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十五号,准备出发!”
“月明十五号,准备出发!”
诸葛亮笑盈盈地重复了一遍陆晟的话,朝旭准备离开的最后一个月,蒹葭的身体依然没有好转,反倒越来越虚弱,孙茹更是寸步不离地守着他,似乎担心那孩子在某一天晚上就突然离开一样,诸葛乔似乎是因为过于操心,好久没睡好觉,居然也开始有了水土不服的反应。
在这层层噩耗中,唯一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就是这辆“月明十五号”。
“月明十五号”相较于“月明一号”,在形状上进行了调整,由最初的四轮缩短为三轮,前方一个轮子,后方两个可以收起的轮子,并在顶部加入了盖子,而原先的两个绳索道也因为轮子数的修改,变成了三个。中央的一条穿过独轮上方的凸起处,侧方两个则拴在后方两个轮子上方的木板凸起处。
侍从们将绳索穿过那几处,最后,由一人握住“板车”最后的两个把手,半推半滑行地将一车木头运往底部。
“要是再不成功,就赶不上夫人回家了。”诸葛亮一边说着,一边又掏出了锅盔,递给朝旭和陆晟,自己再留一个,三个人一人一个,整整齐齐把锅盔放进嘴里咬。
朝旭盯着“月明十五号”,看起来由侍从推着,实际上大部分的重量都由绳索承担,下山的速度大大提高,而侍从握着把手,又能控制下行的速度,防止因为速度过快,导致板车再次损毁。
“阿翁,今天的锅盔好甜,我喜欢。”
“是嘛,我就觉得小晟会喜欢这么吃,我这么做的时候,大娘感觉我又在折腾什么创意,一副想说不敢说的模样,小晟喜欢就再好不过了。”
朝旭低下头,看着陆晟手里那个夹心锅盔,芯底赫然是蜂蜜,她看着就觉得诡异。但陆晟吃得很开心,她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想着晚上要督促陆晟好好刷牙,免得出什么差错。
“回去之后,有什么话希望我带给循因吗?”她仰头看向吃锅盔的诸葛亮,“她毕竟也是你女儿。”
或者说,是你唯一的亲生孩子。
“没什么想带的吧。那孩子现在也忙着照顾公瑾的儿子,没想到我的女儿会嫁给公瑾的儿子。”诸葛亮无奈地摇摇头,“下次吴王派使者来的时候,我会亲自和她说的。”
“你怎么确定吴王一定会派循因过来?”
“吴国王后与汉国丞相所生的女儿,又嫁给了吴王最信任的人的儿子,她的身份最适合作为两国交好的使者了,所以肯定会派她过来。”诸葛亮回答完后,又开始吃起锅盔,一刻也不停歇。
吴国王后与汉国丞相的独生女,这独特的身份放到话本里,都能当女主角了。朝旭忍不住想道。
锅盔渐渐被吃完,陆晟吃得满脸是蜂蜜,看得朝旭就头疼,诸葛亮却依然保持着笑容,用手帕擦掉了陆晟脸上的蜂蜜,末了还很是宠爱地来了一句:“小晟吃成小花猫啦。”
“为什么不是大花猫?”
“因为你阿娘是大猫,所以你是小猫。”诸葛亮说着,轻轻地勾了一下陆晟的鼻尖,逗得那孩子直笑。
这时,从下方跑上来的侍从,也带回了好消息:“丞相!明月十五号,测试成功!”
“好!”
吃个锅盔的时间就能从山顶送到山脚,侍从们还来得及传话回来,这无疑是巨大的成功,诸葛亮的眼睛里完全是藏不住的欣喜,亮闪闪的,仿佛倒影着阳光的光点一般。
差点让朝旭迷糊了眼睛。她偷偷地吞了口唾沫,脑子里已经是晚上要找什么理由让诸葛亮陪自己睡觉了。
“夫人,走,我们去看看成果。”
“走。”
朝旭握住了诸葛亮伸出的手,牵着他的手一路往下,山路依然不太好走,但脑子里的期待能够战胜一切,她跟着诸葛亮一路寄走,在深秋时节走得满身是汗,两个人紧握的双手也被汗水浸湿,尽管如此,也不能将他们的双手分开。
道路的尽头,“月明十五号”静静地等待着他们。
或许是太阳的光照强烈了一些,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月明十五号”上,再加上它本身的特殊轮廓,那影子像极了一匹长有牛角的小马。
......
夜晚,为了庆祝“月明十五号”实验成功,诸葛亮亲自进厨房,为全家人准备晚饭,蒹葭也很难得没有吐的到处都是,乖乖地躺在母亲的怀里呼呼大睡。
“阿娘,碗。”
诸葛乔将清洗好的碗筷递给朝旭,又很快回到厨房中给诸葛亮当帮手,又是洗菜又是切配菜,动作好不利索。
陆晟哼着小曲,在听朝旭给她读话本。
诸葛家的晚饭就在这安静祥和中到来,一切都好像无比和谐,诸葛亮给陆晟和朝旭夹菜,诸葛乔也非常殷勤地给孙茹夹菜,陆晟最快吃饱后,帮忙抱着蒹葭,在旁边走来走去、晃来晃去。
“听说实验成功了?”
“对,很成功。”诸葛亮又往朝旭的碗里加了块鱼肉,“月明十五号,也是多亏了夫人的想法。”
“那还是你做得出来更厉害。”朝旭吃着鱼肉,因为长期离开吴地,不需要经常吃鱼,她突然觉得鱼肉好吃了起来,“我今天下山的时候,看着月明十五号的影子,觉得它和长了牛角的木马一样,我们给它换个名字吧。”
“月明不好听吗?”
“那是我的表字,”朝旭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的长子,“哪有一直用别人的表字当成果名的道理。”
“阿娘不是字‘朝旭’吗?什么时候变成月明的?”诸葛乔似乎还是不明白。
这也不怪他,朝旭用这个名字的次数很少,连诸葛亮都更习惯在外面喊她‘朝旭’,会喊‘月明’的时候,最多是在床上行房事时,所以听多了,她就会忍不住把这两件事合在一起想。
朝旭不知道怎么解释这点,干脆拒绝回答:“我想换个名字,不行吗?”
“夫人想换什么?”诸葛亮笑盈盈地盯着她,似乎也明白她要换名字的根本原因。
“木板车,牛角的把手,马型的影子,下山时的速度和水流一样。”
朝旭喝着诸葛亮递来的桑葚酒,最后,将几个字串在一起,道:“木牛流马。”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