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是过了一会儿才来的。
如果你想,当然可以一起啊。
是这样的回复,但柳生读了两遍,莫名就从中读出了仁王的意思来。
你可以一起来,但我会期待一个人的旅行。
5、
仁王需要距离感。
他偶尔会刻意追求孤独。
柳生了解他,却还是会因为这样的回复而感到受伤。
早该知道的不是吗?
但就算早知道……
6、
那大概是他们第一次在聊天中草草收场。
这样的话题,在准备考试时是不会提及的。而更早的时候,当他们还是朋友关系,那么简单的祝福就已经足够。似乎是关系的改变,让相处方式也必须发生对应的变化。
两个人固然都有心理准备,却还是会因此而感到不适应。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大多数是相同的规律。有了开始,就会有之后的第二次,第三次,和很多次。
当两个人的话题脱离网球,脱离学习功课,脱离可以用来简单开玩笑的恶作剧时,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开始需要谈论一些做朋友时不会涉及的问题。
比如仁王并不感兴趣的医学和医学院。
升入高中开始,柳生就开始准备外国医科学校的申请。是权衡过并且提前准备了相关推荐信,以高中三年的成绩和最后的高考成绩作为参考,最终还要参加许多面试。
这是家人为柳生规划好的未来,而柳生并不认为这需要改变。
他有叛逆和热血的一面,但从小的耳濡目染也让他对医学有水准之上的兴趣和野心。
他将这些分享给仁王,怀着“与恋人分享未来规划”的心态。
仁王认真听了,也认真看了柳生发给他的资料。他能够接收到柳生的心情,却无法掩饰自身的兴趣缺缺。或者说,他始终认为有些事自己把握就好,再亲密的人也不需要分享。
这显得他对柳生的关注度不足,或者自私什么的。
他在柳生面前很难掩饰自己的情绪变化,因此这份心情,当然也被柳生察觉了。
柳生当然会生气,为这份不够严肃的回应。
可他又太了解仁王了。
正是因为明白仁王是怎么想的,郁闷的心情才会加倍。
7、
柳生一直会给仁王发类似“健康生活的X种方式”的文章。
从前多少带着调侃的意思,是暗示仁王生活的不规律和随性,并以此作为借口去开玩笑,去作为两个人相处时习惯了的相互嘲讽的话题开端。
但交往以后,对应的意思也有了相应的改变。
或者说,他希望仁王做出相应的改变。
他会从言语中暗示这些。不需要太明显,因为仁王能读懂。
这都是关心,仁王知道。
但因此而渐渐地不再期待柳生的信息,也是事实。
或者,是朋友时,反而能毫无负担地接受所谓的“规劝”和“关心”。
恋人又如何呢?
是不想做出改变,便会对应产生心理负担的关系。
因为某种程度上,他们已经属于彼此了,因此有一部分的自我便不止与自己相关。
8、
都是一些小事。
比如聊天时谈论只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柳生会聊特摄,聊高尔夫,聊医学,聊对未来的规划。
仁王也会谈论魔术,谈论射击,谈论旅行,谈论对未知的期待。
因为对方是恋人,所以就算不感兴趣的话题,也要查询相关的资料,去理解对方谈话时的心情。这是共识,也让聊天渐渐变得有负担起来。
糟糕的是,就算是将话题转回到两个人都感兴趣的部分,也会有冲突的部分。
仁王会说,他会在国内读大学,参加社团,参加国家队和戴维斯杯的参选,但不签约商业俱乐部。他选择了建筑,就代表他的职业规划里已经没有网球。但还是喜欢,还是放不下的话,继续去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那为什么不认真规划网球相关的职业呢?是可以做到的,两者兼顾。
柳生明白,仁王希望自己对网球的情感保持纯粹。但这样随意打网球,不显得浪费吗?
放弃就完全放弃掉,当做绝对的爱好。想要继续做,就做得更认真一些,将它完全放进未来的规划里。这样卡在中间,不上不下,会带来太多的变故了。
柳生不喜欢变故。
或者说,他不喜欢的是太多变故所造成的未知。
而这反而是仁王最喜欢的部分。
9、
他们两个人有一半非常相似,但另一半又完全相反。
这是从认识开始就知道的事,也是他们彼此吸引的原因。
而现在,也成为他们关系变得古怪的理由。
10、
我可以照顾你,但我不能永远照顾你。
这是柳生的腹稿之一,属于被废弃的那部分。
心态是会发生改变的。他习惯了照顾仁王,比如在仁王讨厌太阳却不打伞时将包里的伞递过去,又比如在发现挑食的人因为不和胃口而不吃午餐时带点吃的去仁王午休时总会去的天台。
实际上他带伞是因为自己的习惯,所以这部分也不能说是他专门为了仁王准备的。
心态失衡时会有偏激的想法,但冷静下来又发现事情不是那样。
所以柳生将那句腹稿废弃了,因为实际上仔细想想,也有仁王在迁就他的部分。
废弃的腹稿中还有一些抱怨和劝导,但最后也全都被废弃了。
因为最终柳生想明白,这些并不是仁王的问题。
仁王从头到尾都没有问题。
他自己也没有。
所以关键在哪儿呢?
在于他们两个人,在恋爱上的步调太不相同了。
1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