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摩诘经》「佛国品」里,有讲到一首偈颂,解释天人的境界说:「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欲界天跟我们人道一样,有男女、饮食、睡眠的**,同一桌吃饭,福报大的人,看到饭菜特别香美;福报少一点的人,就差一点。就像当初行布施,之后你升天,他也升天,大家同在一个法界,但是随各人施心之大小,所感得的饭菜却不一样,「随其福德,饭色有异。」为什么?福德力不一样,也就是各人的「影像相分」不一样。所以世间事的确是「万般皆是业」,都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境界。
这是说明「本质境」与「影像境」的不同之处。
下面讲到「自变自缘」,换句话说境界的本质,是从我们第八识变现出来的,然后前六转识又去攀缘,所以才说「万法唯识」,一切法不离开「识」。第八识变现「根身」和「器界」出来之后,第六意识去攀缘它,取到自己的影像相分;有时候我们看到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也不好,会接触到这些恶境界,实在不能怪别人,自己的福报问题,都是自己内心的活动──自己的业力把它变现出来、自己去攀缘它。这个在《唯识学》叫「自变自缘」。
再看这个图──「识、根、尘」,主要是以「识」为主,识是了别;但是「识」要了别,必需依止「根」,有「所依」的六根和「所缘」的六尘。也就是第八识把根尘变现出来之后,前六识依止六根、攀缘六尘,形成各种不同的生命现象。福报大的人根好、看到六尘也好;福报差的人根不好、看到的尘也不好,十八界很粗重。但是不管是好、是坏,就像是「束芦」,芦苇一样里面是空的,本性都是空的,完全是因缘业力的显现而已,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自体。
因此福报大的人根尘好,不是永远是好,当福报享尽了,就变成不好;福报差的人,也不是永远不好,只要肯努力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根尘也能够变好。所以一切法自性空,随着你所积集的善恶业力不断变化。有些人虽然福报大,一破戒以后,算命术叫「破格」(台语),生命就会不一样;虽然福报差一点,多积阴德,也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根、尘、识」十八界是自性空,都是由因缘来决定。这是讲到生命现象,不论是能了别、所了别,其实都是个人心识活动而显现的现象。
再看第二段「种类差别」。八识变现的方式有两种︰第一是「因缘变」,第二是「分别变」。先看因缘变:
一、「因缘变」:谓随因缘势力故变。即五八识随增上异熟因,即先业为缘,名言实种为因之势力,故变现境相。此境不借能缘之分别力,唯从自种因缘任运而生,有色心之实体实用,即性境摄。
这一段是从《成唯识论》里面摘录出来的。所谓「因缘变」,就是随着我们善恶业力的因缘所变现,这是「总说」。
再看「别释」:什么是善恶的因缘呢?即「前五识」跟「第八识」的相分,都是因缘变;『随着增上异熟因,即先业为缘』,「增上」是指强大的势力,我们造了很多业,有一个业的势力最强。什么是「异熟因」?指过去的善恶业力,是我们得苦、乐果报的助缘;而『名言实种为因』,我们的思想名言是主因;「名言」和「业力」的和合,就把境界变现出来,称为因缘变。
其实我们会在三界内、或者在三界外得果报,主要的因素有两个:第一个就是业力,你的资粮要够,譬如说我希望升天,如果善业力不够,也是不可能;其次心中的「愿力」,就是你的名言、思想。虽然你造了很多善业,但是你发愿不升天,下辈子还要来做人,也可以,就像西藏的仁波切,他们的资粮可以升天,但是他们发愿再来人间,继续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为什么?
「愿力」是主要因素,也就是希望。
佛法修学有「圣道门」跟「净土门」,以圣道门的角度来说,菩萨的行愿很重要,也就是你的愿力、菩提心、六波罗蜜资粮都很重要。我们看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注解,可以很清楚看到一个消息──净土法门是一种特别法门,蕅益大师说:
「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往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意思是说:我们希望往生到极乐世界、在莲华里化生,必须具足「信、愿、持名」三资粮,重点是:净土法门是他力门、果地教,强调「感应道交」,所以佛号念多少,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如果没有信愿,念佛对阿弥陀佛没有皈依的心、没有真实的通身靠倒,三心两意,一下子念佛、一下子又修其他法门,修了半天,内心还存着想要在三界得可乐果报。那么就算你佛号念到什么程度呢?「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力量有这么大啊,还是不能产生感应道交、不能往生,因为你没有信愿。
反之,一个人信愿具足,临终十念乃至一念,就算资粮很少,只是一句佛号而已,但是信愿坚固,「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还是可以跟阿弥陀佛大悲心相应。为什么?因为有真切信愿。这个法门实在是不容易理解的,因为全仗佛力,印光大师说的全仗佛力,它是佛力加被法门。佛陀的功德,本来就存在法界,你要跟佛陀的功德感应,就必须不断串习──对弥陀的皈依和往生的愿力。所以站在往生净土来说,「名言实种」就比较重要,必须要有愿力。总之,我们会在三界得果报、或是往生净土,就有这两个因缘:一个是「业力」,一个是「愿力」。这个就是「因缘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