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二十

就像现在。

夏鱼挣脱赵母的怀抱,与赵俨蹲在一处,喊着小哥哥,请小哥哥教自己写字,写‘疫病’。在赵俨犹犹豫豫低头写字的时候,夏鱼忽然抬起头,对上了赵母带着审视,来不及撤回的视线。

不装嫩的时候,一个五六岁的幼女脸上,出现如此冷淡的表情,实在匪夷所思。

系统给了夏鱼一个脸部特写。

小女童面无表情的张开嘴,甜甜的嗓音说着,“阿俨哥哥,小鱼还想学‘恶鬼’怎么写。”

反差极大的一幕。

——恐吓一下,如果能吓退,最好不过。

这就是夏鱼想出的办法。

时人多信鬼神,遇到诡异的情况,总会联想到鬼神相关。从渡口开始,夏鱼的一系列表现已经OOC太多,倒是为自己现在的装神弄鬼提供了可靠的前置条件。

系统的声音不带感情的响起。

【我们的主播夏鱼,会去哪里?】

【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又会走向怎样的未来?】

镜头的中心还停在夏鱼的脸上,小女童已经重新恢复正常的天真模样,对抬起头问她是否看明白的赵俨笑着说着什么。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直播伴随着戏志才关切的“这位夫人,你的脸色似乎不太好,可是身体不适?”的问话落地,一同消失。

小天门不见了。

不像之前天门还在天上时那样,变成一个漆黑的洞,而是彻彻底底的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许多人迷茫的四下寻找,又抬头看天。习惯了天门的存在之后,天门忽然消失,反倒让人有些慌乱。

是仙人厌弃了他们,所以收回神迹……还是仅仅只是自己被仙人厌弃?

不论诸天万界因‘天门’消失而引起的反响如何,系统不为所动。

……

赵母收拾起惊愕的神情,对放下教写字小游戏走到自己身边关切询问的赵俨温声说着无事,心有余悸的再看夏鱼,夏鱼已经走到了戏志才身边坐好。

——许是看错了,是自己太累了。

赵母想着,抬手揉了揉额角,再抬眼,对上了夏鱼的眼睛。

没什么感情的双眼,暗含警告的双眼。

那是不该出现在稚童脸上的目光。

赵俨神色担忧的抬手帮找母按眼角,终于注意到了赵母颤动的瞳孔。他顺着赵母看着的方向看去,是正在教小鱼妹妹‘恶鬼’二字怎么写的戏志才。

赵俨微微皱眉,收回视线。

他犹豫着小声开口,“母亲……”

赵母回神,低垂下眼镜收敛心神,“母亲无事,只是有些头痛,俨儿不必忧心。”

她捏着赵俨的肩膀,“……俨儿陪母亲坐一会儿。”

赵俨立刻点头,乖顺的坐在了赵母身边。

第二场直播结束,但直播带来的余韵还在继续。

南宋。

岳飞与相关被‘谋反’下狱的将领们相继出狱,为平民愤,朝廷推了几名大理寺官员出来背锅。秦桧因‘夜劝天子’为自己收拢了一些声名,府中门客争相作诗词宣扬事迹。在秦桧的授意下,坊间开始有朝堂有小人蒙蔽视听的传言四起,矛头直指已被贬至潮州的前宰相赵鼎与其仍在朝堂的旧部。赵鼎哪能受这委屈,人虽远,但不妨碍他气势汹汹的骂人。

朝堂迎来了新一轮的腥风血雨,岳飞出狱后被赵构派专人互送归府,每日有宫宴送上门,一串的太医排队等着治天门盖棺定论的‘军神’。皇帝慰问的话日日不重样,之前避岳家如蛇蝎的许多官员一股脑的全都来递拜帖。

岳府以将军病体不见客为由闭门,连宫中的赏赐也一并推了个干干净净。百姓们心系岳将军,总有人带了瓜果吃食前来探望,又被赵构派遣‘护卫岳府’的禁军拦了回去。

而岳飞……他真的在写兵书。

若放在以前,他或许会写许多与北伐相关的事,奏章也好,军事防御建议也好,可如今,他只想写兵书。

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天门,天门。

是啊,神迹已现,夏鱼姑娘的历史,不一定就是他们的未来。

只待后来人!

