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1. 失利【半更】

11.失利

叶延愣住了。

当受到极度冲击时,大量碎片化信息涌入大脑,人会陷入轻微的混沌状态。

在大约两秒的时间里,他无法组织思考。

女孩皱起脸、张嘴将要哭泣的神情,在哨兵眼里,几乎像是慢动作逐帧缓放。他什么都听不见,但能清晰感受到血液上涌,让他本就混乱的思绪更加支离破碎。

……这么小的向导?!不,这不可能是向导,哨向觉醒属于二次发育,这孩子甚至还没上小学……但为什么普通人能看见精神体?这他妈又是谁的精神体?……几个层层叠叠相互嵌套的问题,差点让搜查官的脑回路宕机。

……不。

停下。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这样说道。

摒除杂念,回归本身。深呼吸。吸气。停止思考,回到对身体的感知。

他照做了。

握紧拳头,放松,然后是手臂,肩膀……

……身体重心的位置正确,空气温度适宜,体感27摄氏度。他试图回忆一样今天触碰过的东西——偏粗糙的普通木制纤维触感,字迹碳粉颗粒感很细——一份由激光打印机打印的基本制式A4纸质材料。

他正在站立,草坪的土壤松软,植物的根系大约在二十厘米的深度。

除视觉外,其他感官都是最低档,无干扰。他能看到三百米开外、约四米高的树叶上,有一只甲虫,六足,棕黑色外壳;也能看到女孩连衣裙领口上的微小污渍,和针眼差不多大小,泛黄,是一点油星,渗透不超过一小时。他看向那只精神动物——玳瑁猫也正盯着他,头到鼻子有一道窄窄的橘色斑纹,胸口白毛,身上棕黑交错,像一团晕染不匀的毛球。棉质长毛,骨架不大,看着像母猫。

它的眼珠是金色的,瞳孔紧缩成一条细线,尾巴尖轻轻动了动。

……找回对感知的掌控感后,他终于能开始思考。

精神体一定不是这个女孩的。

她年龄太小,这个年纪的孩童只有最基础的个体区分能力,绝谈不上建立什么“自我”“个人认知”,而这恰恰是精神体形成的关键——精神体是哨向自我意识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稳定映射,反映个体的选择、价值观、对世界和自我的理解——这些她都不具备。

精神体的诞生,总伴随着阵痛和迷茫。在青春期,伴随着能力的形成,哨兵的意识映射往往是一团不规则、不断变化形态的意识体,随着或暴烈或低落的情绪横冲直撞。

他们会被短暂禁足,在空荡无一物的禁闭间里,墙壁上有些凹陷带血迹的印记,或许是哪个哨兵狂化时留下的。音响里会放辅助冥想的音乐,一天三次,准点准时。在音乐快结束时,一个女声会以温柔的语调,娓娓道来,向这群预备役哨兵们讲述【塔】的光辉过往和历史使命,讲述勇气和忠诚,讲述个体在洪流下如螳臂当车,唯有意志和思想永垂不朽。正确的道路,伟大瑰丽的事业,无数先辈前赴后继为之奉献一切。来做选择吧,答案已在眼前书就。成为英雄,成为奉献者,成为我们的一员,从此被赞歌所传颂,分享永垂不朽的光辉。

认可,或不认可,个体总有自己的选择。

于是,在某一天,年轻哨兵会惊讶地发现,一只动物,出现在这水泥牢笼里。

它一定是最符合内心期许的样子,集齐了个人的愿景和特质,绝不会令所有者讶异。它如此真实,皮毛纤毫毕现,有温热或冰冷的体温。从此,这化身会作为哨兵知觉的延伸,帮助他更清晰、更广博地感受这个世界。

在科学界,精神动物一直是个难解谜题。相关的研究和推论很多,最广泛传播、受认可的是“认知匹配论”——人会成为潜意识里想成为的样子,但绝不会超出他本身的认知。

研究团队将刚分化成为哨兵的受试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他们看爬行类的纪录影像,持续向他们科普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差异,直到他们对此对答如流;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不参与课程和练习。两年后,实验组的哨兵中,60%的精神动物都是爬行类,而对照组一个也没有。这个实验也是【塔】内个体规训的雏形,过分丰富的物种意味着张扬发散的个性,并不利于管理,因此在早期训练中,只提供一种模板的通识训练(也就是犬类),以保证一致性。

当然,总有模板之外的人。但猫绝对是少见的存在。

……为什么会是猫?

