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后面实在无聊,台下的运动员们开始窃窃私语,台上的人就只能罚站。林安和于辰在两个高个子男教练背后悄悄猜丁壳,玩得不亦乐乎。结果被下面坐的几个人抓了个正着,看热闹的人里有萧远也有季湘,还有闻风而来的段思捷和乔奕星,表情有滋有味,装模作样冲着台上的林安挤眼睛。
玩笑点到即止,因为发言环节和正式仪式终于到了。
林安自己写了发言稿,改了整整三天。她不知道自己该以何种心境来面对这一次的胜利。她相信这一次的世界冠军只是她职业生涯的开端,一个光鲜又明亮的起点。她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此后她还会获得很多很多次世界冠军,如果幸运一点,也许会有奥运冠军。
骄傲的同时也带来一点忧惧。
她以天才少女出道,从小就被捧到云层之上,生涯开端就是无数人达不到的高峰,全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她从来都是那颗被寄予厚望的、耀眼的星星。她未曾经历过从谷底向上的攀爬,也没经历过咸鱼翻身。她已经到达了如此高度,却更惧怕万一掉下来,是不是会万劫不复。
就像高低杠决赛后的那天,她在平衡木比赛里一败涂地。
林安出神地摇摇头,想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到一边,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仪式。
第一次获得的世界冠军,总有不一样的意义。她很多年的梦想终于到了圆梦的那一刻。
胜利总是充满了快乐和成就感。
林安站在人群前方,也站在了自己人生的节点上。
年轻的女孩朝气蓬勃,十六岁的世界冠军,恣意又骄傲。
林安看向体操馆高高的穹顶,声调明朗:“我知道我身处一个流光溢彩的时代。在这个周期里,女队的各位都是闪耀夺目的星星。我只是群星中的一颗,只不过这次稍微幸运一些,拥有了光辉又幸福的起点。我的梦想是拿到世界冠军、奥运冠军,我的野心是成为体操史上能够被铭记的优秀运动员。”
“未来我会更努力。而我也期待着,在明年的奥运赛场,和大家一起站上最高领奖台。”
她自信地展露对自己的认可,大方地宣布野心,那是成绩与实力给予她的底气。她也真诚地期许未来,因为所有人都在为那个光芒万丈的顶峰铺垫道路。
林安在大家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觉得有些不真实。时间仿佛回溯到几天之前,她看见自己站在斯图加特的领奖台上。国歌曲毕,场上开始放热烈的音乐,观众们伴着节拍为获奖者鼓掌。
聚光灯仅仅照耀领奖台,她们是那个偌大场馆里唯一身披光芒的存在。金牌在闪耀,自己在发光,她在朦胧泪花里看见前方的路霞光万道。
更难以言说的是那种自豪。场馆把这个德国小镇初秋的寒风隔绝在外,让她只感受到看着国旗升起的热血沸腾。
她获奖那天正好是国庆节,于是更为她在异国他乡升起国旗镀上光荣的色彩。她从小就知道,身为运动员,身上肩负着与旁人不同的使命。后来到了国家队,身份变化为国家运动员,“为国家争光”的口号听了千遍万遍。
可那时她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她总觉得成绩比一切都重要,只要拿到好成绩,为自己还是为国家,没有太多区别。
可是那一天,那种为国家献礼、又为国旗争光的荣耀感是无与伦比的。自豪与骄傲,不光为自己,更是为祖国。
从那时候她明白,这块金牌,也不光是对她自己的证明与嘉奖。
·
在本次世锦赛之后,给她们的休整期很短。奥运在即,运动员们需要尽快进入备战奥运的状态。
一周之后队内宣布,为了提高训练密度和成套强度,男女队都将拆分为两个大组。女子一组和四组、男子二组和三组留在北京集训,而女子二组、三组、男子一组前往湖北,在武汉训练中心进行集中训练。今年的冬训从十月底就开始,时间直到明年的三月份。
三月底将举办全国锦标赛即奥运大名单的选拔赛,彼时会选出男子、女子各十人的备战名单。十人名单中的人选回到国家队,进行集中备战。七月初,奥运正选名单将会正式出炉。
奥运已经迫在眉睫,大家都压力如山大。
本届世锦赛前伤退的沈诺仪、姚晴和乔奕星都已经回到队伍中。这段时间大家有的出国比赛有的受伤离队,难得聚齐,话好像总说不完似的,她们一得空就坐在一起聊天。
段思捷看起来恢复得不错,精神状态一扫阴霾。无论是她在赛前有多么不甘,或者看见安澜在赛场的表现时又有多么憋屈,世锦赛已经结束,一切都过去了。
她也这样安慰朋友:“你俩,过去的就过去吧。平衡木自由操都别想了。好歹你们两个,一个是世界冠军,另一个是全能银牌,多好的成绩啊,想点开心的。”
她在林安和季湘的鼻尖上分别刮了一下。
林安前几天刚刚登榜,还是意气风发的状态。她闻言诧异:“我哪有不高兴?”
段思捷说:“听湘湘说的嘛,说你平衡木比完之后好几天都很少笑。我说你真矫情。”
林安沉默了。她觉得有必要为自己正名:“你听她胡扯!我只是因为稿子写不出来!”
说完她眼神飘到季湘身上。
季湘和段思捷闲聊,会嘻嘻哈哈打趣说林安前几天情绪不好,其实真正咽回肚子里的话是她自己情绪低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