……

近。

这一次,暂时没人往报刊上刊登蜂窝煤的做法与蜂窝煤炉的图纸。前一次葛洪治疗疟疾的方子刊登后,有留东洋人士寄信回来提到专利问题,说东洋有人拿了方子去申请了专利,已被通过。目前海外华人们正在组织为此进行抗争,但可预见的收效不佳。

华夏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几乎为零,没人会听你说话,就算张口回应,也尽是敷衍。

——若再有创‘新’之物,不可再广而告之,须妥善保存,留做后用,万不可泄露,切切。

知识产权这个概念,第一次真正得到了许多人的重视,而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出现,也让许多人第一次意识到,绵延几千年传承的华夏,所拥有的,究竟是怎样大一个知识的宝库。

正如夏鱼所言——有《肘后备急方》,就有《额前备急方》。

许多医药世家开始整理自家医方,秘密备份,一些藏书颇多的传承世家,也开始将一些重点书籍转移至安全的地方,妥善保存。

“医药,技艺……不要贸然去申请他们的专利许可,难道我们被抢夺的东西还少吗?”昏暗的烛光下,有人拍了下桌子,“我可不信那些洋人,自己的东西,还是牢牢攥在自己手中才妥当。”

有人不赞同,“我们已攥了许久,有什么用?华夏要与世界接轨,怎可又做那闭/关/锁/国姿态?”

“照你的意思,就该把好东西送出去,才叫与世界接轨?”

“你怎的说话如此呛人!”有人不满,“申请专利,即能得到国际社会的保护,也能让他们知道,华夏的底蕴深厚!”

“底蕴深厚,好叫别人来抢,是吧?总叫别人保护,将自己置于弱势的地位,稚童抱千金过闹市,那一双双盯着稚童看的眼睛,都是为保护?!”

“你不要混淆视听!国际社会对华夏的改革是支持态度,他们能够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许多帮助,帮助我们保护知识产权自然也包括在内!”

“哦,合着人家都是活菩萨,”有人嘲讽道,“你去,你们去嘛,看看你的专利申请,究竟能不能得到‘保护’,得到的又是什么样的‘保护’。”

“小鱼同/志自己尚且朝不保夕,每每直播从不诉苦,从不为自己开口一句,想到什么能对我们有帮助的,都会第一时间说出来。倒是好,成全了你们给他们‘显摆’底蕴深厚的拳拳之心。”

“你!”有人拍桌子,“阁下未免过于草木皆兵!目前为止,我们收获了多少国际社会的援助?如果没有他们,##是否能继续下去都未可知!”

回话的人也拍桌子,“之前赔出去多少,你算过么?他们来华夏卖货,挤占国货市场,赚了多少,你算过么?矿产,劳力,这些,你都算过么?”

“你来开会,就背了个宣言?《##论》中所写,一个字没读?”

拍桌,“二者怎可同做类比!”

拍桌,“如何不能!”

拍桌,“……你们俩个小声一点!”

“……如果不是你与我都能看到直播,哼!”

“……原话奉还!”

……

清,公元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

朝廷借编篡四库全书为由,向民间征书十数万,其中包括许多科学著作,思想启蒙著作。**督办官员看着手边搜查出的《日知录》与《天工开物》等违碍著作,等了许多天,没等来皇帝回复留书的批复,终于,还是叹息。

“烧了吧。”

乾隆无动于衷的态度给了官员们一个强有力的信号,焚书毁书的行动继续进行。无数本书籍被加入违禁名单,各地书铺与学府再也不见同类著作,学子们家中有藏书者举报有赏,短短半年时间,**们便彻底销声匿迹。

史载,乾隆年间,总计销毁书籍约十五万四千余种。明代科技成果遗失近八成,各个朝代,各类历史书籍均有不同程度的遗失。四库全书收录的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书当中,三千一百余种遭到删改,如顾炎武《华夷论辩》被全部删减,一场遗祸后世的破坏力极强的行动,纵使已经有人从直播当中抓住了要点并上书朝廷,也依旧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但,这一次,似乎有了一些区别。

