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第 78 章

歌舞靡靡声不绝于耳,袁绍见何进不愿多谈,转而问荀彧,“文若觉得,大将军为何突然对此事,避而不谈了?”

荀彧敛目温和的说道,“也许,是因为太后的缘故吧!”原本先帝在时,何太后与董太后就在宫内争权,董太后有十常侍辅佐,何太后仗着先帝宠爱,也算同董太后势均力敌。而先帝驾崩后,何太后就在宫内孤立无援,只能依靠大将军。

如今董太后忧惧而亡,大将军彻底铲除了董氏,宫中自然是何太后一家独大。没了对手,何太后自然不再事事都听大将军的。

更何况,铲除宦官对于太后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太后久居内宫,能够直接接触的,只有宦官们。她的衣食住行,甚至安全都被宦官们把控着,如果她同意大将军对所有宦官动手,说不定当天她就会遇害。

宦官一直如此猖獗,和皇帝、太后的纵容不无关系。

而且,大将军如今势大,太后也疑心他是否还受控制。有宦官在,还能平衡朝堂势力,若是真的没有了宦官,何进难免不会成为下一个霍光。

袁绍同样明白这个道理,冷哼了一声,“妇人短见,不知国体之重。”

荀彧提醒道,“此处人多嘴杂,中军校尉还是慎言比较好。”他不太喜欢听旁人这样评价女子,以前并不觉得什么,自从同唐婥成婚后越发厌烦了。

每当有人因性别蔑视某人时,他都想,若是让阿婥听到了,定然会不高兴。

袁绍见他神色有异,顿时了然的笑了笑,“汝阳侯乃女中豪杰,自然与旁人不同。这些年她在汝阳政绩斐然,袁氏深受恩惠,若是文若下次见她,请一定替我传达对她的谢意。”

袁氏大多数人都住在汝阳和汝阴,唐婥对于农业的改革,自然也惠及了他们。

荀彧露出些真心的笑意,应承道,“我想安如一定会高兴的。”

荀攸站在不远处,看到小叔父和袁绍谈了许久,疑惑的偏了偏头。还没等他和荀彧说什么,就被同僚叫去饮酒。

直到月上中天,两人才同乘一架马车回府。宴会结束时已经过了宵禁,可如今大权在握的何进并不在乎,直接派府中仆从将客人们一一送回。

虽然有些滥用特权,但也给了荀氏叔侄私下谈话的机会。

“公达,你可有什么心事?”荀彧看着眼前沉默的青年,微笑着问道。前世,荀攸在刺杀董卓事败后,被下狱折辱,被放出来后就变得极度寡言,脸上再也看不见任何表情。如今他还没遭受任何折辱,也未受到惊吓,脸上还能看出些情绪。

荀攸苦笑了一下,难得的说了很长的一段话,“攸本以为,同大将军亲近,便有机会施展才干。如今看来,大将军并非士族最好的选择。”

“我以为,你一直想要辅佐君王?”

荀攸疑惑的看向荀彧,好像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这么问,“君主年幼,自然是为百官之首献策,更切实些。我等在权臣旁督促,为君主亲政扫平障碍,才是为臣之道。”

荀彧笑着摇摇头,然后反问道,“那公达觉得,何人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今想来,怕是没有。”短暂的疑惑后,荀攸又恢复了平静,“大将军表面上广纳良言,实则偏听偏信。袁氏四世三公,却盛产尸位素餐之辈,唯有袁本初颇具才干,可惜乃治世臣子,无平定天下之能。”

“彧倒不知,公达什么时候学会品评之术了。”荀彧轻叹道,“今日听袁本初所言,他认为此时是清剿宦官的最佳时机,以他的性情,恐怕会不惜代价为之。我担忧天下将乱,欲劝宗族迁居,公达怎么想?”

荀攸和荀彧的判断相同,“我只担忧袁本初久劝大将军不成,会提出用军队逼迫太后。若是到那时,事情恐怕就难以收场了。”

不得不说,荀攸的判断相当准确。荀彧自觉,若不是有前世的记忆,在相同条件下,他可能都无法有荀攸想的这么深刻。

“至于迁族之事,除去友若、休若叔父外,其他人你很难说服。”荀氏在颍阴、颍阳繁衍了数十代,毫无准备的迁徙,恐怕很难得到全族人的同意。“而且,小叔父打算说服大家搬去哪里?”

荀彧露出了和荀攸刚刚一样困惑的表情,“当然是你叔母那里,还能去哪里呢?”前世因韩馥邀请,他举族迁往冀州,如今想来不是明智之举。

比起颍川,冀州确实更为安全,可韩馥守不住冀州,最后被袁绍所夺。袁绍意图占据冀州,甚至不惜引公孙瓒攻打冀州,自己从中夺利。族人避开了四战之地的颍川,却没有避开来自幽州的铁骑。

而与颍川郡同为豫州的汝南郡则不同,作为袁氏的族地,这里一直安稳到了初平二年。在如今的豫州牧黄琬被董卓征回都城后,孔伷担任豫州刺史。

而孔伷其人,只是儒生,对豫州的掌控力度非常低。汝南郡太守徐璆一直坚守本郡,即使整个豫州群龙无首,汝南也没有任何动荡。更难得的是,徐璆在豫州动乱时没有参与任何争斗,也非常明智的不出兵它郡。

直到兴平二年末,曹操进军豫州,扫平豫州境内的黄巾余众和割据势力后,汝南郡彻底安定了下来。

而兴平二年的冀州,袁绍才开始驱逐公孙瓒。

而且在同州,族人的抵抗心理也不会那么强烈,他有把握说服比前世更多的人,随他一同迁居。

荀攸想了想,“豫州牧善战,性情宽和,汝南郡守老成持重,汝南地大粮多,城墙坚固,若有战事,确实比旁郡更安全。”

他不知道未来豫州牧会换人,得出的结论却和荀彧所想一致。

“攸会去信阿骛,雒阳若是有变,就携子同去汝阳。到时候,还请叔母多加照看了。”阿骛是他的妾室,他妻子早亡,并没有再娶,一直都是她照看家里。

按理来说,荀攸若是搬家,应该带着养他长大的叔父荀衢。但如今荀衢代理族政,随意不会离开家族。除非荀彧能说服全族一起搬家,不然荀攸也不能带他离开。

“如果不出所料,今年我便会归家了。”荀彧笑着说,“只是公达还要留在这里吗?”

“叔父不归,攸怎敢先行?”荀攸知道荀彧的意思,“族中需要你照看,慈明叔父这里,便交给我吧。”

中平六年夏,大将军何进欲尽诛宦官,天下震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武侠;我在六扇门当差

末世大佬穿成农家小福星

洪荒之人族神帝

西游:推了我的土地庙,还想佛门大兴?

寻仙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三国]落子不悔
连载中花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