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然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此外,今天还有一份较为特殊的奖品,则是由弘咨少爷提供!”
有一位年岁与孙策差不多的男子走到朱然身边,贵气俊朗、风度翩翩,想必他就是弘咨。
他利落地打开护卫一直捧在手上的木匣。
刹那间,抽气声此起彼伏。
只见深色的丝绒衬垫上,一枚鸽卵大小的红宝石静静躺卧,晶莹剔透且毫无杂质,在明媚的阳光下折射出璀璨夺目、如火焰般炽烈的光芒。
孙珞的目光也在这颗红宝石上停留了一瞬。
就算在熹阳宫,此等珍品都十分罕见。
弘咨面带得体的微笑。
“这是我先前游历时,偶然间得到的宝物,但求今日能得知己,将它相赠。”
他话语谦逊,但这份手笔却足以彰显其雄厚财力与结交之意。
“至于该怎样获得……”
他扫视一圈,故意顿了顿,吊足众人胃口,“我只能提示,在狩猎的过程中,不妨多留意四周。”
孙珞下意识扭头看向身边红衣如火的朱璎,她已经跃跃欲试,看来昨晚那句“赢定了”,指的就是这颗红宝石。
“琼华,你知道获得奖品的办法?”
朱璎摇头,眼睛还黏在红宝石上。
“不知道呀。”
孙珞更不解了,追问:“那为什么昨晚你说,我和阿香同意参加围猎,我们就赢定了呢?”
“阿香足智多谋,琳琅姐你无所不能,再加上我对围场了如指掌,只要我们合作,哪怕不知道该如何获得宝石,胜算都很大吧。”
朱璎理所应当地叉腰。
终于能够坦白这事,旁听的孙尚香立刻补充:“弘咨早就放出消息,说这颗宝石会作为奖品。我和阿璎觉得它很适合你,所以打算一定要赢下来送给你。”
说实在的,听到这句话时,孙珞心头有所触动。
可她不禁暗忖:
为什么会觉得这颗宝石适合我呢?它如此热烈璀璨,明明适合阿香,也适合琼华,唯独不适合我。
孙珞敛眸不语,只浅浅一笑,算是回应她们这份真挚的心意。
其实朱璎和孙尚香没想那么复杂。
她们只是认为,最美丽珍贵的宝石就该配世界上最优秀的姐姐,仅此而已。
与此同时,孙策和孙权正在不约而同地打量着弘咨此人。
弘家在曲阿士族中占有一席之地。
弘咨身为继承人,却因喜好美的事物,多年前便离开曲阿,游历山川、收集珍宝。
昨晚并未在宴席见到他本人,此番才算真正打了个照面。
按理说,人不该凭借一面之缘就妄下断论。
然而,孙家两兄弟难以抑制对弘咨的那股微妙不喜,偏又讲不出缘故,只得暂且按捺不表。
“既如此,围猎开始!祝各位好运,满载而归!”
朱然拱手抱拳。
少年们纷纷领取属于自己的箭矢,或独自、或同行,骑马扬鞭,冲向了广阔的围场。
“总长,我和你一起吧。”
在取箭时,尚未离去的几人听见太史慈半带恳求的话语,皆转头望去。
孙策大力地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率直道:“围场内外有那么多护卫,能有什么危险。子义,你有点过于谨慎了。”
“可是……”
“行了,别再说了。”
“即便真有从天而降的危险,前提是能够打得过我。”
太史慈只得噤声,叹息中满是无奈。
孙策素来喜欢单骑狩猎,又不爱听人劝诫,难免叫人难以放心。
不过所处围场属于朱家,应当不会有敌人潜入。
思此,太史慈稍微安心。
“不如趁今日,我们再比比,看谁更胜一筹?”
于曲阿相识,一场架结下缘分,今日听到孙策的“再”字,往事骤然涌入脑海,太史慈再无主从之虑,一把握住他高举的手掌,爽快应战。
二人驾马,分两路离去。
仍在原地的孙权与朱然对视,同窗的情谊让他们默契地结为伴友。
孙珞亦没有扫兴,答应了孙尚香和朱璎希望同行狩猎的请求。
她们并辔而行。
孙尚香自小便由良师教导射术,生有好眼力,率先发现一头低头啃食嫩草的离群之鹿,屏息凝神,张弓搭箭,动作流畅而精准。
嗖——
箭矢离弦,稳稳命中目标。
她的脸上立刻绽开得意的笑容,扭头看向孙珞,眼中闪着光亮。
孙珞一怔,无比别扭。
她们的关系一直都不亲近,孙尚香对她也颇有些许惧色,怎么一来到曲阿,就变了样呢?