叶延紧盯着那只猫。

在近乎停滞的时间里,他出了薄薄一层汗,制服贴在皮肤上,体温升高,眼睛亮得吓人。他正处于一种不正常的亢奋状态。……精神动物不会过分远离本体,他们距离这个向导已经很近了。

猎隼在空中悬停。

即将捕到猎物的预感,电流一样冲刷神经,几乎剐蹭出一阵噪响。他情不自禁,甚至自问自答地,和想象中的向导对话。

不,你当然是猫。

猫就是这样。猫是利己主义者,神经质,毫无道理可言。

猫咪咪叫,皮毛顺滑,眼珠子圆圆,讨人喜欢的脸。猫全神贯注,露出利爪,扑杀鸟类和昆虫,只因为猎杀是天性而它不打算抗拒。猫毁掉这个世界。

****

下一秒。

孩童尖利的哭声响起。声嘶力竭,像个坏掉的汽笛。

不远处的一个年轻母亲愕然回头。

……猫悄无声息溜进了灌木丛。

这里枝叶繁密,叶丛阴影层层叠叠,只一小会就不见了踪迹。

叶延站起身,示意其他听到动静赶来的搜查官:“盯住她,这孩子能看到精神体。”又对向导说,“跟我来一下。”

顾菲只愣了一下,迅速跟上他的步伐:“什么情况,发生什么了?”

他们撇下其他搜查官和骚动的人群,绕过雕像和草坪,在树影和蝉鸣中,沿一条鹅卵石小径抵达教学楼背后——这是一座陈旧的楼栋,老式建筑风格,外墙已经发灰,从外面能看到教室蓝色的窗帘,几乎没有人声,说明这里或许只有自习的学生——一处适合谈话的隐秘位置。

叶延简洁地描述了刚才的事。

一只精神动物,一个能看到精神动物的女童。和一种强烈的预感。

顾菲皱起眉:“……她为什么能看到精神体?”

叶延说:“先把她带回塔。……那个向导,人就在附近,大概率一公里以内。我可以确信。但楼栋不适合过分深入感知,容易迷失。封校逐点排查也不可行,学校教务和安保的控制能力太弱了,不可控。”他顿了一下,“这个向导大概率知道我们要来。一明一暗,我们天然劣势。”

顾菲点点头:“需要我做什么,长官?”

叶延:“这个问题,或许应该由你来回答我。”他面无表情地说,“介绍人相信你能给我们带来助益。现在,你能帮我们做什么?”

他并非有意刁难向导。事实上,这名年轻军官、搜查部新星,似乎更偏好独立行动。他身上有独来独往、离群索居的独裁者共性——言语简洁,从思考到决策都独立完成,思维敏捷果断,不喜欢被质疑。

而搜查官工作的特性完美契合了这点。编队只是为了方便管理,更多时候,搜查官们都是独立行动。巡视领地,追寻线索,本就是一个人的工作;找到猎物后的围捕才需要团队合作。抓到兔子的猎犬就是好狗。哨兵本就慕强,不需要软硬兼施的训导,就会尊重、服从强者。至于那些文员、后勤人员,他们无足轻重,只是光环笼罩下沉默无声的阴影,实行自驱式的管理。

这是个哨兵衙门。即使送来一名高阶向导,试图插手这里的事务,分一杯羹,最好还是趁早认清这一点。

一小会的沉默。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猎物几乎就在嘴边了。

一公里,也许是最近两周他们距离最近的一次。

“或许,”顾菲打断了这阵沉默,“有个取巧的办法。”

“请说。”

“精神域碰撞。……事先声明,这是一种非常危险、在大部分场合都不被提倡的做法。”

她叹了口气,“我尝试解释一下它的原理,叶长官。……您应该知道,向导对情绪的感知,和精神干扰,都是通过精神域进行的。像蜘蛛与网一样。”

“精神域广度越大,网的面积就越大。人的精神状态又是变化无常的。想想看,一千、一万个人,在同一张网上翻滚,这个场域的受力得有多混乱——这也是为什么,精神域广度只是向导能力评估的其中一项——再大的网,没有能力掌控,只会让自己发疯。”

“世界面积是有限的。向导的精神域有大有小,但他们互相靠近时,精神域却不会相互碰撞,我们是感觉不到彼此的存在的。这是为什么?”

顾菲停顿了下,继续道:“……原因是,精神域是一种假性存在的衍生态,或者说,薛定谔的存在态——可能存在,可能不存在。”

她双手交叉,“假设这是两个向导的精神域,它们靠近时,会交融在一起,但不会相互作用。就像在不同时间,相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不会互相干扰。”

“而向导,可以操纵自己精神域的存在态。”

……

叶延明白了:“你要让自己的精神域变为存在态,然后向外移动。如果附近有别的向导,你们的精神域就会相撞。你就能知道她的位置。”

至于为什么这种定位方式如此危险,他也全然理解。这是双向的——

发现,同时被发现。

察觉猎物时,自己的咽喉也全然袒露。在战场上,这无疑是自杀式的做法。

要这么做吗?

补完了!!!下章终于可以描写一下女主了!

继续窥屏评论区的剧情讨论~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11. 两难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盗墓:开局激活观山太保十二金牌

招黑体质开局修行在废土

宋檀记事

我被丧尸咬了

农门福女:厨神王妃很嚣张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哨向]追捕
连载中奶球的老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