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刚刚立冬,天气便冷得出奇。西北风裹挟着雪粒子在宫巷间横冲直撞,似乎誓要将天地尽数吞没,化作一片苍茫。
等了几个时辰,雪势稍敛,风也终于消停,寒气却愈发凛冽,直透骨髓。
扫雪的宫人们将脖子使劲儿往衣领里缩了缩,手中的竹帚扫过积雪,在阒寂中拖曳出细碎的沙沙声。
桑语斜倚在木柱旁,定睛盯着飞檐下垂挂着的冰棱,指尖反复捻弄着一根被积雪压断的枯枝。
算算日子,她以“昭昭”的身份潜入这秦宫,不知不觉间,竟已过去了三个多月。
这段时间里,她自认踏遍了秦宫的每一寸角落,连墙角旮旯的老鼠洞都不曾放过。然而,姜弋依旧杳无音讯,生死茫茫。
念及姜弋,桑语除了愧疚还是愧疚。
落入秦军之手,必遭百般折辱。而姜弋所受的这一切,追根究底,皆是在替她承担。
若不是为了掩护她逃离秦军的围困,姜弋怎会沦为阶下囚。可眼下,阿五的密信一封接着一封,催促的口吻愈发急切,她不得不去斟酌权衡。
或许……只能辜负姜弋了。
心头烦乱如麻,桑语猛地抬手一甩,那截枯枝裹挟着她的恼意,“嗖”地飞射而出,直直钉入雪地,溅起一小簇雪沫。她轻吁了口气,俯身拾起倒在一旁的竹帚。
该去干活了,不能再躲懒了。
刚走出几步,忽闻一阵靴声橐橐。只见七八个褐衣寺人疾步穿行,末尾两人正拖拽着一团青影。扫雪的宫人皆惊惶垂首,不敢直视。
被拖行的女子仰着脸,散乱的青丝间露出半张糊满血污的面孔。血水与雪泥混作一团,触目惊心。若非胸口那微不可察的起伏,几与死人无异。
桑语认得,那是玉宸殿的阿芷。
昨日黄昏还见她蹲在井边浣衣,脸颊手指冻得通红,今日怎就成了这般光景?
桑语深吸一口气,极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刚要抬脚向前,斜里忽地伸出一只手,紧紧攥住了她的衣袖。
回首望去,是同屋的采采。她紧蹙眉头,眼神里满是阻拦的急色。
桑语将采采冰坨般的手包入掌心,顺势将那碍事的竹帚塞了过去。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信我!”言罢,蓦然回首,扬声喝道:“慢着!”
素色裙裾扫过雪地上蜿蜒的血痕,桑语横臂一拦,截住了寺人的去路。她微微昂首,朗声道:“刑不上大夫,法不施宫闱。宫人有过,纵是滔天大罪,也当依宫规宫法惩处。尔等这般拖拽践踏,视人命如草芥,岂非藐视宫规,藐视君上?”
尾音未散,一个瘦如精猴的寺人好整以暇地弹了弹衣袖,嗤笑道:“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来管这等闲事?活腻了不成?”他眼色一递,示意最左一人上前推搡。
那人尚未近身,却猛地发出一声惨号,整个人倒飞出去,重重跌在雪地里。这突如其来的一击,令众人无不骇然失色,万没想到这看似寻常的女子,竟深藏着这般的身手。
精猴寺人眼皮急跳,强自镇定,阴阳怪气地哼笑两声:“这贱奴打碎了公子的青瓷香薰,就算打死喂狗也是……”
桑语截口打断:“前些日子,公子因心念百姓,孤身使韩,不费一兵一卒,为秦赢下百里沃土。黔首感念,多有颂扬。可若明日市井中有小儿传唱,公子纵奴虐杀宫人,”她唇角微扬,眼底却寒芒未减,“诸位猜猜,公子会不会再剐了谁去喂狗呢?”
此言一出,寺人们顿时面面相觑,僵立当场。恰在此时,一阵轻飘飘的掌声自不远处传来,紧接着,一位身姿纤袅的女子款步而出,发间的碧玉金步摇在暮色中泠泠作响。
那女子的目光径直落在桑语身上,蛾眉微挑,朱唇轻启:“好个伶牙俐齿!然《秦律》载:‘奴伤主器,黥为城旦’,汝岂不知耶?”
在这半奴隶半封建的世道,奴隶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何来丝毫人权?先秦律法视奴隶损坏主人器物为对财产与权威的冒犯,必施以黥面之刑,再发为城旦苦役。
城旦之刑,专为男囚所设。暗夜寒风之中修筑长城,白昼强撑疲惫之躯戍守,永无休止。女囚所受则为“舂刑”,日复一日杵臼舂米,同样苦不堪言。
或许只是一次无心之失,“奴”便要永生被沉重的枷锁束缚,被押解着去承受这最重的劳役刑,猪狗不如地活下去。
如此看来,若只是被粗暴拖拽至死,于他们而言,竟成了主人“大发慈悲”的恩典?
可是,可是…………
桑语缓缓垂下眼睑,望向地上的阿芷。只一眼,心口便似被狠狠揪住,酸楚直冲鼻尖,泪水几乎夺眶。
阿芷那原本紧闭的双眼,不知何时已悄然睁开,眸中不见绝望,亦无恐惧,唯有一潭死寂的灰暗。
对上桑语投来的目光,她仿若拼尽了最后一丝气力,嘴角极其微弱地向上牵了牵,死水终于泛起微澜。双唇翕动了几下,终究未能发出半点声响。
桑语心头一悸,移开视线,沉吟片刻,方道:“奴愚钝,于秦律实无所知。然奴幼时,阿母尝述一事,言穆公昔失良马,为岐下三百野人分而食之。官吏捕之,穆公非但不罚,反赐美酒。后十五年,崤山血战,野人感穆公恩德,以死相报。穆公赖此脱险,且虏晋惠公夷吾,遂获全胜。穆公爱马,然更爱民。今瓷裂犹可补,人命岂容再复?伏惟公主垂怜。”
文嬴听罢,细忖片刻,才道:“你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玉宸殿的宫人自有其主,我既不知前因后果,也不便贸然过问。”
“公主!”桑语急急地开口,“公主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阿芷,她隶属于君上,是君上的子民。公主您是君上的妹妹,这岂是‘过问’?分明是应尽之分!”
