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开科举殿前御试,橘为枳溯本归源。

“不知温公子此次来洛阳是否意在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呢?”长公主美眸轻抬,视线落在温玠身上,轻声问道。

温玠微微颔首,语气坚定地回答道:“处边境之远,应护万民不受外敌侵扰;居庙堂之高,当为(三声)世人效仿往圣先贤。在下不才,但亦有报国之志。此次前来洛阳正是希望能够通过科举之路,一展才华,为国家尽一份微薄之力。”

长公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微笑着说道:“如此甚好,温公子心怀天下,实乃难得。那本宫就在此以茶代酒,预祝温公子金榜题名,前途无量。”

韩玉凝见状,也连忙举起手中的茶杯,向着温玠微微示意,:“祝温公子得偿所愿,一举成名。”

温玠感激地看了一眼长公主和韩玉凝,然后双手举杯,仰头一饮而尽,豪迈地笑道:“多谢长公主殿下与韩小姐,温玠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各位的期望。”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自信和决心。三人相谈甚欢,已至酉时才各自离去。

待韩玉凝和如兰回到府中,韩元直早已等候她们多时。见到韩玉凝一身男子打扮,便开口询问道:“凝儿何故晚归?”韩玉凝不敢隐瞒祖父,只得简略了一些细节,答曰:“今日遇到了一位饱读诗书的公子,相谈甚欢,所以忘了时辰,祖父勿怪。”韩玉凝有意掩藏与长公主之事。韩元直向来疼爱这个孙女,见她已然认错,便也不再追问。“给你留了饭菜,用后早些休息。”“多谢祖父。”韩玉凝向韩元直道谢后便拉着如兰向庖屋走去。身后韩元直的声音再次响起:“圣上钦点我为会试陪审考官,明日祖父不在府中,你照顾好自己。”闻此言韩玉凝顿了一下脚步,韩元直为人素来刚正不阿,若温玠确有真才实学,必一举得中。

“科举考试第二场,会试开始,请各位考生入场。”随着考官的声音传来,只见三千名来自各地的学子如过江之鲫一般涌入考场,十年寒窗,只为今朝。

韩元直寅时便出发前往考场。待韩玉凝醒来时,早已不见祖父踪迹。韩玉凝和如兰换了装扮,向考场而去,她也想看看温玠最后的名次。

待韩玉凝和如兰抵达考场,考试时间已经过了大半。韩玉凝的目光还在寻找温玠的身影,只见主审官手持夹带走到韩元直面前,小声耳语几句。韩元直望向那两位考生的,对他吩咐道:“暂且将那二人扣下,待我禀明圣上,再做处理。”主审官领命带人将二人扣下,其中一人正是温玠。韩玉凝看到温玠遭此变故,心有疑惑,悄悄询问侍卫后方知他二人考场夹带,但又不确定到底是谁,故而将其一同收押。

揽月殿内,萧疏韵把玩着一枚棋子,她已于几日指使朝廷六部中的心腹之人,让他上书提及选驸马一事。“禀公主,圣上已经采纳了的方刺史建议,让三国使臣比试骑射之术。”长公主听见暗卫的话语,稍稍松了口气,看来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方刺史是她母族旧人,在圣上心中颇为份量。这回若非形势所迫,她也不愿动用这张底牌。长公主挥手示意暗卫退下。然而,暗卫似乎有些迟疑,并没有立刻离开。"还有何事?"长公主语气平静地问道,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暗卫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在考场外发现了韩小姐的身影,殿下要不要请她入宫一叙,我看殿下那日与她相谈甚欢。”“不用了,你且退下吧。”随即想到什么,又开口道:“吩咐芷儿请韩小姐入宫一叙。”“诺。”暗卫领命离开。

眼见温玠被人带走,韩玉凝无计可施,只得在场外焦急等待韩相,一位穿着青色绸衫的宫女走过来向她低声道:“奴婢芷儿,见过韩小姐,长公主请您入宫一叙。”‘莫不是长公主也在打探考场的消息?’韩玉凝心念至此,便随宫女而去。

韩玉凝跟随着宫女穿过一道道回廊,来到玉漱宫前。走进宫殿,韩玉凝看到长公主端坐在椅子上,手里漫不经心地敲打着棋子。韩玉凝走上前去,行了个礼,轻声说道:"见过长公主。"长公主微笑着放下手中的书,看着韩玉凝说:"不必多礼,过来坐吧。"

韩玉凝谢过长公主,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长公主打量了一下韩玉凝:"听说你今日也去了考场,可有趣事发生?"韩玉凝稍作迟疑还是将考场发生的事复述一遍告知长公主。看着她一脸担忧的样子,长公主打趣道:“何故如此担心温玠?莫不是玉凝心系于他?”韩玉凝连忙否认:“长公主误会了,只是觉得温公子颇有才学,无辜受累,着实令人惋惜。”长公主听闻她的回答,脸色露出些许微笑,不过很快又掩饰起来,并未让韩玉凝觉察到。

