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前面就是荣国府。"
李嬷嬷的声音将小桃从瞌睡中惊醒。她轻轻推了推靠在自己肩头熟睡的黛玉,两人一起掀开车帘向外望去。
晨雾中,一座巍峨的府邸渐渐显现。朱红大门前蹲着两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门楣上悬着"敕造荣国府"的金字匾额,两侧站着十几个衣着光鲜的仆役。气派之盛,远非林府可比。
黛玉紧张地攥住了小桃的手,手心全是冷汗。小桃安抚地捏了捏她的手指,低声道:"别怕,有我在。"
马车从西角门进入,穿过几重院落,终于在一处垂花门前停下。几个穿红着绿的丫鬟立刻迎上来,打起车帘,扶两位姑娘下车。
"林姑娘可算到了!老太太从早上起来就问了三遍。"一个圆脸丫鬟笑着说,眼睛却不住地往小桃身上瞟。
小桃今日特意穿了件淡粉色的交领襦裙,发间只簪一支银钗,既不失体面,又不会太过抢眼。她落落大方地站在黛玉身侧,嘴角含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这位是..."圆脸丫鬟终于忍不住问道。
"这是我家义姐林小桃。"黛玉轻声介绍,语气比一个月前已经自信了许多。
丫鬟们面面相觑,显然没听说过这号人物。正当气氛有些尴尬时,垂花门内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哎哟哟,可把我们的林妹妹盼来了!"
一个身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缎裙的年轻妇人风风火火地走出来。她丹凤眼,柳叶眉,粉面含春,通身的气派让人移不开眼。小桃心头一跳——这必定是王熙凤无疑!
王熙凤亲热地拉住黛玉的手,上下打量:"好个标致的人儿!怪不得老太太天天念叨。"她的目光随即转向小桃,眼中闪过一丝探究,"这位是..."
李嬷嬷赶紧上前解释:"这是林老爷的义女林小桃小姐,一同来京的。"
"原来如此。"王熙凤笑容不变,但小桃敏锐地注意到她的眼神微微闪烁,"既然是一家人,就别在门口站着了,老太太等着呢。"
穿过几重雕梁画栋的庭院,小桃暗自启动系统的扫描功能。随着一道道半透明的数据流在视野中闪过,贾府众人的健康状况逐一呈现:
【贾母:轻微失眠,腰膝酸软】
【王夫人:肝火旺盛,脾胃虚弱】
【王熙凤:气血两亏,过度疲劳】
【贾宝玉:基本健康,轻微多动倾向】
小桃将这些信息牢牢记在心中,盘算着日后该如何对症下药。
荣庆堂上,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夫人端坐在正中的罗汉床上,周围簇拥着十几个丫鬟仆妇。小桃知道,这便是贾府的最高权威——史太君贾母了。
"我的心肝儿!"贾母一见黛玉,便张开双臂。黛玉眼圈一红,扑进贾母怀中,祖孙俩抱头痛哭。众人忙上前劝解,好一阵才平静下来。
贾母拭着泪,细细端详黛玉:"长得真像你母亲..."她这才注意到站在一旁的小桃,"这位姑娘是..."
小桃上前一步,规规矩矩地行了个大礼:"晚辈林小桃,拜见老太君。家父林如海,蒙老太君垂怜,允晚辈陪同黛玉妹妹进京。"
"哦,是如海的义女啊。"贾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敏儿的信中提到过你,说你待玉儿极好。来,上前让我瞧瞧。"
小桃恭敬地走到贾母跟前。贾母拉着她的手仔细打量,突然笑道:"好个灵秀的孩子!眼睛亮晶晶的,一看就聪明。"
王夫人坐在一旁,闻言微微皱眉:"老太太,这姑娘的来历..."
"既是如海认的义女,便是自家人。"贾母摆摆手,打断了王夫人的话,"凤哥儿,给林二姑娘也安排个住处,就挨着玉儿吧。"
王熙凤连忙应下,目光却在小桃身上多停留了几秒。小桃假装没注意到这些暗流涌动,乖巧地退到黛玉身边。
接下来,贾母一一介绍了在场的女眷: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春姐妹...小桃按照系统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地向每位行礼问好,举止得体得让众人暗暗称奇。
"宝哥哥怎么不在?"黛玉小声问贾母。
"一早就去庙里还愿了,听说你要来,急着往回赶呢。"贾母笑眯眯地说,"这会儿也该到了。"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和丫鬟们的轻笑:"宝二爷回来了!"
门帘一掀,一个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少年快步走了进来。他头戴束发嵌宝紫金冠,身穿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项上挂着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小桃心头一震——这就是贾宝玉!比电视剧里看到的还要俊秀几分,尤其那双眼睛,清澈得仿佛能映出人影。
"妹妹来了?"宝玉一眼就看见了黛玉,欣喜地上前,却又在几步外突然停住,痴痴地望着黛玉的脸,"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又胡说了,你何曾见过她?"
宝玉摇头:"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倒像是久别重逢一般。"
众人笑他痴病又犯了。小桃在一旁看得有趣,忍不住轻笑出声。宝玉这才注意到她,眼前一亮:"这位姐姐是..."
"这是林小桃姐姐,我的义姐。"黛玉介绍道。
宝玉向小桃作揖:"原来也是林家的姐姐。姐姐笑什么?"
小桃抿嘴一笑:"我笑宝兄弟这话说得妙。天下缘分本就奇妙,有些人一见如故,可不就像久别重逢?"
