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个秋雨蒙蒙的清晨,在临湖轩的一番长谈之后,我明显地感受到海天和我们的关系亲密了许多。每日清晨的未名湖,我们相遇依旧,交谈亦如往昔般倾心,然而那丝丝缕缕的亲密却如春日暖阳下悄然蔓延的藤蔓,在不经意间已将我们紧紧缠绕。
在以前的日子里,海天虽然也礼貌有加,但绝大多数时候都保持着一份恰到好处的距离。而如今,他与我们交谈的话题却不止局限于学术探讨与人生感悟,而是像对待亲近的长辈一般,与我们分享一些学习与生活中的趣事。他会兴致勃勃地讲起历史系某位德高望重的教授操着一口浓重的家乡方言授课,同学们都听得云里雾里,半节课下来居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直到教授兴致一起用英语讲解时,大家反倒觉得理解起来更为顺畅,一致要求他用英语授课。他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当时同学们面面相觑、而后恍然大悟的模样,一边模仿着教授的方言与英语,那惟妙惟肖的表演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分别之际,他不再只是匆匆挥手道别,而是会短暂停留,目光中竟有几分不舍。在恭顺而亲热地回答婉清那絮絮叨叨的叮咛后,他还会轻轻叮嘱我们一些日常小事,像“苏老师,师母,最近感冒的比较多,您二老要注意防范”等。有时,他甚至会提前知晓我们的需求,比如在我们未提及口渴时,便默默递上一瓶温热的水,那水温恰似他对我们关怀的温度,不烫不凉,恰到好处。
这种亲密,宛如静水深流,于无声处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每一次相聚都弥漫着家的温馨与安宁。我和婉清都惊喜于这样的变化,心中喜悦之感如秋菊逸香,丝丝缕缕悄然沁入肺腑,那份欣慰足以慰藉岁月。然而,海天却依然未曾提及到竹吟居拜访的意向。有好几次,婉清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邀请他的话语几乎要脱口而出,却被我及时巧妙地制止住了。看着婉清越来越沉不住气,我不禁轻轻拉过她的手,低声警告道:“婉清,你可千万要忍住,别莽撞行事。海天有他自己的考量,咱们要是逼得太紧,只会适得其反。”
“你说我能不着急吗?”婉清忍不住嗔怪道,“就这好小伙子,满世界也找不出几个。万一哪天别的教授也发现了他的好,动了心思把他抢走可咋办?我这心里呀,就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生怕哪天早上起来,就再也见不到他跟咱们一起散步聊天了。”
我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自信满满地说:“老伴儿,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你看海天现在对咱们的态度,那眷恋和情感牵绊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有的。他跟咱们在一起的时候,那种自在和亲近也是装不出来的。其他人就算想把他抢走,也没那么容易。咱们就照常跟他相处,我相信,海天心里是有咱们的,他迟早会主动到竹吟居来的。”
果然,仿佛是冥冥中的一种呼应,几天后,海天在和我谈话的时候,终于主动提起了竹吟居。
“苏老师,”他微微顿了顿,目光带着一丝好奇与期待,沉吟着说,“您家里是不是有一本宋刻本的《楚辞集注》?”
“哦,你怎么知道?”我有些诧异地扬了扬眉。
海天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些许的腼腆:“我以前曾经听祖父说起过,宋端平二年朱熹的孙子朱鑑的刊本《楚辞集注》是目前宋本中年代较早且最完整的一部。祖父对其神往已久,只可惜一直无缘得见真容。昨日我在图书馆看书时,发现一篇文章中又提及了此书。文中盛赞它是研究楚辞的最佳善本。我一时心动,便去询问咱们图书馆是否有收藏,哪怕只是影印本也好。可管理员告诉我,馆内并无此书,仅有七九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版本。但他又透露,听说竹吟居的书房中珍藏着原版,所以我才冒昧一问。”
我微微点了点头:“我家中确有此书。它堪称竹吟居的镇宅之宝,如今已是海内孤本了,而且至今未曾有过任何影印版本流传于世。你……是不是对它感兴趣,想瞧上一瞧?”
海天微微俯身,目光诚挚且满含期待:“苏老师,不瞒您说,我确有这样的想法。我之前仔细研读过七九年古籍出版社的《楚辞集注》,现在特别想看看宋刻本,想知道它和之前那本到底有何差异。宋刻本历史更为悠久,距朱熹的时代更近,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不过,我也清楚这是海内孤本,极为难得,如果您有什么顾虑或不便之处,尽可直言,我完全能够理解。”
我低下头思索片刻,才缓缓开口,语调平缓而慎重:“确实,宋刻本一向以精美、稀有及珍贵而闻名于世,你或许也听过‘一叶宋版一两金’的说法。尤其这本《楚辞集注》为海内孤本,竹吟居向来将其妥善珍藏,从不外借,也极少示于旁人……”
正说着,我忽然感到婉清在背后使劲掐了我一把,那劲道,好像要把我的肉生生揪下来一般。我强忍着疼痛,面不改色地继续说道:“但既然你如此热切期盼,那每晚六点到八点,你可以来竹吟居书房研读此书。那时正好是我与婉清日常读书之际,你前来也不会有所叨扰。”
海天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一抹难以抑制的狂喜:“谢谢苏老师。那我今天晚上就去拜访可以吗?”
“今天?”我眉峰微蹙,眼神里写满了惊讶与关心,“海天,你可知道,离期中考试不到一周了,你真不打算好好准备一下?
“考试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海天笑着解释道,“我本来也没有临阵磨枪的习惯。大一的课程不多,又都是些基础学科,我心里还是有些把握的。祖父生前对古籍研究极为痴迷,我自幼受他影响,对这宋刻本《楚辞集注》有着难以抑制的好奇与向往。对于我来说,还是研读这珍贵的孤本要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