有人故意藏书不交,或抄录后再交,许多书籍被悄悄的保存下来。

或许这一次,后人们不必再从海外辗转带回《天工开物》了。

——————

余下的路途,赵母不再与夏鱼亲近,却并未阻止赵俨继续与夏鱼玩闹。车队平稳的过关,一路进入颖川,再至阳翟。

下车,互相道别。

赵俨本欲询问夏鱼去向,见母亲不愿多交流的样子,踟蹰一会儿,还是作罢。他很聪慧,聪慧到看出母亲与夏鱼之间气氛古怪,更聪慧到从头至尾不问一句。直到离开,距离夏鱼颇远,才开口。

“母亲……”

赵母看一眼赵俨,替儿子理了理有些乱的发角,“我儿可是疑惑为母为何不顾小鱼姑娘往何处去?”

赵俨寻了个说辞,“母亲先前应承过羊家人看顾小鱼妹妹……”

“是啊,应承过。”

赵母看着赵俨,两人走在街边,话语声被嘈杂人声掩盖,需离的很近,才能听清。

“阿俨觉得,小鱼姑娘如何?”

赵俨想了一会儿,回答,“小鱼妹妹聪慧,通透。”

“通透……”赵母拒绝了一下这个词,“……我儿同样通透。”

赵俨打了个问号。

赵母叹息一声,“不是我不愿看顾小鱼姑娘,是小鱼姑娘看出了我的图谋,刻意警告我疏远啊……”

赵俨一愣,“警告……何时?”

赵母摇了摇头,她弯腰,凑近赵俨,稍微压低了声音,“夏鱼姑娘出身恐怕不凡,自身也颇为神异,如那般幼弱年岁,种种表现,生平仅见,”赵母并非出身大族,她原是一商户家中幼女,自小跟着父母走南闯北,颇有些见识,“阿俨要继续做小鱼妹妹的小哥哥,记住了吗?”

赵俨:……

他拧起眉头,“俨儿并非……”

赵母拍了拍赵俨袖口浮尘,“是,我的俨儿,我知道,俨儿真心喜爱小鱼妹妹,是也不是?”

赵俨:……

赵俨红了耳朵。

“俨儿这样便好,”赵母直起身,回过头,看了一眼还停留在车肆附近的夏鱼与戏志才栾景三人,“……这样便好。”

能得羊氏族人青眼,又敢独身远行,遇事沉着,心思细腻,颇有远见……

如此神异……

赵母晃了晃神。

“……走罢,回家。”

赵俨跟在赵母身边,克制住了自己同样想回头看一眼的冲动。

①在我国之前,日本有有类似多孔煤砖的专利(1918佐藤卯三郎专利),但技术并不成熟,未大规模推广

在天然气、煤气等能源被推广之前,蜂窝煤与更加方便使用且安全性更高的蜂窝煤炉解决了我国数亿家庭冬季取暖与炊事的燃料需求。

②葛洪(公元283—34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化学家)、医学家和文学家,被后世尊为道教神仙理论的奠基人和古代化学的先驱。

是的没错——神仙理论奠基人与化学先驱,一个讲科学重实践懂军事会医术的神仙理论奠基人(好像要长脑子了)。

古代燃料问题其实一直挺严重,人口密集区域周边的山全被薅秃了都不够的情况很多,汉武帝时期设过薪柴官防止过度砍伐(防止发生水土流失导致的间接灾害),王莽时期收过柴税,一年四季有柴烧的都是大户人家。北方冬季的燃料一般是干粪便(动物)和枯草,中原地区普通人家冬季烧麦秆、稻秆、豆萁等农业废弃物(时常不够,要省)。

许多土地和林场都是私有的或者皇族的,柴也要钱,冬季柴的消耗是一大笔支出,对林场拥有者来说也是一大笔进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二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咸鱼暗卫打工日常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三国]夏鱼今天又在和谁表白
连载中声声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