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的灾情在楚藏楠近乎搏命的努力和陆挽远在京城的暗中调度下,总算没有彻底崩溃,
如同一个垂死的病人,勉强吊住了一口气。
但朝堂之上的风波,却并未因此平息,反而因暂时的僵持而暗流更急。
杜松年一派虽未能一举将楚藏楠置于死地,却也成功剥夺了他的钦差身份,将其困在淮安那个烂泥潭里。
他们的目光,重新聚焦到京城,聚焦到那个隐藏在深宫、却始终搅动风云的源头——陆挽身上。
扳倒楚藏楠只是手段,真正的目标,始终是这位权倾朝野的司礼监掌印。
这一日,京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寒意渐浓。
一封来自江南的密信,通过鹰司的渠道,悄无声息地送到了陆挽的案头。
信是皇商梦玖川亲笔所写,言辞隐晦,却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
杜党正在暗中搜集陆挽
“勾结外臣、贪墨宫帑”的证据,其中一条线索,似乎指向了城南的“玉春楼???。
玉春楼,京城最负盛名的青楼之一,销金窟,也是各路消息交汇的暗桩。
陆挽看完信,指尖在“玉春楼”三个字上轻轻一点,烛火映照下,她的侧脸轮廓分明,看不出喜怒。
她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火焰将其吞噬,灰烬飘落。
“备车。”她淡淡吩咐,“去玉春楼。”
一旁侍立的小太监吓了一跳,以为自己听错了:
“祖宗…您是说…玉春楼?”那可是妓院!堂堂司礼监掌印,内相之首,去那种地方…
陆挽一个眼神扫过去,冰冷如刀,那小太监立刻噤声,躬身退下准备。
夜色渐深,秋雨未停。
一辆看似普通、实则内里布置精良的马车,悄无声息地驶出了皇宫西华门,融入了京城的夜色和雨幕中。
马车前后,各有几名便装打扮、眼神锐利的鹰司好手护卫,如同幽灵般穿梭在湿漉漉的街道上。
玉春楼前,依旧是灯火辉煌,丝竹管弦之声透过雨声隐隐传来,带着一种醉生梦死的暖意。
门口迎客的龟公见多识广,见这马车虽不华丽,但护卫气度不凡,心知来了贵人,连忙堆起笑脸迎上。
车帘掀开,先下来的是一名面容冷峻的年轻男子(秦知复易容相伴),
随后,一只骨节分明、戴着墨玉扳指的手伸了出来,搭在仆从的手臂上。
接着,一个身着玄色锦袍、穿着墨狐皮大氅的身影缓缓下车。
来人面容白皙,五官清俊甚至带着几分阴柔之美,但眉宇间那股久居上位的威压和冷冽,却让见惯了达官显贵的龟公心里一突,不敢直视。
“这位爷…里面请!里面请!”龟公连忙躬身引路。
陆挽微微颔首,目不斜视地走进玉春楼。
秦知复紧随其后,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大堂,将潜在的风险尽收眼底。
玉春楼内,暖香扑鼻,与外面的凄风冷雨判若两个世界。
大堂里觥筹交错,男女调笑之声不绝于耳。
陆挽的出现,引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
她这身气度太过独特,既非寻常富家公子,也非一般的官员,那种介于阴阳之间的俊美与冷冽,带着一种致命的吸引力与危险性。
老鸨闻讯赶来,她是个四十岁上下的美艳妇人,风韵犹存,眼神精明。
她一眼就看出陆挽绝非寻常人物,连忙挥开围上来的莺莺燕燕,亲自迎上:
“哎呦,这位爷面生得很,真是贵客临门!快请楼上雅间!不知爷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我们这儿的姑娘,琴棋书画,各有千秋…”
陆挽淡淡打断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周围的嘈杂:
“听说你们这儿的柳烟儿姑娘,琵琶京中一绝。”
老鸨脸色微微一变,随即笑道:
“爷好眼光!烟儿确实是我们这儿的头牌!只是…???儿这几日身子不适,怕是不能伺候爷了…”
柳烟儿,正是梦玖川密信中提到,可能与杜党搜集证据有关的关键人物。
陆挽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似笑非笑:
“是吗?巧了,我略通岐黄,正好可以给烟儿姑娘瞧瞧。”
说着,她不等老鸨反应,径直朝楼上柳烟儿通常所在的厢房走去。
老鸨想拦,却被秦知复一个眼神制止,那眼神中的寒意让她瞬间僵在原地。
推开精致的雕花木门,一股淡淡的药香混合着女儿香扑面而来。
厢房内陈设雅致,琴案书架俱全,不似妓院,倒像大家闺秀的绣房。
一个身着素白衣裙的女子背对着门口,正在调试一把紫檀琵琶。
听到门响,她受惊般回过头来。
只见这女子约莫十**岁年纪,眉眼如画,气质清冷,脸色有些苍白,果然带着病容,但更添几分我见犹怜的风致。
她看到陆挽,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下意识地将琵琶抱在怀里。
“你是…”柳烟儿的声音如同她的琵琶音色,清冽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陆挽不请自入,反手关上门,将秦知复和老鸨都关在了门外。
她踱步到房中,目光扫过四周,最后落在柳烟儿苍白的脸上。
“柳姑娘不必惊慌。”
陆挽的声音放缓了些,却依旧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听说姑娘琵琶绝妙,特来聆听。顺便…看看姑娘的病。”
柳烟儿抱紧琵琶,戒备地看着她:
“我…我今日不见客。公子请回吧。”
陆挽却自顾自地在桌边坐下,拿起桌上的一个空茶杯把玩着:
“姑娘这病,是心病吧?或者说…是被人逼出来的病?”
柳烟儿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陆挽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看向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