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恕难从命

《汉书》,乃东汉杰出史学家班固,穷尽二十余载心血编纂的鸿篇巨制。

成于汉建初年间,其功不仅在于汇史成册,更在于传承千秋。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班固之妹班昭,才情卓绝,以女子之身,继兄未竟之志,补撰其中八表,使得《汉书》体例更为完备,内容愈显丰赡。

此书自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起笔,跨越两汉风云,直至新莽政权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计二百三十载之沧桑巨变,悉数载录,蔚为大观。

于大唐盛世,上官婉儿所居之时,《汉书》非但为学者案头之珍,亦乃科举常科,士人竞习,以求登进之阶。

婉儿才情横溢,此书之于她,默诵抄录,皆如探囊取物,轻而易举。

不过,伏皇后言及罚抄《汉书》于暴室众宫人,实则谬矣。

暴室的宫人们,并非皆如女史郭婉一般,通文识字,能解经史。

令不识字者执笔抄书,无异于对牛弹琴,非但书不成文,且使受罚者茫然无措,不知所云。

此等举措,岂能彰显威权,震慑暴室?

由故,长御晨起赶赴暴室,非为执行无谓之罚,实乃甄选善书者,引至长秋宫书阁。

彼处,暴室令、暴室丞、女侍中及女史郭婉等,皆因识文断字而被召。

此等安排,方显智慧。

既不失惩罚之意,又不无教化之策,使宫人们知汉宫尚有长秋宫,并非只有曹操的司空府。

在长秋宫的幽邃之处,晨光熹微,书阁幽静,古铜烛台上,烛火轻舞,光影斑驳,映照着一张张或凝重或轻蔑的脸庞。

其间,四人自暴室而来,晨间已埋头抄书多时,笔墨间透着疲惫与坚持。

面对长秋宫书阁中原有女官的到来,四人面上虽显敬畏,然目光交汇间,各怀心思,淡漠与不屑交织,不言而喻。

长秋宫女官们,华服璀璨,举止优雅,或坐或立,皆显尊贵之气。

她们悠然品茗,谈诗论道,欢声笑语,似与世隔绝。对暴室宫人埋头苦抄之景,视若无睹,冷漠之意,溢于言表。

书阁内外,两派分明,气氛微妙,似有暗流涌动。

虽然他们能感受到来自长秋宫女官们的鄙夷与不屑。

但是暴室令示意众人,不与她们发生争执。

身处宫廷,纷争无益,他们虽有司空府庇佑,但不与长秋宫针锋相对,不给曹司空添麻烦才是正解。

是以,四人专注于抄书之事,不为一时之气所动。

忽见一长秋宫詹事,年岁颇高,见暴室四人对其等漠视无应,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言道:“噫,此非暴室之众乎?何故至此书阁,欲沾些许书卷之气耶?”

暴室丞闻之,轻咳微声,欲化此间微妙之尴尬。

暴室令闻言,神色自若,淡然一笑,以礼相迎:“吾侪承皇后懿旨,至此誊录《汉书》,以修身养性,岂敢妄言沾染书香?”

“反观诸位姊妹,日常闲暇之余,定已将书阁藏书博览无遗矣。”

长秋宫詹事闻言,轻嗤一声,眸中流露不屑之色:“博览群书?哼,此等殊荣,非等闲之辈可享。”

“暴室之内,能识文解字者几何?”

“恐此书阁《汉书》之墨香,亦将因尔等而蒙尘矣。”

语毕,书阁之内,气氛骤变,凝重异常。

四人面色皆显不悦,然皆隐忍不发,以免事态扩大。

郭婉依旧保持从容之态,轻置笔砚,缓缓立起,言辞清润而淡定:“詹事此言差矣!”

“学问之道,贵乎真诚,无关乎门第尊卑,亦不论出身何处。”

“吾等虽居微末,然求知之心,忠君之志,未尝稍减。皇后之令,吾辈自当竭诚以赴,以昭清白。”

言犹未了,大长秋步入书阁,身着儒衫,风度翩翩,一派儒雅风范。

见状,其眉头微蹙,沉声训诫:“书阁乃清静修学之所,岂容喧哗无状?无论身居何位,踏入此门,皆应以学问为尊,以礼相待,共营和谐治学之氛围。”

闻大长秋之言,长秋宫众宫人皆敛容屏息,低头自省。

唯詹事仍心有不甘,低语咕哝,然亦不敢造次。

大长秋环视四周,见众人皆已凝神静气,专注于学,心中颇为欣慰,遂点头以示嘉许。

看罢,大长秋缓步至郭婉案侧,细审其字迹,不禁赞曰:“此宫人之书,端庄秀丽,清雅脱俗,笔力遒劲,直透纸背,实属难得之才。”

“未知尔于暴室所司何职?”

