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长乐宫中宴百官,试问谁敢犯帝颜?

南唐建安十九年腊尽之日,明宣帝于无极殿内设盛宴,长公主选婿之典,正式启幕。

科举事毕,明宣帝特赐恩旨,允温玠与韩元直同坐于下首。

明宣帝举杯,语诸臣子曰:“今夕除岁,寡人于宫中设宴,一为饯别旧岁,二为公主选婿。”诸臣子皆举杯应道:“谢圣上,祈圣上万岁千秋,国祚昌隆。”明宣帝闻之,面露悦色。言讫,明宣帝示意太监宣旨。

太监领命后,细长的声音随即而出:“宣三国使臣觐见。”

太监的声音落下,三位使臣入殿。“西秦/北魏/东瑜使臣参见南唐皇帝陛下。”

"请起身落座。"明宣帝看着眼前的三位使臣,缓缓说道。他的声音不大,但却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威严。

三位使臣相互对视一眼,纷纷站起身来,向明宣帝行了一礼,表示感谢。然后,他们按照顺序依次坐下。

待三国使臣谢恩完毕,各自安坐之后,明宣帝再次开口:"诸位此次前来,可是都为了迎娶我朝公主一事?"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使臣的脸,眼神中带有审视。而那三位使臣则毫不犹豫地齐声回答道:"正是如此,我等皆是奉国君之命,特来替国君迎娶贵国公主。"

听到这里,明宣帝的脸色微微一变,露出了为难的神情。他皱起眉头,沉默片刻之后方才接着说道:"虽然寡人身为一国之君,但却仅有这一位公主。实在不知道应当将她嫁入哪国才好。"言毕,目光环视三位使臣,最终将目光落在方刺史的身上。

正在三位使臣尚未拿定主意之时,早已上书明宣帝并得到明宣帝准确回复的方刺史出列答曰:“陛下,臣有一策。”明宣帝见方刺史出言,故作吁兮道:“何策?”

“文可观其风,武可见其骨。前些时日,科举考试为我南唐选取良才,那今日不如校场骑射,为长公主择婿。”方刺史言罢,退回座位。

明宣帝闻言道:“文治武功,二者缺一不可。今日便依方刺史之见,校场骑射择婿。三位使臣可有异议?”只见北魏使臣率先开口道:“南唐陛下圣明,本使并无异议。”随即将目光看向还有犹豫的东瑜和西秦的使臣出言讽刺道:“尔等若是不敢比试骑射,便早些认输。”其他两国使臣见北魏使臣,如此猖狂,却也不能落了各自国君的颜面,只能答应。

明宣帝随即下令让人于校场设下箭靶后高声道:“请三位使臣入场比试。”

北魏使臣面带骄横之色,策身上马道:“论骑射,尔等可是我北魏的对手?”

与此同时,另外两名使臣相互对视一眼,相继纵身策马而去。

只见校场之上,北魏使臣引弓,连发两箭,皆稳稳射中靶心。反观东瑜、西秦两位使臣,其中一位三箭均脱靶,另一者则是拉开弓,正欲射出第三箭时,却被北魏使臣以空弦惊扰马蹄,箭出脱靶。胜负已分,西秦使臣大怒道:“何故惊扰本使坐骑?”北魏使臣笑曰:“兵者诡道也,若他日战场相见,难不成我还要知会秦使一声,吾来取汝性命乎?”言罢,射出第三箭,正中靶心。魏使臣确实极擅骑射之术,明宣帝见状,示意三位使臣入座。

“南唐皇帝陛下可要如约将公主嫁到我北魏。”北魏使臣入座后,便迫不及待出言道。明宣帝笑曰:“北魏使臣箭术卓绝,寡人自会遵守约定,将公主嫁于魏帝。”正要吩咐内侍拟旨,却被一道声音打断。“陛下不可。”

