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决定搬家到慕尼黑,让沙德可以有更多时间投入训练。
在沙德已经算是“功成名就”的当下,回望这个决定,当然是非常正确的,但实际上那个时候他们承担了非常大的压力。经济问题倒是小事,瓦里娜和米奥格也从来没把事业上的压力带回家,难处在于沙德在新学校和新的梯队里出现了巨大的社交问题。
向导们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脑子空空荡荡、和哨兵做个精神链接都费劲的沙德在精神世界无比丰富的向导们中间就像误入了人类社会的吗喽一样,让人看了就想把他送走——他甚至到了这个年纪都还没有自己的精神体,这让很多同学一直在怀疑是不是又有关系户硬是整了个似是而非的体检记录进向导学校偷懒镀金来了,方便以后进体制内吃空饷。
哨兵们也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因为沙德控制不好自己的精神链接,踢球时一激动,总是动不动忽然进到他们的脑子里而不自知。
这种感觉超级可怕,和被侵//犯了没有任何区别,而且沙德还总是那么一副无辜样,很快让一些本来有点想入非非的哨兵反而恼羞成怒了——于是沙德迅速成为了U17梯队里众所周知的臭不要脸小流氓。
并且很多人觉得他踢球踢得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好,只是靠着场上这种卑劣的犯规手段才赢了那么多比他还大两三岁的哨兵。
教练们也不管,这一定是某种新的政治正确——近些年俱乐部都有特定的指标,要保证一定量的普通人或向导待在青训里,从而宣传平等观念,意在宣传不是只有哨兵才能做顶级运动员。
很多人相信沙德就是占了这种便宜,到了17岁自然会阳光普照、混子显形,没有球队要,自然就“毕业”了,还能在青训里呆一辈子吗?
“管不好脑子就往头上戴个尿不湿,蠢货!”有一天训练时,沙德被一个哨兵的猫头鹰精神体狠狠叼了一口,疼得一下子摔倒在地上,懵逼地抱住脑袋摸索——他感觉头皮都被掀开了,好吓人!但只看到了几个哨兵哈哈笑着颠球走开。
精神体的攻击除非抓个现行,不然也检查不出来什么,这也是此类霸凌特别流行的缘故。沙德没有试着和教练倾诉,虽然很笨,但说了没有用这种事,碰过几次就知道了,就像再笨的小白鼠被电击几次也知道要绕路。
孤独的沙德倒也没那么孤独,他穿着宽宽大大的训练服小短裤,抱着足球踏上回家的地铁,看着外面呼啸而过的一切,精神世界里自由自在地描绘无厘头的画面,就像在水中呼呼大睡、随意漂流的海獭。
他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很快就忘记了头皮上的疼痛,满心想着下周轮到他去安联球场当场边球童会是什么样。
爸爸妈妈现在经常带他去看拜仁的比赛了,但他还从来没有体会过站到场边的感觉。
他也有一天会穿着拜仁的红球衣,在上面奔跑踢球吗?
“哪个向导在胡思乱想!”车厢里有人忍无可忍地喊出声:“把触手伸回去,讲点礼貌!”
沙德一边举手大声说对不起!一边努力起来,笨拙地试图找到捉摸不透的精神触手,把它们塞回脑壳。真奇怪,虽然控制力很差,但因为精神力更差,所以它们一般不会冒出来才对,最近怎么总是这样?
在路人惊悚的目光中,他一边像拍皮球一样拍自己的脑袋,一边下车去了。
一周后他如愿以偿站到了安联球场的场边,惊讶又有点失落地发现这里的草皮质量比青训营里的还差——他还指望这儿能好些呢。也许这就是顶级球员需要克服的障碍吧,只要家里的草坪比对手的还差,就不用担心出去比赛时适应不了场地了,青训主管一直是这么说的,没想到连一线队也在艰苦践行这一点,沙德又开始肃然起敬了。
站在广告牌前看比赛和坐在上面是完全不一样的,沙德看得目不转睛,即使是他这种精神力贫瘠的向导,在这种时候也受到了一点冲击——场上哨兵们的能量场覆盖面太广了,就算是站在边线外的角落,他也不断被辐射到。
要说的话大概就是不断有人忽然往他的头上用力泼水,味道还不一样。
比赛不允许精神体攻击行为,但现场的哨兵向导们依然可以看到他们的精神体被困在场边特定的罩子里,在焦躁不安或极度兴奋地狂奔。
一线队和青训队的强度简直天上地下,像两个世界一样。
和他一起来当球童的哨兵队友此刻都是面色惨白,即使戴着特殊的过滤保护器也一副混沌样,已经有一个人身体不适被换下了。沙德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处于过暴露状态,还在呆呆地看比赛,而且不巧正好来了工作机会——有个球在他附近出线了,但这是拜仁的进攻有利局势,备用球球框就在沙德手边。
他再迟钝也想起来这就是教练给他们培训过一万次的工作了,于是立刻拿了球跑到边线,准备即刻发出。这一辈子他大概也就机灵过这一两回,附近的拜仁球员眼睛里都露出了赞美的光,离他最远的拉姆冷静地抬高手要球。
沙德绷紧小脸,有点紧张,一个大力扔出——相当准确地落到了对方身边。拉姆有点惊讶,他本来还指望要带两步抢一下落点的,因为手抛球本来就不稳定,何况是场边球童的手抛球,真是懂的都懂。但谁能想到今天这球抛得是真的准,他即刻启动,发现这迅猛又精准的一球为他带来了最起码两三秒的干净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