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荣国公府来说,这本是平常的一天,不到中午,却被一队内官的到来打破了平静。
府里的老太君贾母连茶饭也没吃,歪在榻上只觉得心惊肉跳。
她的贴身丫头直给她抚背顺气,只捡着好话安慰:“老太太别着急,指不定是大喜事儿呢!”
眼巴巴等了会儿,墙角的自鸣钟响了一回,才听见外头起了些吵嚷,一个年轻媳妇子打帘子进来,笑道:“老祖宗在哪里呢,我要给老祖宗报喜。”
这年轻媳妇生得月貌花容,通身气派,行动间环佩作响,正是贾母的孙媳妇王熙凤。
她大步进来,正赶上贾母扶着丫头迎出来,惊得连声道:“老祖宗怎么倒迎我来了?罪过罪过!”
贾母搭上她的胳膊,一只手钳得紧紧的,“凤丫头,前头可通传过来消息了?”
“老祖宗别急,是好事儿!”熙凤亲热地拍拍贾母的手,转头眼风一扫,吩咐下人道,“你们先下去。”
众人只得退下,只留了贾母的贴身丫头。
熙凤奉着贾母坐回榻上,方悄声说:“内官来传宫里郑贵妃的口谕,说明儿贵妃传林姑娘进宫拜见。”
贾家也有皇妃,贾母的大孙女元春当年以女史选入宫中,前不久才封妃,内外皆以“贾妃”呼之。
不过这在郑贵妃面前算不了什么,郑贵妃久侍宫闱,圣眷不衰,膝下又有六皇子,连皇后也要让她三分。
就这样的人物,贾家往日想攀都攀不上。
今儿一道口谕从天而降,砸得阖府老少爷们晕晕乎乎。
贾母却皱起了眉:“好好的,怎么要传你妹妹?”
郑贵妃要传的这位林姑娘,正是贾母的亲外孙女,如今父母双亡,抚养在贾母身边,贾母爱若眼珠。
熙凤也知贾母最疼的就是这位林妹妹,所以在禀明贾母前并不敢大肆宣扬,听得此问,忙回道:“那内官说,郑娘娘见了咱们娘娘带回宫的省亲诗文,赞叹不已,又说林妹妹所作最佳,便要见一见真人。”
贾母想了一想,也不解其意,只得道:“能得娘娘召见,自然是好的,这就该准备起来了。”便叫丫头即刻将外孙女唤来,又叫人去前头传话,叫好生款留内官。
等那林姑娘来时,贾母正和丫头们开箱子找东西,见心爱的孙女来了,忙将她招到身边,见她生得纤袅,将将长成的花骨朵一般,不禁洒下两滴泪来。
这林姑娘小名黛玉,最是聪明灵巧的一个人,见外祖母哭了,忙问道:“外祖母,可是出了什么事?”
贾母将她搂在怀里,老泪纵横,只道:“我的玉儿啊……”
黛玉极少见她外祖母如此,心中又惊又疑,一面陪着哭起来,一面瞟向房内众丫头。
眼下外祖母如此伤心,丫头们脸上却不见有什么慌乱,一时倒叫她拿不准事态的严重性。
熙凤原是在外头吩咐管家婆子们做事,听得里头声息不对,忙进来看视,惊笑道:“老祖宗怎么了?瞧把妹妹吓的。”
一行叫人端水盆来,亲自拧了巾帕服侍贾母擦脸,一行将祖孙二人分开,把黛玉带到一边,低声说明了。
黛玉低头想了一想,细声道:“想来是老太太怕我在宫里言行失当,见罪于天家。”
便上去抱着贾母撒娇:“老太太放心,我明日入宫去,绝不多说一句话,绝不多走一步路就是了。”
熙凤也凑趣道:“是啊老太太,咱们又不是那穷酸人家,一辈子不知道宫门往哪儿开,别说是老太太和太太们,就是我也进过几回宫。妹妹最知书达理的一个人,不会出错的。”
贾母抚了抚孙女的头发,只是叹息不语。
午时一过,熙凤便陪着黛玉出门,丫头婆子们围随着上了车,熙凤的丈夫又和两个本家青年子弟骑马跟着。
熙凤这头还和黛玉说笑:“亏的宝兄弟跪经去了,他要在家里,定是要跟来的。”那头下了车,进了宫门,也屏声敛气起来。
两个宫女、两个小太监在前引路,都是不言不笑,肃穆得很。
黛玉虽秉性柔弱,幸好宫人们走得不快,倒还跟得上。
一路到了一座宽敞的宫院,两个年纪稍长的执事宫人下了台阶,执了黛玉的手略一打量,笑问道:“可是林姑娘么?”
