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气得涨红了脸:“分明是你无耻诱骗,一群刁民,我师父愿意出手已是天大的福分,你们怎知我们肯定治不好?不识好歹果然是不要脸的泼皮,死了活该!”
“师傅?”
老和尚悚然一惊,小和尚嘴巴太快,他要阻拦时已经来不及了。
老和尚绝望闭眸。
小和尚慌张眨眼,身形颤抖。
照常来这边看看情况的宋村正怎么也想不到,这顾十二是醒了,可他们花大价钱请来的和尚们却是满嘴的无耻刁民。
宋村正面色难看,人家直接撕破脸皮,他又何必热脸贴冷屁股。
想想以前请道济寺和尚做法事,钱拿了心里却指不定怎么骂他们呢。
宋村正呼吸急促:“既然这位小郎君和孙老神仙都说没法根治,也用不着几位师傅出手了。”
“铜钱权当几位师傅的过路费,只是那些绢帛还望师傅体谅体谅我们的日子不易,还回来吧。”
李承乾耐不住额角渐渐泛起的疼痛,但还是坚持补刀,只是声音有些虚弱:“还有赌约。”
孙思邈当即给他诊脉,奇怪,脉象只是太累了。
无奈之下孙思邈只好半扶李承乾让他借力不那么累。
老和尚心在滴血。
这宋村正在一带是十分有名望的人,鱼死网破,坏的是自己的名声,是整个道济寺的名声,这要叫他往后如何再招摇撞骗?!
但就算妥协,这被宋村正退货且绢帛丝毫不差退还的事情传出去,又哪里不会叫人心生疑惑。
他的道济寺就扎根在这一带,这生意也是直接被毁了。
难不成要他带着这好几十张嘴一道跑去别的地方吗?
可因为赌约他们连良田都要丢了,哪来的本钱跑路。
那可是靠近水源土质位置都绝佳的田亩啊!
一切都毁了。
可偏偏他还得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因为这边还有一个跟野狗遇上骨头流口水的赵县丞。
他根本不可能鱼死网破,只怕他这头一破,赵县丞就会将今日之事传开,死得更快。
苟延残喘和当即暴毙二选一,该死的臭小子!
肉眼可见这是份白来的功绩,关乎到自身,根本不用那小子催,赵县丞以及他身后的官府第一个不会放过他们寺庙的上百亩良田。
可真是好手段。
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又有人巴不得为这事出力,那小子真的才八岁吗?!
瞧着老和尚铁青的面容,从方才起便听自己小弟讲述赌约经过的顾重林意味深长地看向李承乾:“如今太安村突发疫病,青壮幼童死了不少,无家可归的老人妇人亦不算少数,这良田再多也需要人手来种。”
“要我说这上百亩良田给上一半也就差不多了。”
老和尚憎恶地看向顾重林,这个时候来插一脚他不认为这人是在帮自己。
李承乾懊恼,到底出生工业时代,是他忘了中古年代耕地都是件又累又麻烦的事,没有足够的人手和沟渠都是白搭。
李承乾琢磨着顾重林的话,无家……他想起来时路上那对母女,想起唐中后期和宋朝时这些佛寺的另外一个功能——悲田院。
李承乾蹙眉,他不喜部分僧人敛财欺世,可隋末唐初佛教寺庙的盛行何曾不是因为乱世太过艰难,百姓只能转求精神寄托。
不过悲田院这等福利机构发展的代价就是寺庙经济横行,天下十分之财佛有七八,于国于民都不是件好事。
这项举措正反影响都太大,目前还不是他能把握的。所以他也只敢在小范围内尝试,由官府半接手而非寺庙自主开办,多少算是监督。
正好一个被抓住把柄的道济寺是最好的实验田,借此完全可以架空他们由官府半做主。
除非老和尚是真的想身败名裂滚出长安,连最后一点钱财和体面都捞不到,想着李承乾哂笑:“咳咳,是啊,上百亩良田当前分一半足矣。”
“另一半还归道济寺,不过我要你们在良田旁这一块地赡养太安村此次疫病中家破人亡的老幼妇孺,这可是你们心心念念的功德慈悲啊。”
说着李承乾冲赵县丞示意:“此乃仁政,我需要赵县丞帮忙寻找得力的副手从旁协助道济寺。顺便反正都在离太安村不远的地界,宋村正也可以时时去看看,免得这好好的仁政被败坏。”
宋村正从方才起就是茫然的状态,这会也只是机械般点头。
老和尚面色惨白,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了李承乾话语背后的深意。
如李承乾所料,老和尚只是颤抖着唇瓣不发一言。
这是能重得百姓信任的措施,他选择闭嘴选择做人畜无害的泥像,他才能在长安待下去。
可这样的日子简直比他杀了他还要难受,钝刀子割肉不说,还得伺候来寺庙吃白饭的刁民,疼呐。
赵县丞怔愣:“用道济寺的田亩与和尚来施善心吗?”
只要规模不大,钱粮人手倒都是齐了。
李承乾点头,带上丝暗示:“新朝新政新人,秦王喜欢的同陛下喜欢的可不一样。”
赵县丞当即一凛:“那小郎君觉得这般地方该叫什么名字好?”
李承乾一顿只觉心脏诡异抽疼,腰间好似莫名发烫,是玉佩吗?
但烫意下一瞬便消失,应是他的错觉。
李承乾本能握住玉佩,他舔舔干涩下唇:“悲田养病坊。”
人群中,顾重林对上李承乾的视线。
一个足够精明的商人。
一个似乎可以投资的未来太子。
二人同时在心中下定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