大长秋复问,语含深意。

郭婉闻之,连忙起身,恭敬行礼,答曰:“大长秋过誉,奴婢暴室女史,实不敢当。但求尽心竭力,以报汉家知遇之恩。”

大长秋闻言,微笑颔首,旋即对众宫人言道:“诸君皆应以此为榜样,勤勉向学,不忘初心。”

“皇后期望尔等能以此典籍为镜,明辨是非,忠诚于皇室,时刻警醒,勿使宫闱之内,再现权臣凌驾皇权之弊。”

其言外之意,明为勉励,实则暗含对暴室及曹操势力之微妙警示。

明面上让暴室宫人勤勉好学,实际上是让他们不要眼里只有曹操,而目无天子。

明面上夸赞郭婉的字写得好,实际又是一番对暴室的踩高贬低,一计离间而已。

但大长秋太看不起暴室令了。

暴室令洞悉世事,对大长秋吹捧郭婉的话中深意,淡然处之,不以为意。

在他看来,暴室有女史如郭氏者,实乃暴室之荣,他自感面上有光。

于是,他坦然接受赞美,并自豪地回应:“我暴室的确是人才辈出,多谢大长秋赏识。吾亦深信,女史郭氏,他日必成大器,有通天之能。”

日过晌午,书阁内依旧笔耕不辍,四人静心抄书。

尽管伏皇后心机深沉,可不论她如何作妖,却也难以将暴室宫人尽数囚于长秋宫书阁之中,此乃宫闱规矩所限,不可逾越。

东汉之时,遵循一日两餐之制。

即便是尊贵如汉宫,亦不例外。

但因皇后身怀有孕,长秋宫内特设一日三餐,以资调养。

午膳既毕,长御轻声提醒,伏皇后思量片刻,终是决定释放暴室众人归返。

再行拖延,恐掖庭诸人亦将寻至。

毕竟暴室乃掖庭不可或缺之地,其运转离不开暴室令等一众宫人之辛劳。

“孤意已决,亲赴书阁,以警世人,使其知长秋宫之威严,日后谁敢再与吾为敌乎?”

伏皇后犹记暴室违旨擅释刘先之事,耿耿于怀,心绪难平。

遂,皇后伏寿轻移莲步,竟亲临书阁,欲训诫暴室众人。

忆暴室令昔日之倔强,皇后数度召见,而暴室令阳奉阴违,实则唯曹操之命是从。

更兼新至之暴室女史,传言与零陵刘先有千丝万缕之联,皇后心生筹谋,誓与司空府争锋,欲揽人才以固权柄。

伏寿心下暗想:暴室令拒绝效忠她,总不至于新来的女婢也不谙世事罢!

及至书阁,见众宫人孜孜不倦,勤勉向学,皇后心中稍安。

步至郭婉案侧,细赏其字,不禁赞曰:“女史之墨宝,宛若云卷云舒,流水潺潺,大有名家之风范,孤心甚悦。”

郭婉闻之,莫名其妙。

旋即面上佯作惶恐之状,忙跪拜于地,谦恭而言:“奴婢才疏学浅,得殿下如此谬赞,诚惶诚恐。奴婢暴室女史,愿倾尽绵薄之力,为暴室分忧解难,虽万死而不辞。”

只言及为暴室效劳,并未说替皇后分忧。

若是面薄之人,早已悻悻而归。

可不料伏皇后听不懂一般,亲扶郭婉而起,温言抚慰道:“卿等皆乃忠良之后,心怀赤诚,孤深知之。望卿等勿忘初心,继续勤勉向学,以不负孤之厚望。”

“暴室地狭,难施笔墨。长秋宫大,女史可来一展才情。”

言毕,皇后眸光深邃,似有深意,书阁之内,气氛顿显微妙,众人皆能感受到皇后欲揽暴室之权,而自郭婉始之决心。

然则,郭婉拒意之坚,亦显而易见。

她岂会愚昧至此,舍司空曹操之庇护,而投身伏皇后之羽翼下。

皇后之势,日渐式微,前途未卜。

郭婉深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之理,故对长秋宫之职,不欲涉足。

于是,郭婉躬身再拜,言辞恳切而言:“殿下厚爱,奴婢感激涕零。”

“然奴婢愚钝,恐难当长秋宫女史重任。且奴婢心系暴室,愿继续在此效力,以报皇恩。望殿□□恤奴婢之心,收回成命。”

皇后闻言,面色微变,旋即淡然一笑,似有妙计在胸。

她轻启朱唇,缓缓道:“女史忠贞之心,孤甚嘉许。”

“然,孤闻女史与刘先交情匪浅,既然女史不愿移身,孤欲征召刘先之甥周不疑,入长秋宫,任谒者之职,以表孤对忠良之后的重视。女史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郭婉心中大骇,未料皇后竟查明此事并以此相胁。

然她面不改色,依然谦恭答道:“殿下英明,奴婢岂敢置喙。但奴婢相信,不疑自有其志,殿下若真欲重用,当以诚相待,方显圣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他的暗卫

在星际开密逃

贵妃娘娘千千岁

岁岁平安

春夜渡佛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连载中九尾糊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