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第二十三回:相差二十八岁的族兄弟

黄龙二年(230年)。

“跑慢点。”

“哒哒!”

到底又是从哪里学的语气词。朝旭已经放弃去追陆抗了,在石桌前找了个位置,就和吴县的朋友们坐下聊天。

新年伊始,返回吴县的朝旭、带着陆议陆抗父子,和童老先生、岁恭一家度过了除夕。陆延因为突发不适,无法进行长途旅行,而被迫与孙茹一同留在了武昌。

新一年开始,陆家族人就开始陆陆续续前来拜访,陆议忙着接待宾客,理论上朝旭也应该带着陆抗陪同。

但是陆抗正是爱玩的时候,根本坐不住,平常他们又都不住吴县,朝旭不放心仆人带他,也就因此得到了出门透气的机会。

“他这样,总让我想起子高。”徐琼递来一个橘子,“子高小时候也这样,小狸出生前,全府就他最小,那个时候他才这么大,现在都能监国了。”

另一边,孙仁嘴里含着蜜饯,甜得她在原地跺脚,道:“寒华怎么会喜欢这种东西,这也太甜了!”

“说起来,寒华和果果什么时候回来?”

“寒华今天早上才去拜访刘纂家,估计傍晚回来。果果去蜀国出使了。”

“又去?她去蜀的次数也太多了吧。”

“陛下似乎想让她往这个方向发展,她也高兴,就随她去吧。”

其实朝旭更多是猜测她不想太经常留在家里,避免想起那个早逝的丈夫,也因此,一直在以“国家大事为重”为理由,拒绝孙权为他安排夫婿的事情。

“日成从小就喜欢蜜饯,根本停不下来,”朝旭苦笑道,“没什么蛀牙真是奇迹。”

“不知道她和她那发小什么时候也给带个小家伙回来。”孙仁关上存放蜜饯的罐子的盖子,硬着头皮把嘴里的蜜饯吃完,“好,我去打猎了,小抗现在能骑马吗?我带他去打猎玩。”

“......你觉得四岁小孩子能骑你那个马吗?”

“也是哦。”

但孙仁没有放弃,她一个口哨叫来三条猎犬,又吭哧吭哧拉来一个小车,往小车里放上鸡绒坐垫:“小抗!走着,你小姨带你出去玩!”

“哒哒!我来了!”

孙仁自己没有生育过孩子,但被她照顾过的小孩子一点不少,朝旭很放心她带陆抗去玩——不如说,孙仁带陆抗去玩,朝旭才得救了。

度过了重逢期,朝旭现在只希望陆抗赶紧和哥哥姐姐出去玩,别烦她。

“夫人,外面有位姓陆的先生请求拜访。”就在孙仁让陆抗坐在狗车上出去前,守卫的通报先一步到来,“说是陆将军的族侄,这是他的名刺。”

“我看看。”

守卫双手递上了那小小的一片写有名字和身份的竹片,朝旭在上面找到了来者的身份:诸暨县长,陆凯。

“让他进来吧。”

朝旭确实听陆议提过这个名字,是陆议的同族兄弟的儿子,黄武初年担任永兴、诸暨县长。爱好是阅读《太玄》,擅长卜卦。(1)

陆议的族侄,从辈分上就是陆抗的族兄。

“朝旭姨?”三十来岁的青年怀里揣着本书就进了院子,他一看有三名女性,一下子有些反应不过来,只能试探着提问。

“是我。”朝旭朝他点头,他小心地松了口气,向她行礼,“见过朝旭姨。”

“免礼。怎么到这里来了?伯言应该在陆家才对。”

一看有陌生人,刚才还生龙活虎的陆抗立刻一溜烟跑到朝旭脚边,用朝旭的衣服藏住自己,怯生生地打量着对方。

“已经拜访过叔叔了,我听闻朝旭姨的卜卦很精准,曾经还因为算出敌人的逃跑方向而立功,不巧我对卜卦也很有兴趣,所以特地来找朝旭姨讨教。”陆抗一边说着,一边就从腰带上取下蓍草,“您看,材料我都准备好了。”

卜卦都是好久之前的事情了,还记得多少都是个问题。

“对了,这是小抗,陆抗,伯言的儿子。”

“小抗,这是陆凯——”

“——表字敬风。”

“陆敬风,是你族兄,就是哥哥哦。”

“哥哥……”

陆抗的大眼睛里闪烁着憧憬,开始好奇地上下打量着那个年龄上都可以当自己父亲的男人。

陆凯也友善地回以问候,陆抗这才从朝旭的身后走出,和眼前的男人握手。

“长得真像朝旭姨。”

“男孩子嘛,小时候都像母亲多点。”

严格来说是陆延像她,陆抗又更像他的父亲。

朝旭摸摸陆抗的头,慈爱地凝视着陆抗,一会儿后才把话题拉回去,“对了,你刚才说想讨教什么?”

