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讲《八大人觉经》

第二个意思就是从临终正念的角度去说。身为一个净土的学者,非常关心临终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无有障碍,所谓的善终。为什么有些人临终的时候,他没有什么障碍,有些人他临终的时候,障碍重重?这跟你的福报很有关系。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我们好不容易所修行的福报。你福报越大,你临终的时候障碍越少。你提起正念就更容易。所以,从临终正念的角度啊,我们也应该少欲知足。把多余的福报,在临终的时候,释放出来,有助于我们提起正念。因为这两层意思,佛陀劝勉我们,我们应该过着一个少欲知足的生活,对我们很有帮助。当我们能够少欲知足以后,接下来要做什么事呢?看乙四,常行精进觉。就应该要精进。好,我们看经文。看第六面的经文。大家请合掌。

乙四、常行精进觉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催伏四魔,出阴界狱。

好,我们加以解释。这个精进,它的体性就是我们在断恶修善的因缘当中,能够勇悍,勇猛强悍,没有任何的退缩。这叫精进。在讲到精进的时候,佛陀先讲到为什么要精进。先说明修行精进的主要因素,它的理由在哪里。懈怠坠落。假设我们今天对于我们所修的法门,或者你是持大悲咒,或者你是念佛,或者你是修止观,你对你所修的法门啊,你是一种懈怠的方式,懒惰,懈怠,有时候做功课,有时候不做功课。那么你这样子的情况就是坠落。就很容易坠落到三恶道当中。

当然,大家就会问了,我只是懈怠,怎么就堕三恶道呢?这个地方,我们根据古德的注解加以说明。就是说,我们前面也说过,我们修行的起点,我们不是从一种清净光明的心中开始修行。我们修行的起点,是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就是说,我们在一种已经染污了很多很多烦恼和罪业的心中,从这个地方开始修行的。从这个地方去栽培你戒定慧的善根。换句话说,我们修行就好象是逆水行舟,你必须去抗拒你无量的烦恼跟罪业。抗拒的意思就是说,你不是进步就是退步。所以,我们现在是在一种通身烦恼和罪业的心中,开始启动修行。

那么假设我们今天没有这种精进的决心,你的修行的功德,一定被烦恼跟罪业所消灭。结果的时候,是烦恼跟罪业,强者先牵,它来主导我们的生命先到三恶道得果报。那么,我们今天所修的善根那,变成一个次要的实力,那可能是以后的因缘,才慢慢成熟。所以,你如果希望你今生的修行功德,临命终表现出来,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我今生的修行,我临终就马上看到效果,你如果有这样的规划的话,你应该要注意下面的话。常行精进,破烦恼恶,催伏四魔,出阴界狱。如果说,我们希望我们今天的念佛,要马上看到效果,那么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常行精进。你应该要以精进的决心,来破除我们心中的四种障碍。

这个破烦恼恶是个代表了。事实上,我们身心世界有四种魔障。那么在修善之前,修习福德智慧两种善根之前,当然破障,忏除罪障是一个重点了。我们生命当中的四种障碍:

第一个、烦恼障

就是我们内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会有很多负面的情绪。假设我们遇到了如意的境界,我们就容易生起贪,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就容易生起嗔,遇到中庸的境界,就容易生起痴。那么,这样的烦恼的躁动,使令我们修诸善根都不能够成就。所以,你要能令你佛号的善根,止观的善根啊,在心中产生强大的势力啊,调伏烦恼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你刚开始要在寂静的心中,栽培佛号,那么慢慢的佛号的势力强大以后啊,当烦恼活动的时候,印光大师说,不能念,要它念。烦恼不能断,要它断。你要提起你的佛号,来调伏你的烦恼。转念念佛。那么,你第一个工作就是对现行的烦恼,要加以折服。调伏现行烦恼,这是第一个。

你不能够再跟着情绪而转了,就是说你自己要做你自己的主人翁,你自己要做主。我现在的心要起什么样的情绪,是我作主,不是烦恼作主。那当然,你要作主,你就必须调伏它了。你要调伏它,你就必须有法宝。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我们平常所熟悉的法宝,烦恼一活动的时候,提起我们的法宝,消灭它。那么,这是第一个工作:烦恼障。

第二个、业障

业障有两个障碍,第一个是天魔。这个天魔就是鬼神障。就是说,我们可能前生啊,跟某一个有情众生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存在,那么对方刚好到鬼神道去了,那么他到天上去,他的福报很大,他也不会跟你计较,他到地狱去,他也没办法跟你计较。他要到鬼神那,这个问题就比较麻烦。因为鬼神世界,他有小小的神通,他看你修行,已经有资粮,有福报力了,他就跟你讨一些功德,可能会障碍你。所以,这个鬼神障的破除啊,就是持咒。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也劝勉我们念佛人那,要兼持大悲咒。破除鬼神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
八大人觉经
连载中妙音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