建安十六年至今,已有十五年。”

“之前是在伯言家当杂役?”

“是。”

“当管事期间,可有放弃读书?”

“回丞相,不曾放弃。”

星泽不明白顾雍为什么要这么问自己,但既然问了,他就要回答。

“这个是主上上次派你来和我商量的事情的答复。”顾雍从案上拿起一份整理好的公文书,“资料已经整理好了,你让他再核实一遍,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颁布下去。”

“是。”

“另外,这份是你的举荐信。”

举荐信?

星泽带着疑惑,在顾雍的示意下,展开信笺,读了两行后,不可置信地看向顾雍:“这不合适吧,我只是个管事,我做不了这些。”

“关内侯当管事就合适了吗?你也不小了。我上任以来,主上都是让你来传信,你还不明白他的意思吗?”

我为什么要明白他的意思。

“学生不懂。”

“你就看看他同不同意吧。”顾雍不再说话,想想又问了他一句,“今天要留下吃饭吗?”

意思就是刚才孙权让星泽问的问题,顾雍觉得可行,所以想一边吃饭一边和星泽分析。重复几次之后,孙权只要在星泽返回之后问一句“他请你吃饭了吗?”就能知道这个想法是否可行。(2)

别的不说,顾雍家的伙食,确实很好。

星泽咽了口唾沫,缓缓地点点头。

……

“他请你吃饭了吗?”

果然,回到孙府之后,孙权冷着脸,问出这句话。说话时,他的手中还捏着一封从荆州寄回的信笺。

“吃了。”星泽同时将举荐信递给孙权,“这是丞相命我带回的,举荐信。”

孙权读完之后,也不回复,就让星泽在旁边站着,很久之后,他才说:“我同意了,你知道流程怎么走吧。自己去办吧。”

“您认真的吗?我只是个管事。而且您不是才因为我妹妹——”

星泽说完这句话,立刻看见孙权的脸色黑了下去。

得,多余提。

“是。”

“纸笔拿出来,既然丞相觉得方案可行,你记一下我接下去的话,举荐流程走完,你就让官员去把政策公文发下去。”

等到星泽拿出朝旭留给他的东西,做好准备,孙权才开始下令道:“多年来战事不断,百姓因此荒废农业,父子夫妇之间,不能做到体贴抚爱,我非常同情。现在北方的敌人已撤走逃离,国外没有战争,命令各郡守,对百姓实施宽容修养生息的政策。

“另外,我刚读完了伯言寄来的奏疏。他劝我命令诸将屯垦农田,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即日起,我父子亲自领受农田,车驾的八头牛分别拉动四张犁进行耕作,虽然不如古代圣贤,但能够与百姓一样劳动也是我的幸事。(3)……写完了吗?”

“是,那我这就去转达。”

“就算升职了,你也得接着干管事的活。别‘我’来‘我’去了,公务时间,换个称呼吧,中书郎。”

中书郎,也就是副中书令,是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在皇帝书房整理宫内文库档案,与皇帝有频繁接触的机会。

乍听之下,这内容和星泽现在干的没什么区别,但是官职一旦定下,星泽也就有了上朝的资格,不再是待在后宫里给孙权管理家事的管事了。

“臣遵旨。”

(注释1,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第七》:黄武二年,迁右将军左护军,改封临湘侯。五年,假节,徙屯沤口。)

(注释2,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第七》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灌常令中书郎诣雍,有所咨访。若合雍意,事可施行,即与相反覆,究而论之,为设酒食。如不合意,雍即正色改容,默然不言,无所施设,即退告。权曰:“顾公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其见敬信如此。江边诸将,各欲立功自效,多陈便宜,有所掩袭。权以访雍,雍曰:“臣闻兵法戒于小利,此等所陈,欲邀功名而为其身,非为国也,陛下宜禁制。苟不足以曜威损敌,所不宜听也。”权从之。军国得失,行事可不,自非面见,口未尝言之。)

(注释3,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五年春,令曰:“军兴日久,民离农畔,父子夫妇,不听相恤,孤甚愍之。今北虏缩窜,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以宽息。”是时,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亩。权报曰:“甚善。今孤父子亲自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耦,虽未及古人,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7章 第一回:举荐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道姑小王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连载中琥珀To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