见她不放弃,便勉强微笑,算是表扬。
得到孙珞的肯定,孙尚香肉眼可见地激动许多。
不多时,朱璎也发现了一只肥硕的野兔。
她性子急,几乎在看到的同时,箭便破空而去。
不仅没射中野兔,还将它惊走了,引得孙尚香一阵善意的哄笑。
朱璎也不恼,嘻嘻哈哈地策马去捡回箭矢。
孙珞始终保持着沉静的观察状态,目光扫过林间的每寸角落。
忽然,她的视线落在不远处。
离地约半人高的树干位置,竟然有一个不甚起眼的标记,像是用刀划出的一个图案,类似于音符。
这个标记很新。
孙珞联想到了弘咨的那句提示,默默将标记的形状和位置记在心里,没有立刻声张。
倘若在接下来的途中,再发现类似标记,那么这就是线索。
彼时,再如实相告,以免让两位妹妹空欢喜一场。
果不其然,在随后的半个小时内,孙珞又陆续在不同的地方发现类似的音符标记,位置都极为隐蔽,并且像随意点缀在围场内。
孙珞这才将线索告诉孙尚香和朱璎。
孙尚香惊讶:“姐,原来你也发现了!”
朱璎跟着惊讶:“你们都发现了,怎么就我没发现!”
孙尚香狡黠地轻撞了下她的胳膊,笑着调侃道:“谁让你射箭的准头不行,一心只顾着射中猎物,忘记正事啦。”
朱璎闻言,羞赧捂脸。
很快,她歪头思索,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推测。
“为什么标记是音符呢?难不成是让我们根据这些音符谱写新曲子,谁写的曲子打动了弘咨,弘咨就把宝石给谁?”
孙珞若有所思。
恰在此时,眼角的余光瞥见前方的灌木丛微微一动,有只兔子警惕地探出头来。
既然参加了围猎,总不能空手而归。
她搭箭、开弓。
迅疾的箭矢即将射中兔子。
然而,有另一支箭从侧面而来,先行精准命中。
孙珞顺着箭飞来的方向望去。
一位身着深蓝色骑装的男子正端坐于马背之上,手中长弓尚未放下,似乎也因这意外的“抢猎”而略显讶异,清澈的目光正好与她投来的视线撞个正着。
四目相对。
他面容清秀,气质温文,眉宇间带着一股书卷气,但孙珞见他骑射俱佳,又不像是只会读书的文人。
更奇怪的是,孙珞感觉自己似乎在哪里见过这张脸。
正在她努力思考何时见过此人时,对方已带着几分歉意驾马靠近。
朱璎凑到孙珞耳边,低声介绍道:
“他姓鲁,名肃,字子敬。”
“淮陵郡人士,出身豪族,家境殷实,为避战乱,两个月前举家迁居曲阿。”
“鲁肃。”
孙珞心中隐隐生出一种直觉。
他,或会成为自己未来的同行之人。
这章出现了两个新名字。
弘咨,《三国志》记载的孙权的姐夫,也就是孙珞原型的官配。
鲁肃,江东第二任大都督,我们仲谋的“诸葛亮”。
着重(但也没那么详细)讲一下鲁肃,子敬子敬!我们喜欢你!
《三国演义》原文:
“…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其家极富,尝散财以济贫乏……平生好击剑骑射,寓居曲阿。”
子敬和周瑜的交情不浅。
“瑜为居巢长之时,将数百人过临淮,因乏粮,闻鲁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因往求助。肃即指一囷相赠,其慷慨如此。”
翻译过来就是,鲁肃借了几十吨的米给周瑜……
当然,演义里发生这件事的时候,孙策刚立业,在本文里他们两个还不认识,所以后续可能会插入类似情节,来一个银时空版的“囷米之交”。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围场狩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