文嬴轻嗤:“依你所言,本公主该遣人去请君上亲临定夺啰?”
桑语只当听不明白,抿了抿唇,“阿芷气若游丝,恐难支撑到君驾亲临。”她退后半步,伏跪叩首,“公主,求您垂怜!”
文嬴眸光流转,瞥向一旁瑟缩的寺人:“尔等回去禀告长安君,这宫人的命,本公主要了。”她微一侧首,身后两名绿衣宫人即刻上前,将阿芷从地上搀起。
采采默默上前,自绿衣宫人手中接过阿芷,以自己瘦弱的身躯勉力支撑。
寺人闻听公主发话,哪敢不从。一个个垂首躬身,心中叫苦不迭,脚下却一步一挪,缓缓退离。霎时间,喧闹尽去,周遭复归一片死寂。
文嬴俯身,抬手在桑语肩上轻轻一拍。
桑语会意,起身抱拳,恭敬一揖:“多谢公主救命之恩!”
文嬴眯起眼,唇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意。
“你叫什么名字?”
“昭昭。”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文嬴引述道。
桑语认真地想了想,点头应是。
文嬴亦微微颔首,轻道一声“不错”,便施施然转身离去。
此时暮鼓骤响,声震宫阙,惊起寒鸦数只,掠过枯槁的梧桐枝头。
酉时时分,停了的雪又下了起来,扯棉撕絮般地落着。天气实在冻人,不当值的宫人们都躲进小屋里去了,永巷里空荡荡的,唯见妘儿一人身影,焦灼地来回踱步着,不时引颈张望。
宫中的消息总是传得飞快,昭昭“虎口夺食”的传闻早已像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六宫上下。妘儿一下值,便提心吊胆地匆匆赶回永巷,她浑身都在颤抖,倒分不清是冻得,还是吓得。
三道交叠的身影终于在雪帘中隐约浮现,妘儿高悬的心这才稍稍落地。
她疾步迎了上去,然而,就在目光触及到阿芷面容的刹那,踉跄着顿住了。
妘儿与阿芷同年入宫,因着这份缘分,虽不甚熟络,倒也有几分点头之交的情谊。眼见阿芷如破布偶般耷拉着脑袋,妘儿眼角倏然滚落一滴泪珠。
“妘儿,别愣着了,快去开门。”桑语语速急促,“得把阿芷扶到咱们屋里,救人救到底!这种棘手的事,旁人怕是不敢接,只能靠咱们自己了。”
“哎!”妘儿慌忙用袖口抹了把脸,转身疾趋几步,推开了一扇房门。
永巷幽深得仿若见不到尽头,居住于此的宫人们大多挤在狭小简陋的房间中,往往三四个人共处一室。房间的空间虽局促逼仄,可屋内的一切却都被收拾得井井有条,似是这些深宫蝼蚁,在这四方天地中唯一能攥住的一丝体面。
三人合力将阿芷安置在最里侧的板榻上。妘儿不及喘气,迅速端来一盆热水,脱鞋坐上榻沿。她绞了热帕子,小心翼翼地一点点揩去阿芷脸上凝结的血污。
屋内虽拢着火盆,寒气依旧砭人肌骨。阿芷浑身抖得厉害。采采忙又抱来一床半旧的被褥,轻轻覆在她身上。
桑语伸手探向阿芷的额头,触手之处仍是滚烫一片。她急忙另取帕子浸了冷水,拧干敷于阿芷额上,盼望着能为她降降温,缓解些许痛苦。
“这样下去不成!又是伤又是病,得请医官来瞧!不然的话,我真怕她会就此一睡不醒。”
桑语自顾自地说着话。采采与妘儿对视了一眼,妘儿长长地叹了口气,眼眶泛红,“我们这等微贱之人,怎么可能请得动太医啊。”
“是啊,熬过去是命,熬不过……也是命。”采采低头看着阿芷毫无生气的脸,声音满是悲戚,“末了,不过草席一卷,无名无姓,悄无声息地没了……这便是我们这些人的命。”
屋子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沉重起来。桑语同样默了会儿,强作轻松道:“什么我们这些人,他们这些人的!大家都是人,一个鼻子,两只眼,都该好好活着。”
“再说了,救死扶伤,乃医者所当为。我去求太医救命,未必无人肯援手。你们且等我的好消息吧!”
桑语边说着,边伸手拉开了房门。
采采并不似桑语这般乐观,眉宇间忧色未散,还是忍不住叮嘱:“天色已晚,外面的路又滑,你可得走慢些,千万仔细脚下,千万别摔着了,万事小心为上。”
“记住啦。”桑语比了个OK 手势,接着反手轻轻一带,将房门稳稳关上。
待妘儿取下挂在墙边的斗笠,匆匆追出去时,永巷里已经不见桑语的踪影。无奈之下,妘儿只得转身折回屋内。刚一进屋,便瞧见采采双手合十,紧闭双眼,正在默默祷告着什么。
妘儿侧耳听了听,隐隐约约只听见“老天保佑”这几个字。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出自《孟子·尽心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血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