韩玉凝随韩元直入宫后不久,便又被长公主请入揽月殿。“此次可不会再有柑橘给你了。”韩玉凝闻之微微一笑,答道:“只望公主莫再让臣女食枸橘即可。”

“不知道宴会如何了。”韩玉凝接着淡淡开口,语气中却还有些许担忧。

长公主闻言笑曰:“本宫早已让人将那日百香楼一事散播于各位大臣的耳里,成与不成,皆由命定。而且,是本宫联姻,又不是你出嫁,何故担忧?莫不是舍不得本宫?”韩玉凝闻言稍愣,心中暗道‘这人怎么每次见面都有打趣自己,初见时那个冰冷清贵的美人去哪里了?’长公主见她不语,只得无奈道:“放心,本宫已经差人时刻打听,稍后便会有消息传来。”“北魏与南唐相邻,臣女担心若是北魏使臣若对此次联姻的结果不满,会兴兵犯境。”“为本宫一己之私,若使两国刀兵相见,着实有愧,若那时北魏犯境,本宫会亲至边关与将士同生共死。”长公主看向韩玉凝的眼神,无比坚定地回答道。“若真有那一日,玉凝愿与殿下共同进退。”长公主闻此言有些触动问道:“戍边卫国本就是身为皇室之人的职责所在,玉凝为何舍身相陪?”韩玉凝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回答长公主的问话,伸手整理了一下耳边乱掉的秀发,还有她那颗已经乱掉的心。

“陛下不可。”明德帝与魏使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五品大臣出列,高声奏道:“陛下切不可将长公主嫁与北魏。”明德帝看向那位大臣,沉声道:“何出此言?”

那位五品大臣在朝中正直且刚烈,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他直面明德帝,不卑不亢道:“臣得知,北魏使臣前几日在我南唐国都百花楼内行为放纵,且以国力相胁,威逼我南唐子民。若陛下今日退一步,将一国公主嫁与北魏,那么明日就要将城关拱手相让。”

明宣帝闻言怒不可遏,看向北魏使臣问道:“可有此事?”北魏使臣惶恐,连忙跪下答曰:“回南唐皇帝陛下,绝无此事。”明宣帝素知那位大臣的为人,绝不会无的放矢,正犹豫不决时,温玠从位子上起身与那大臣并列道:“臣温玠有本启奏。”看着这位自己亲手提拔上来的青年才俊,明宣帝稍稍压制了一下心中的怒火问曰:“温卿何事?”当北魏使臣看清温玠的容貌之时,彻底心灰意冷。“启禀圣上,臣于科举考试前见过这位北魏使臣,见他出言侮辱我南唐,臣还与之理论了一番,现在民间流言四起,人心惶恐。”待温玠说完,明宣帝拍案而起,怒斥道:“好一个北魏使臣,先是大放厥词辱我南唐,如今却又不敢承认,此等反复无常之国怎可配我南唐公主?来人啊,把他给寡人请出去。”左右侍卫领命后便架起北魏使臣,向宫外而去。

“南唐皇帝,你竟敢如此对待本使臣,待我回朝后,必会如实禀告吾皇,你就等着承受吾皇的怒火吧。”北魏使臣的声音愈来愈远,最终消散于大殿之上。

待北魏使臣离去后,有大臣向明宣帝进言,提议将公主嫁与其余两国中的一国。明宣帝大怒道:“北魏使臣品行不端,表里不一,心怀叵测,朕怎能仿效魏使,做出一女嫁二夫之事?”见明宣帝如此震怒,殿内无人再敢多言。

揽月殿内,芷儿将无极殿内打探的消息呈报给长公主。韩玉凝那颗忐忑不安的心总算安定下来,她看向长公主,道:“如此看来,便是魏使无礼在先,即便此次徒劳无功,他们也必然无话可说。”长公主看向韩玉凝,道:“未必会如此顺利。”韩玉凝正欲继续追问,揽月殿外突然传来一声通报:“太子殿下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长公主她罪不至死
连载中封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