宝玉听了大喜:"姐姐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最厌那些'男女有别''礼法规矩'的俗套,姐姐倒是个明白人。"
王夫人皱眉轻咳一声,宝玉这才收敛了些,但仍不住地偷瞄小桃,显然对这个见解独到的"新姐姐"充满好奇。
午宴设在荣庆堂后的花厅。贾母特意吩咐做了许多扬州菜式,怕黛玉吃不惯京城口味。小桃注意到黛玉虽然强打精神,但胃口不佳,只略动了几筷子就放下了。
"妹妹尝尝这个。"小桃夹了一块清蒸鲥鱼放在黛玉碗里,"这鱼最是鲜美,又不油腻。"
黛玉勉强吃了一口,突然眼睛一亮:"这...这味道竟和家里厨子做的一样!"
小桃笑而不语。她早就通过系统扫描出这道鱼的做法,甚至发现了厨师少放了一味提鲜的笋片,悄悄让丫鬟去厨房要了些来。
贾母见状,好奇地问:"玉儿喜欢这鱼?"
"外祖母,这鱼的味道竟和母亲在世时家里做的一模一样。"黛玉轻声说,眼圈又红了。
贾母忙让人再上一盘鲥鱼,同时意味深长地看了小桃一眼。小桃知道,自己这一步走对了——食物最能唤起回忆,也最能抚慰心灵。
宴席进行到一半,丫鬟们端上一道贾府的招牌菜——茄鲞。贾母自豪地介绍:"这是我们家厨子的拿手菜,连宫里娘娘都夸过。"
众人纷纷动筷。小桃尝了一口,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这茄鲞味道虽好,但茄子过油后有些发苦,鸡肉也略柴。
"怎么了?不合口味?"坐在对面的探春敏锐地注意到小桃的表情变化。
小桃连忙摇头:"很好吃,只是..."她犹豫片刻,还是决定实话实说,"茄子若是先用盐水浸泡片刻再炸,能去苦味;鸡肉加一点蛋清腌制会更嫩滑。"
席间顿时安静下来。王夫人脸色一沉,显然觉得这个"外人"在指手画脚。贾母却饶有兴趣地问:"哦?小桃还懂厨艺?"
"略知一二。"小桃谦虚地说,"家父曾任扬州盐政,常有各地大厨来府上献艺,我偷学了几手。"
贾母来了兴致:"既如此,不如你去厨房指导一下,让我们也尝尝你说的改良做法如何?"
这明显是个考验。小桃从容起身:"恭敬不如从命。"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小桃跟着丫鬟走向厨房。一进门,她就闻到各种食材混杂的香气。五六个厨娘正在忙碌,见来了位小姐,都愣住了。
"老太太让我来帮忙改良茄鲞的做法。"小桃微笑着说,挽起袖子,"麻烦给我准备..."
她熟练地指挥厨娘们准备食材,亲自操刀将茄子切成均匀的条状,用盐水浸泡。鸡肉则用蛋清和少量淀粉抓匀,静置片刻。炸制时,她严格控制油温,确保茄子外酥里嫩而不吸油。
最后,她加入系统提示的一味特殊调料——用干贝磨成的粉末,代替寻常的味精,提鲜效果更佳。
半个时辰后,一盘金黄酥脆、香气扑鼻的改良版茄鲞被端上餐桌。贾母率先尝了一口,眼睛顿时睁大:"好!果然比原先的更鲜美,茄子一点苦味都没有!"
众人纷纷品尝,赞不绝口。宝玉更是连吃三块,直呼"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茄鲞"。
"小桃丫头有两下子。"贾母满意地点头,"以后常来我这儿坐坐,咱们聊聊各地的吃食。"
王熙凤笑道:"老太太这是捡到宝了!林妹妹带来个会做菜的姐姐,咱们以后有口福了。"
王夫人勉强扯出个笑容,眼神却更加阴沉。小桃假装没看见,专心给黛玉布菜。她知道,自己已经通过了第一道考验,在贾府站稳了第一步脚跟。
宴席散后,宝玉特意追上小桃和黛玉:"两位妹妹初来乍到,不如我带你们逛逛园子?"
黛玉有些犹豫,小桃却爽快地答应:"好啊,正好消消食。"
三人漫步在贾府花园中,宝玉兴致勃勃地介绍各处景致。走到一处荷花池边,宝玉突然问:"小桃姐姐如何看待'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句话?"
小桃一愣,随即明白他是在延续那个著名的"女儿论"。她想了想,笑道:"这话有理,但不全对。"
"哦?"宝玉来了兴趣,"姐姐有何高见?"
"女儿家似水,是因水至柔至善,能包容万物。"小桃折下一枝柳条,轻轻划过水面,"但水也能穿石,能载舟亦能覆舟。若只看到水的柔,不见水的刚,便是小瞧了天下女子。"
宝玉听得入神,连声道:"妙!妙!姐姐此言发人深省!"
黛玉在一旁抿嘴轻笑:"姐姐这话,倒像是说给那些'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人听的。"
三人相视一笑,竟有种莫名的默契。小桃看着眼前这对金童玉女,心中暗想:或许这一世,他们的结局会有所不同?
夕阳西下,将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远处,王熙凤站在回廊下,若有所思地望着这一幕。她转身对身边的平儿低声道:"去查查那个林小桃的底细。我总觉得...她不简单。"
平儿点头应下,主仆二人的身影渐渐隐没在暮色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