黛玉见她们举止不俗,轻言细语,心中便添了几分好感,微一垂首,“我便是。”
二人挥退了引路的小宫人,引着黛玉和熙凤入了正堂。
进得门来,先是有股轻柔的暖香扑面,不知是什么香,香里透着点甜,甜里透着点涩,又见一宫装美女坐在屏风前,那屏风上是一副孔雀图,彩羽辉煌,神气活现。
这美人不必说,便是郑贵妃了。
黛玉暗忖道,谁知往日我竟坐井观天了,天下还有这样的美人。
再一看身边的熙凤,这嫂嫂原也是神妃仙子一流的人物,如今竟也相形见绌起来。
两人依礼拜见过,郑娘娘便叫上前来,先对熙凤笑道:“往日咱们也是见过的,不必拘礼。”又拉了黛玉的手,细细打量,眼中异彩连连,喜道,“好标致的丫头!这样的年纪,又有这样的才学,何愁不是当朝的文姬、易安呢!”
旁边的宫人也道:“真个是少有的姑娘呢!模样标致也就罢了,这举止也另是一样。”
说得黛玉羞得垂下头来。
熙凤陪坐,冷眼瞧着,郑娘娘似是很喜欢黛玉,拉着说了半日的话,考较过学问还不算,又叫研墨铺纸,看黛玉写了一回字,自己兴致上来,还画了两笔画儿。
至于黛玉答得如何,倒不是她能说得明白的了。
她在娘家时原不识字,还是出嫁后对着账本子认了几个字,勉强不是睁眼瞎罢了。
黛玉和郑妃倒很说得来。黛玉的父亲原是探花,郑家更是累代科第,文风鼎盛,两家对女儿的教养都很精心,几与男子无异。
郑妃只和黛玉交谈片刻,心里就有了底。
她心中满意,一面叫人摆点心招待客人,一面给心腹女官秋翡使了个眼色。
秋翡会意,一径出门往皇子皇女们读书的外书房来。
都不用进门,隔着窗户,就看见师傅不在,六皇子徒英手里拈着笔,魂儿却不知飞到哪儿去了,半天没写一个字。
他的两个伴读在旁边打闹,嬉笑声不绝于耳。
徒英只是充耳不闻。
秋翡看不过眼,出言劝道:“两位小爷消停些吧,好歹这是在学堂里,仔细师傅见了打手板子!”
两个伴读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一抖。
见是秋翡,徒英忙起身:“秋翡姑姑怎么来了,可是母妃有什么话么?”
秋翡将他上下一看,只觉得天底下再没有这样整齐的小伙子,笑道:“是喜事儿。”
徒英一见她脸上笑成这样,又这样说话,就知道大概又是那事,顿时没了好气。
“我上次不是说了么!要一个……”
“要一个才貌双全,当世才女!”没等他说完,秋翡便截口,面上还是喜气洋洋的,“好叫六爷知道,娘娘已经找着了。”
“不可能!”徒英不可置信。
秋翡笑道:“六爷说什么呢,为了你一句话,娘娘不知费了多大劲,才找了这么个人来。我和你说,这回这个姑娘真是好,保你满意。”
徒英有苦说不出。
他说要一个才貌双全的当世才女做妻子,不过是被逼急了,说出来为难他老娘的。
实则在他心里,女人都是麻烦精,他才不想娶什么老婆呢!
秋翡催促了几遍,徒英眼看躲不过去,只得磨磨蹭蹭跟着去了。
他还怀抱幻想,若是老娘糊弄他,找个差不多的大家闺秀来跟他相看,他一定不能屈服,一定要找个时机揭破!
待进了凤仪宫,徒英一眼就看见有两个生人,一个年长些,做妇人打扮,大概是今天的陪客,一个年幼些,被他母亲拉着手。
徒英目不斜视,先与他母亲行礼。
郑妃看了儿子一眼,对黛玉笑道:“他比你大一岁,你就唤他‘六哥’吧。”
黛玉听她如此说,只得上前见了一礼,声若蚊蝇,唤了一声“六哥”,两颊腾的飞起两团红云。
熙凤在旁瞧见,方知郑妃打的是这个主意,眼珠子险些瞪出来。
早知是要来和六皇子相看,该好生打扮一番的!
徒英本是不耐烦,听了这一声轻轻软软的六哥,心头就好像被挠了一下,一抬头,不由呆住了。
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前这小姑娘,生得跟画上的小仙女似的。
就连喘气声大一点儿,都怕会惊着了她。
黛玉半垂着脸,偷眼瞧他,见他身形挺拔,衣着简素,眉眼格外有神,看得人心里发慌。
“人家叫你哥哥,你也该回一声妹妹才是。”
郑妃将这一双小儿女的反应收在眼里,心中一笑,出言提醒儿子。
徒英本是极有主意的人,原不肯轻易放下身段,此刻还处于初见小仙女的震撼中,竟真的依言一揖到底。
“妹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1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