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孩子刚看到渔船就想跑,估计是附近渔村的。”潘濬嫌弃地用随从的衣角擦铜印,擦了好半天才勉为其难放回授囊中,“我非得去看看是什么家长养出来的。”
陆议没有接话,只是盯着坐在中间玩鱼饵的孩子。
他想去回忆陆延小时候的样子,却发现自己根本不记得他五岁前是什么样的。
若是陆延小时候也如这孩子一般调皮,那她肯定花了不少力气。
他实在是欠她太多了。
想到这里,他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伸手拉住准备把鱼饵塞进嘴里的孩子,试着跟他说话:“你记得爹娘叫什么吗?你记得你家附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可孩子就只会说 “树”“水”“娘” 这几个零散的词,眼睛还老往江面上飘,看见一只蜻蜓飞过来,伸手就想抓,根本管不住。
3,
“他这样能跑,多少件衣服,都不够。”
“那也不用把人绑成这样吧。”
“再不绑起来,又得咬陛下赐我的东西。”
话音落下时,那孩子已经换了一件随从的外袍,被潘濬五花大绑后、丢给了贡献出自己的外袍的随从。
孩子哪会轻易顺从,挪动着身子在空中挣扎,眼睛还盯着江面上飘着的芦苇杆,大有一挣脱就要扑上去的意思。一番挣扎下来,袍子的末端开了口,江风卷着他头发上的水滴、从敞开的口子滑向胸口。
“别乱动!水都滴进脖子里了,刚才掉江里没冻够?再作妖下次没人捞你!”
陆议暗道潘濬动作麻利,又暗自称赞他判断准确。
倒是旁边的朱然已经被孩子滑稽的动作逗乐了,从怀里掏出几片在来的路上吃剩的野山楂,在孩子眼前晃了晃:“想不想吃甜的?乖一点,叔叔给你这个。”
孩子眼睛一亮,果然不动了。
陆议趁机往孩子的袍子上加了个鱼线,连着外袍一起绑在孩子的脖子上,刚勒紧点,孩子便开始哭闹。
“松点松点,勒得孩子喘不过气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处刑呢。”见状,郝普赶紧拦着,重新把绳结调松,“伯言你平时带陆延,也这么粗手粗脚?”
陆议手一顿,想起陆延小时候他很少管这些,都是她在细细照料,心里又沉了沉,没说话。
“管他勒不勒,能遮住身子就行。”潘濬在旁边冷哼,“赶紧商量正事,这孩子总不能一直跟着咱们,刚才他看渔船眼睛发亮,说不定是上游渔村的,逆着江走半个时辰就有个渔村,咱们去那问问。”
“我看行,渔村人少,谁家丢了孩子一打听就知道。” 朱然把野山楂递到孩子嘴边,孩子伸着嘴就把野山楂堆进嘴里,嚼得脸蛋鼓鼓的,“就是这孩子路上得看紧点,别再掉江里了。”
几人刚走两步,孩子突然又开始挣扎,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不要”“不要”。
陆议看向那孩子时,那孩子突然冲着他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嘿嘿。”
“得,看上你了,都绑这样了,还要挑人牵绳。刚才是谁被他夹在腋下甩来甩去?”潘濬朝随从挥手,“给伯言,这小子喜欢。”
孩子一听,蹬着脚就要跳向陆议,陆议无奈,出于安全考虑,只得给孩子的手脚松了绑,孩子又张着手要他抱。
被陆议抱在肩头,手又故技重施,要去摸陆议腰带上的玉佩,被陆议反手扛在肩膀上也不哭闹、反而咯咯咯地笑得更开心,朱然在旁边笑个不停:“伯言你这是被看上了。”
“这和家里养狗所以野外的野狗容易亲近有什么区别。”潘濬走在最前面,催促道,“别磨蹭了,太阳快偏西了,再晚了渔村该关门了。”
路上孩子倒安生了会儿,趴在陆议肩膀上看路边的狗尾草,看了一会儿突然喊 “要!要那个!”,伸手就要跳下去摘。
陆议只能停下脚步,弯腰帮他摘了两根,孩子攥在手里,又去逗跟在后面的随从的马,马鼻子里喷出的气息吓得他往陆议怀里缩。
“活该!让你乱逗马,再闹让马把你驮走,卖去当放牛娃!”潘濬回头瞪了他一眼,孩子却不怕,反而傻笑着举着狗尾草朝潘濬晃了晃,气得潘濬扭头就走。
“你别总吓他,孩子懂什么。”郝普追上潘濬,小声劝,“再说这孩子也可怜,记不清家在哪,咱们要是再凶他,他该更怕了。”
潘濬哼了一声,没反驳,脚步却慢了点,等后面的陆议和朱然跟上来。朱然看孩子手里的狗尾草,笑着说:“这草我小时候也玩过,编个小兔子什么的,伯言你会编吗?给孩子编一个,路上能少闹点。”
陆议摇摇头,他从没玩过这些。
孩子好像听见了,把狗尾草递到他脸上,嘴里哼哼唧唧的,像是在催他编。
“不会啊?真棒,发现陆大能人不会的事情了,来来来,我教你。”朱然热情地拿走狗尾草,手指灵活地绕了几下,很快编出个小兔子,“看懂了?”
“没懂。”陆议摇头。
“那我再来一遍哦。”朱然兴致勃勃地拆掉了小兔子,放慢了动作,一边讲,一边慢悠悠地重新编,大有真的想教会陆议的意思,末了还来上一句,“我也算十几岁就认识你家那位了,我跟你说,她就喜欢有趣的东西,你会编这个,就能再会做别的。等她那天突发奇想要做东西,你这不就能大展身手了吗?”
陆议被说服了,竟真的开始认真学习,怀里的孩子被反复出现又消失的兔子折腾的很是焦躁,多次想伸手去抢,都被陆议强硬地抓住双手,挣扎几次无果后,被迫只能坐在怀里生闷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