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戴冠的贵族与一个下人两屁股在咸阳宫角落里显得颇为诡异又奇特。卫鞅也觉得很奇怪,因为他从来没有和这位未来的秦国国君搭上过一句公事以外的话,像这样席地而谈,更是从未有过。
惠文君坐下来,便急切地问道:“阿佯,君上的病情到底如何?感觉君上……不,有时候我不敢相信爹爹安慰我的话。他说这几日好多了,可是我看着他苍白的脸色,一点也没觉得他很好。”
“托惠文君的福,近日君上气息还算平稳,病情没有加重的迹象。”卫鞅回答,“但是也仅限于此了,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小人担心君上……抱歉。”
惠文君叹气:“果然……身为人子,我却只能这样看着,不能为父亲做什么,还需要父亲反过来宽慰我,我真是太没用了。”
看到惠文君有些落寞的神情,卫鞅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有些触动。
他试图想要安慰面前这个少年:“惠文君莫要伤心,惠文君对君上的孝顺,宫人都看在眼里,惠文君对于君上而言,绝非没有用,相反是可以倚靠的臂膀——正因如此,君上才把国政托付给惠文君。惠文君现在正在做的,正是能宽慰君上的事情……”
“是这样吗?”惠文君抬头问道。
“是这样的。”卫鞅肯定道,“君上也一定是这样想的,所以小人希望惠文君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没有用。”
“谢谢你安慰我,阿佯。”惠文君望向前方,望了很久。
卫鞅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觉得这个时候不应该打乱他的思绪,于是便静静地坐在旁边陪着惠文君。
惠文君望着下面成片的宫阙望了很久,握了握拳头为自己打气,突然激灵了一下转头,对卫鞅说道:“说到这个国政……就是这个国政啊!我可最是发愁了。”
“发愁?”
“你可能不太懂吧……”惠文君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全国的大事就这样‘哐’地一声全都堆到了你面前,而这些事都需要你一一处理——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办啊!我一条条地对着看着秦律,找人去问,可是根本看不懂,就和天书一样。”
卫鞅听着这样的描述,想到面前惠文君焦头烂额的样子,情不自禁笑了。惠文君,是这样有趣的年轻人吗?自己之前从未意识到。
不过这样的惠文君,任谁也很难见到吧!原来这个阿佯与惠文君如此亲密吗?
“爹爹不好麻烦,于是我就去找商君教我这些事情……”惠文君低着脑袋,嘟囔着。
惠文君请教自己?卫鞅一回想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但是那只是短暂的几次接触,他的应对颇为生硬,估计是没给惠文君留下什么好印象吧?
“对了,你觉得商君怎么样?”惠文君突然问卫鞅。
怎么你也问我自己咋样?
卫鞅不理解。阿佯应该根本没有见过商君本人才是。
“没见过,不知道如何评价,只是听说我和商君的面相似乎有些什么关系。”
没错,这时候当然应该装蒜。
惠文君道:“哦对,他们都说商君年轻的时候和阿佯长得一模一样——商君年轻的时候,人都说他英气的很,有你这么灰头土脸吗?”
“嗯……”
该说些谨慎的话呢?还是该调笑呢?
好在惠文君很快就打断了他的沉思:“不,我开玩笑的,我当然知道你是为了照顾爹爹才这么辛劳,没有那么英气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其实公允地说,你比商君有意思多了。”惠文君继续说道,“商君总是板着一个脸,看起来一副古板样子,我都不知道怎么和他搭话。如果商君如你这般知心,我不知道会好应付多少……”
你们父子俩都爱这样比吗?这什么毛病?卫鞅心中腹诽道。
不过卫鞅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很古板的人,惠文君因为生前的自己错误的接待方式,导致惠文君误解了自己的性格。这一点,也应该让现在的惠文君了解才对。
“商君很古板吗?”卫鞅问道。
“我见他,他就板着一张脸。”惠文君沮丧道,“我拿着书,都不知道该怎么问他,问了两个问题,就逃了,也没问出什么来……”
“惠文君与商君同为秦国封君,一起受封,根本就不该怕商君才对。”卫鞅道。
“但是,怎么说呢,商君毕竟是长辈……”
“小人以为,商君膝下无子,他对惠文君那副模样可能并不是古板或者不好聊天,只是不擅长应付如惠文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卫鞅试探着说着,“请恕小人失言。”
这是真心话,他确实一直不知道如何应对惠文君。之所以现在可以和惠文君如常交谈,是因为惠文君把他当成了同龄人。但如果在生前面对惠文君就未必了。
秦国未来的继承者,又封了君,而且是自己儿子辈的人,到底该怎么对待才好?
“是这样吗?不是商君古板?”惠文君问道。
“当然,这也是小人的猜测——看着我。”卫鞅突然道。他抓着惠文君的衣袖,试图将惠文君的注意力腾挪到他的眼睛这里来。
“啊?啊……”惠文君看向阿佯的眼睛。
“你觉得,这样的眼神,像……商君吗?”卫鞅问道。
“像,像极了!”惠文君忍俊不禁,“我总算明白他们为什么都说你像年轻的商君了。”
“怎么说?”卫鞅问道。
“在二十岁的脸上看到了四五十岁的模样。”惠文君答。
哦这个芯子的确是四五十岁,虽然说得没错但是怎么那么奇怪呢?
“可是,你想告诉我什么呢?”惠文君问道。
卫鞅问道:“如果商君如我这般,惠文君觉得古板吗?会觉得难以对答吗?”
“如果是阿佯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惠文君果断答道。
“惠文君去见商君的时候,想阿佯如何?”卫鞅提议道,“比如说,把商君换成阿佯的模样……”
惠文君刚想点头,又想起来了什么似的:“可是,阿佯不喜欢这样吧?不喜欢自己被联想到商君,我记得因为这个还和爹爹吵了一架。”
“阿佯不喜欢,但是如果能消解惠文君见商君的一些畏难情绪,那就没问题。”
根本不知道真正的阿佯愿意不愿意,但卫鞅却这样做出了承诺。
实在不行如果有机会见到本人道歉好了。
“仔细一想,这样虽然对商君有些失礼但是着实有趣。”惠文君嘿然笑道。
“还有,听宫中的传闻,商君完全就是一个律法痴,问一些秦律相关的问题让他解答,说不定就能打破他那层对惠文君拘谨的壳子。”卫鞅补充道。
宫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传闻。
但这句话是真的!卫鞅是一个律法痴——不然怎么会选择变法作为自己的终生志向。
“律法痴……真的好吗?”惠文君更乐了,“商君知道你这样说他吗?”
“反正宫人都这样说,商君不满就去找宫人去好了。”
没人这样说!根本就没人这样说!
这是卫鞅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就这样借着阿佯的口被吐了出来。
这个世界的商君知道吗?他还是永远也不要知道的好。
○本文中惠文君=秦惠文王=赢驷,本文中惠文君受封由来见本连载的第三章。
○这章从哪断开都不合适,所以写了四五千字就这样吧!
○打补丁:this惠文君在阿佯视角是在阿佯面前卸下所有心防的惠文君,会暴露出有些孩子气的一面,甚至对弟弟亦或是父母都不会露出这一面,因为那样会显得自己很不靠谱,作为秦国君位的继任者必须沉稳必须抗下一切——即使能抗下一切,对于一个十**岁的少年也是需要排解内心的一些心情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四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