……

晚上,朝旭将陆抗送回自己的房间,将他哄入梦乡,又回到自己与陆议的卧房。朝旭本以为陆议结束了一天的会客,可以好好休息了,结果自己一回房间,就看见他又在书写什么。

“还不休息吗?”朝旭跪坐到他身后,手按在他的肩膀上,为他舒展肩膀,“先休息一下,我帮你舒舒肩膀。”

“有劳夫人了。”

陆议放下笔,微微向后靠去,朝旭身上的气味就这样无声地将他包围。

“在写什么?”

“我突然想起之前在武昌时,曾经听见谢景和太子聊天,他称赞魏国那位刘廙先刑后礼的说法。我并不认为这样的思想有可取之处,况且他服侍东宫,更是不应该有这样扭曲东宫思想的想法。”

说到这里,陆议的叹气声就加重了。

朝旭捏着他的肩膀,脑子里有些想说的话,却又不知道该不该说。

只能换成询问的语气:“那你教训他了吗?”

“那是自然。礼治优于刑治已经很久了,刘廙以小人的言论来歪曲先生的教诲,简直是大错特错。应当遵奉仁义、以彰明善言,像刘廙那样的言论,不值得宣扬。”(2)

朝旭倒是在帮孙权处理公文时,也读到过类似的思想,很不巧,她与孙权的想法更为接近,她不认可现在过重的刑罚条例,但并不反对刑治,她只是更希望能够一视同仁,就像诸葛亮在蜀国做的那样。

“若是所有的刑罚制度都能一视同仁,刑治也未尝不可。”

“夫人难道是忘了暨艳案了吗?”

朝旭的手停了下来。

因为太过公私分明,暨艳才会得罪那么多人,以至于遭到报复。

“你理解错我的意思了,我不认可刑治高于礼治,并不是认为以礼就能治国。而是应该以礼进行规劝,若礼无效,再采取刑法。只是线下国内的刑罚就算有所减轻、却依然有其僵硬刻板的地方。”陆议叹气,“所以我越想这件事,越觉得要和主上起草奏疏,现在就在这里写奏疏内容。夫人若是困了,就先去休息吧。”

“但我记得之前主上有减轻过刑罚制度,还让你和子瑜进行过目,然后才推行。”

朝旭手中的动作并没有停下。

“是的,当时已经修改过一次,我当时愚昧地以为,那样就已经足够,直到我辅佐太子、接触到更多的地方文书,我才意识到,当初的我考虑得不够全面,当下的制度还应该再缓和一些,而且也还有很多当时没有被包含进去的东西……”

陆议开始向着她诉说自己所想的事情,不知不觉中,蜡烛的高度见了底。

“连蜡烛都说你该休息了。”朝旭当然可以直起身、走到柜子里取来新的蜡烛,再换到旧的烛台上,但她现在更希望陆议早点休息,“已经很迟了,明早再写吧。”

朝旭拍拍他的肩膀,又将手臂绕过他的脖子,将脸贴在他的头发上,只一瞬,她突然笑起来。

“怎么了?”

“我突然知道小抗爱撒娇的习惯是跟谁学的了。”

实际上,她也有这么一瞬间在想,难道诸葛亮说,诸葛瞻是用她的头发捏造的,也是真的?所以才随了她爱撒娇的性格?

......怎么可能呢。现实又不是话本。

她趴在陆议的背上,直到前面的人无奈又宠溺地发出笑声:“好了,明天再写,我们去睡觉吧。”

“背我回床上。”

“就两步路也要背吗。”

“背我。”

既然想撒娇,就撒娇到底,陆议只得苦笑着起身,走了两步后将她放到被褥上:“到了,殿下。怎么都这个岁数了,还喜欢撒娇呢?”

“有意见吗?”

“岂敢。”

两人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同时笑了起来,在笑声中,一同进入被窝,侧身而卧、合上双眼,迎来梦乡。

(注释1,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六十一·吴书十六·潘濬陆凯传第十六》: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丞相逊族子也。黄武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好《太玄》,论演其意,以筮辄验。)

(注释2,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十三·陆逊传第十三》南阳谢景善刘廙先刑后礼之论,逊呵景曰:“礼之长於刑久矣,廙以细辩而诡先圣之教,皆非也。君今侍东宫,宜遵仁义以彰德音,若彼之谈,不须讲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3章 第二十三回:相差二十八岁的族兄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捡到一只助眠人参宝

春坊怨

宁得岁岁吵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连载中琥珀To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