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真正的对立阵营

周一晚上,温馨下班回到家,钥匙一转进门,扑面而来的就是一阵热腾腾的饭菜香。

和往常一样,厨房里灯是开的,郁禾安穿着围裙,正低头把最后一道糖醋小排装进盘子,听见她的声音也没回头,只淡淡说了一句:“洗个手,饭好了。”

温馨站在玄关,愣了几秒,眼圈忽然泛红。

饭桌上铺了餐垫,碗筷整齐地摆着,菜比平常多了一倍。蒜蓉小龙虾、粉蒸肉、青菜豆腐汤,还有她最爱吃的蛋黄焗南瓜,甚至还摆了一瓶红酒,是她常说“这个一定要等到生日再开”的那一瓶。

中间是摆好的草莓蛋糕,一看就是附近她常买的那家店的招牌款。

郁禾安终于抬起头看她,语气自然得像每年都这样过:“生日快乐。”

温馨没说话,走过去轻轻坐下,过了很久:“谢谢。”

“不用。”

温馨咬了咬唇,低下头去,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拿起筷子。

饭桌上两个人像往常一样说些轻松的话。温馨说办公室里今天点了个奶油蛋糕,全体一起唱了生日歌,挺热闹的;郁禾安说他项目的中期做数据分析改了多少多少次,上司像在掐着表倒数他们累死的日子。

没有争吵,没有翻旧账。连语气,都是那种熟悉的、带点调侃的轻松。

吃到一半,手机“叮”一声,闻青青发来语音:“温馨宝宝,生日快乐!等我从上海回来一定补请你吃饭!爱你哟~”

接着陆续跳出好几个信息,是朋友们发的祝福、快递提醒、蛋糕券,还有远在国外的大学室友凌晨发来的视频。

温馨回着朋友们一条条的祝福,转头看了郁禾安一眼,他正替她剥虾,指尖熟练得像做了无数次。

饭后他洗碗,她把客厅收拾了下。然后两个人窝在沙发上看了一集她前两天落下的综艺,也没有特别黏糊,也没多余的亲昵动作,像极了无数个平凡的晚上。

一切都正常得几乎不像刚刚经历过一次小型情感地震。

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心里那道裂痕还在,没消失,只是暂时被生活按下了“暂停”。

从那天起,他们好像又回到了日常节奏里。早上他先起床泡咖啡,她会在镜子前化妆时顺手调侃他头发乱;晚上她加班,他就会留下热饭;她周末要加班,他就坐在书房上回邮件。

没有谁再提那个夜晚,没有谁再提“以后”。每个人都埋头在自己的轨道里,忙碌而规律地转动着,像两个再熟悉不过的齿轮。

可正因为太默契了,才显得更沉默。

郁禾安看得出温馨刻意的温顺——她会更快速地回应他消息,经常加上很多表情,语气词也多了很多,有时候会刻意早回来一些为了给他做饭,生活中时不时给他一些小礼物作为小惊喜。但那种主动更像是补偿,不是自然而然。

而温馨也感受得到郁禾安的“让步”——他不再提“结婚”,不再问“以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在夜深时问她“我们会不会一直在一起”。

他们都在退,让彼此可以呼吸。

但这并不代表问题解决了,只是藏起来了,藏在一个“等忙完这个月”的借口里,一个“最近工作太满”的理由里。

藏在那些饭后洗碗的沉默、深夜两个人背对着睡着时肩膀若即若离的距离里。

他们依旧相爱,可也越来越像两个在桥上擦肩而过的旅人——对方向还有执念,可脚步却不自觉地慢慢走岔了。

北京开始变得越来越冷,风像刀子一样往脖子里钻。温馨最近经常穿着长呢子大衣加围巾下班,每天都像被生活用力卷了一遍后,才能踩着疲惫回家。

这段时间,王志远手上一个项目临近收尾,临时调温馨一起去客户那边盯几个法律细节。王志远说:“你盯得细,我放心。”

晚上回去得晚,郁禾安还没睡,沙发边放着她喜欢的桂花糕,是附近新开的那家甜品店。

温馨站在门口,脱下围巾,忽然问:“你是几点回来的?”

“八点多,你那边不是说要去国贸和客户对一下?”

她“嗯”了一声,没再说话,坐下,吃了几口点心。

她能感觉到,郁禾安还是关心她的,只是那份关心,好像也在小心翼翼地避开深水区,不再往“你今天累不累”之外走半步。

几天后,郁禾安那边项目有新资金推进,他和团队开始忙到深夜。温馨打了个电话,他在会议室外接起,压低声音:“我这边还要一会儿。”

“我知道,”她声音也低,“就问问你什么时候回家。”

电话那头愣了几秒,然后他笑了笑:“你是不是今天有点不开心?”