“本宫这里有些淮南进贡而来的甘橘,端些来赠予玉凝一起品尝。”长公主说完,看向芷儿微微眨了一下眼睛。“多谢长公主。”韩玉凝回礼道。一会儿芷儿便端着两盘样貌相似的橘子分别放在长公主和韩玉凝的桌案。韩玉凝剥开一瓣橘子放入口中,味道又苦又涩,但又怕失仪,只能咽了下去。看着韩玉凝难以下咽的模样,长公主开口询问道:“是橘子不合口味吗?”“回殿下,略苦。”长公主听闻她的回答,拿起自己身边的一瓣橘子放入口中道:“甘甜可口。”看着韩玉凝略带疑惑的目光,长公主道:“张口。”韩玉凝并未多想,微起朱唇,长公主手里的橘子便放入她的口中。橘子的味道中夹杂着长公主手指的柔软,果然,甘甜可口。“甜吗?”长公主问她。“回殿下,是甜的。”“那玉凝刚才何故说是苦的?”长公主看似是在问韩玉凝,目光却看向芷儿。

芷儿慌忙跪下答曰:“回殿下,今年淮南进贡的柑橘数量不够,所以圣上又下令在淮北调来一批枸橘,二者形状相似难以分辨但味道大有不同。”“起来吧,这倒也不怪你。”长公主淡淡开口。‘淮南为橘,淮北为枳。’韩玉凝蓦然想到什么,起身施礼,拜别长公主,匆匆离去。芷儿看着韩玉凝离去的身影问道:“公主如此提点韩小姐,可是想拉拢韩相与冯大将军?”长公主看了芷儿一眼答曰:“也不尽然。”

相府中,韩元直正手持两篇策论反复观看,见韩玉凝归来,便将策论放置一旁。沉声道:“凝儿回来了。”韩玉凝向韩元直施礼后便坐下,答非所问道:“祖父可是为今日考场之事忧心?”韩元直闻言一愣,随即笑曰:“看来凝儿今日是去考场了,不知你昨日所说的那位饱读诗书的公子可是在考生之列?”韩玉凝闻言知道韩元直误会了,将话题转移,继而说道:“今日在长公主府中吃了两个长像相似的橘子,一个甘甜可口,一个又苦又涩。祖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韩元直闻言笑曰:“南橘北枳,大同小异,凝儿想必是误食了枸橘,但只要追本溯源,便能明辨。”言罢,韩元直微微一愣,继而大笑。困扰他一日的疑惑,豁然开朗,于是当夜遣派亲信查探二人籍贯,果然大有所获。

次日,朝堂之上。明宣帝萧崇端坐于龙椅,开口问道:“韩卿,昨日考场之事可有定论?”韩元直出列,恭声答道:“回圣上,老臣昨夜仔细翻阅两名考生的策论,已有大致结论。恳请圣上传两位考生当堂对质,由圣上亲自考问,以才学定高下,如此方能令天下学子信服。”“准。宣二人入殿。”“晋州考生张威,泸州考生温玠,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免礼,平身。”明宣帝声音威严,而后示意韩相,开始审问。

韩元直沉声道:“两位考生可是温玠、张威?”温玠、张威立于朝堂左右,齐声应道:“回大人,正是考生温玠/张威。”“本官今日当殿考校尔等才学,你二人以雪为题,各作诗一首,呈于御前。”明宣帝对身边内侍道:“取笔墨予他二人。”待二人诗成,韩元直当庭诵读。

考生温玠

西风吹絮伴梅开,江南从未有此白。

明朝画堂染素烟,乱云揉碎落人间。

考生张威

纷纷飞雪一片白,落入千门万户来。

今朝有幸殿前试,三尺金榜题我名。

待韩元直分别念完二人的诗句,高下立判。韩元直继而说道:“臣连夜让人赶赴二位学子的故园,据悉,考生温玠素有贤名,常有笔墨流出为人所传颂,而张威虽默默无闻,却是户部侍郎的族弟。”韩元直言尽于此,不过明宣帝心中却已经明了。

“宣户部侍郎入殿。”当户部侍郎入殿后,看见殿内跪倒在地的张威,已经明白考场舞弊一事暴露,随即跪下请求明宣帝开恩。

明宣帝目光转向户部侍郎,沉声道:“念在你为官多年,略有微功,罢官还乡吧。”户部侍郎赶忙叩头谢恩。明宣帝接着说道:“考生温玠,确实才学过人,此次遭逢冤屈,补缺户部侍郎一职,日后再立功劳,另行封赏。”温玠闻此喜不自胜,忙跪地谢恩。“若无其他事,退朝。”

退朝后,温玠快步追上韩相,表达谢意。韩相笑曰:“是长公主托玉凝在旁指点,老夫才能还你清白,温侍郎不必言谢。”温玠闻言,对着宫门跪拜,以感谢长公主,随即再向韩相一拜,以示尊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长公主她罪不至死
连载中封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