“没啊。”她停了停,“就有点冷。”

“回家了记得开空调,我很快回。”

“嗯。”

温馨最近明显感觉工作节奏变了。

原本只是跟王志远跑跑外勤、改点合约细节,但随着年底项目收口,她被临时抽调进了一个法律与投资交叉的小组,协同对接包括风投、并购、尽调等复杂流程。她知道,是王志远在“锻炼”她。

项目负责人是总部法律部请来的外部顾问、合伙人律师——陈灿,女,三十多岁,利落强势,在合约细节上几乎不留情面。

陈灿看了她第一次提交的对赌条款草稿后,没抬头:“你这部分是按谁的逻辑来的?”

“是之前王总给的参考模版。”

“模版是模版,交易不是教科书。”她头也不抬,“你再过一版,把B轮时间节点和估值底线逻辑重新捋一下。你如果不熟,可以让财务那边再拿一份模型给我。”

“好的,我去要。”

王志远路过,拍了拍她肩:“别紧张,陈灿刀子嘴豆腐心。”

与此同时,郁禾安那边的风投团队,也进了年末关键拉融资阶段。

一个新项目在谈判初期突遭波折,对方公司估值临时上调,团队想保守观望,郁禾安却认为时机一旦错过,下轮就没有主导权。他连着几晚没回家,在办公室和主数据分析师傅程吵了两次。

几天后,温馨跟着陈灿、王志远一起参加一个投前尽调会。

项目是一个AI医疗方向的,要做的是B轮融资后并购一家海外专利持有公司。总部非常重视这个项目,投后路径复杂,陈灿要求必须在法务上一步步踩稳,不能出错。这个项目要是做好,她算是真正的在公司立住脚了,不再是什么‘关系户’。

她提前拿到资料,扫了一眼投资人列表,眼神一顿。

清扬资本,LP:城珀基金。项目负责人:郁禾安。

她盯着屏幕上的这几行字,心跳仿佛漏了一拍。

“温馨,后面这部分交给你盯。和对方的资金代表提前对一下尽调重点,尤其是知识产权那部分。”陈灿头也没抬地交代。

温馨点头:“好。”

她在心里迅速捋了一遍逻辑链条——这个项目,她们是证券公司做FA顾问和并购法务,而郁禾安那边是潜在领投方的风投代表,等于他们俩现在站在这场交易桌的两侧。

等她整理完资料准备开会,刚踏进会议室,就看到郁禾安也正坐在长桌对面——穿着西装,神情冷静,正低头翻资料。

他先看到她。

一瞬间,两人都有些怔住。

温馨快速收回目光,坐到自己位置上。王志远也注意到两人表情,有些微妙地扫了眼,却没说话。

会议开始。项目创始人做简报,对赌条款列了一大页PPT。说到估值节点时,郁禾安开口提了问题:“B轮融资估值提升合理,但你们这一轮把净利润目标拉高,怎么确保不是空口许诺?”

陈灿轻轻转头:“这个部分我们已经要求公司提供审计预测模型,数据核验后会补充在合约条款内。”

她微微侧头看向温馨:“你补一句。”

温馨下意识拿起话筒,语速比平时快了一点:“我们会在对赌条款里加一条回拨触发机制,并参考三家同类企业去年同期的财报数据,制定红线指标。如果触发,就进入回购程序。”

郁禾安听完,没说话,只是盯了她两秒。

他知道,这不是她风格。她以前处理事情更圆润,哪怕据理力争,也会留出余地。现在的条款思路,明显是站在FA最强势角度在推进。

会议结束后,温馨收拾文件,准备离开,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温馨。”

她停下脚步,转过头。

“你知道我在这个案子里?”他问。

她没有否认:“开会前看到名单的。”

“那你刚才在会上的语气……是公事?”

“当然是。”听到这话,她笑了笑,“否则你要我怎么说?”

他看着她,“这个案子我们团队已经谈了几个月,”他说,“你现在站的是卖方立场,能不能别逼得太死?”

她语气依旧平和:“你站的是买方,也不会放水,不是吗?”

他沉默了一会儿:“那我们各自加油吧。”

“好。”

说完就转身走了,留他站在原地,半晌没动。

这一刻,他们第一次真正站在对立阵营。

不是感情,不是误会,而是在一份合约上,是彼此必须捍卫的立场。

晚上,郁禾安站在办公室窗边,电话响了一下,是傅程发来新的财务预测分析,他顺手点开,还附了一句:“对方那边的人都很强硬,听说那个新人还是王志远带的?”

他只回了一句:“嗯,他带的人我认识。”

发完这句话,屏幕上那行字光亮了几秒,最终暗了下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偿还
连载中梨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