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代价

转变的发生,往往不是电闪雷鸣的顿悟,而是如同梅雨季节的墙壁,在你不经意间,已悄然滋生出一片湿冷的霉斑。

那场席卷全集团的年度战略宣讲会,是各部门角力的舞台。战略规划部是当然的核心,我们负责汇总、提炼、呈现。马总监高度重视,亲自督战,将核心报告的任务交给了王处牵头。

连续几天,办公室灯火通明。我被分配了大量的数据整理和图表绘制工作,琐碎而繁重。我埋头在一堆报表和软件界面之间,眼睛干涩,肩膀僵硬。赵琳则负责对接设计公司、协调会场、准备领导的讲话稿初版,她穿梭在办公室与打印室之间,脸上总挂着恰到好处的、略带疲惫却又充满干劲的微笑。

在一次深夜加班讨论框架时,我针对某个市场趋势的判断提出了不同看法,依据的是我近期追踪的一系列前沿行业报告。王处听着,手指敲着桌面,不置可否。最后,他总结道:“小骆的想法很活跃,不过嘛,我们还是要以稳妥为主,沿用去年类似的逻辑框架,领导们更容易接受。”

我那叠打印出来的报告资料,被轻飘飘地搁置在会议桌的角落,像一件不合时宜的展品。

宣讲会前三天,报告主体基本定型,进入最后的打磨和演练阶段。一个周五的晚上,又是加班。马总监和王处都在,气氛凝重。演练了几遍,马总监的眉头始终紧锁。

“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他踱着步,“亮点不够突出,数据支撑还是显得单薄,尤其是对未来风险的预估部分,太笼统。”

王处额角见汗,连声附和:“是,马总说得对,我们再深化,再提炼。”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空调运转的嗡嗡声。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生怕成为下一个被点名批评的对象。

就在这时,赵琳端着刚沏好的茶,轻轻放在马总监手边,柔声说:“马总,您喝口茶润润喉。刚才听您说数据支撑,我突然想起,之前清浅好像整理过一些特别详细的细分市场数据和风险模型,不知道有没有能用的上的?”

一瞬间,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

马总监也看向我,眼神里带着询问。

我的心猛地一跳。赵琳提到的,正是我之前被王处否掉的那些分析和数据。它们此刻就安静地躺在我的电脑硬盘里,甚至包括几个我利用业余时间搭建的、更直观的动态预测模型。

王处的脸色变了一下,随即立刻换上笑容:“对啊,小骆,你之前是弄过一些吧?快找出来给马总看看。”

那一刻,我没有感到被认可的喜悦,反而有一种冰冷的、被无形之手推上前的悚然。我看向赵琳,她回给我一个纯然无辜、充满鼓励的眼神。

我沉默地打开电脑,调出文件。马总监凑过来看,屏幕上滚动的数据和动态图表显然吸引了他。

“嗯,这个思路就具体多了嘛!”他指着其中一个风险模拟曲线,“这个怎么早没放进来?”

王处连忙解释:“之前觉得可能过于细致了,怕冲淡主线。现在看来,还是马总高瞻远瞩,把握得准。”

马总监没再深究,指挥着:“小骆,你抓紧时间,把你这些分析的核心部分,特别是这几个模型图表,整合进报告里。明天……不,今晚就弄出来,能完成吗?”

“能。”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平静得有些陌生。

那个周末,我几乎不眠不休,将我的心血一点点缝补进那个我曾认为陈旧不堪的报告框架里。当最终版的宣讲PPT完成时,它看起来光鲜亮丽,数据翔实,逻辑似乎也严谨了许多。没有人再提起那些数据最初的来源,它们理所当然地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

宣讲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马总监在台上的演讲引用了大量“我们团队”精心准备的数据和模型,赢得了阵阵掌声。会后,大领导特意走过来,拍了拍马总监的肩膀,说了句“准备得很充分,有水平!”

马总监满面红光。回到部门,他难得地露出了畅快的笑容,宣布晚上部门聚餐,庆祝一下。

聚餐地点选在一家高档餐厅。包间里喧闹异常,觥筹交错。马总监是当然的中心,不断有人向他敬酒,说着恭维的话。王处陪在一旁,妙语连珠,活跃气氛。

我坐在角落,安静地吃着菜,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许明远发来消息问我在干嘛,我回了一句:“在参加‘胜利’的庆典。”

过了一会儿,马总监端着酒杯,在王处的陪同下,走到了我们这一桌。他显然喝得不少,脸色酡红,目光扫过我们几个年轻人。

“你们啊,都是部门的未来!”他声音洪亮,“尤其是小赵,协调工作做得不错,心细。”他拍了拍赵琳的肩膀。

赵琳立刻站起来,双手捧杯,脸颊泛红:“谢谢马总鼓励,我还差得远,一定继续努力!”

然后,他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小骆,这次的数据部分,立功了。”他举了举杯,“我就说嘛,年轻人,要把能力用在正道上,要融入集体。你看,这次合作得多好!”

全桌的人都看着我。

我迟疑了一瞬,端起面前的饮料,站了起来。“谢谢马总。”我说,声音不大,却清晰地感觉到某种东西在体内碎裂、沉降。我没有看他旁边的王处,也没有看笑容甜美的赵琳。

我喝下那口冰凉微甜的果汁,它滑过喉咙,却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苦涩。我没有立功,我只是在恰当的时机,被需要了,然后交出了自己的东西,换来了这样一句轻飘飘的“立功了”,和这场喧闹而虚无的庆典。

苏曼瑾坐在我对面,隔着一桌的喧嚣,平静地看着我。她的眼神依旧没什么波澜,但我似乎读到了一丝极淡的、了然的意味。

那晚回到家,已是深夜。我站在淋浴喷头下,让温热的水流冲刷着身体,却感觉那股从餐厅带回来的、混杂着烟酒和虚伪热情的气味,仿佛已渗入毛孔,怎么也洗不掉。

我看着镜子里那张湿漉漉的、难掩疲惫的脸,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在这里,纯粹的才华和坚持,如果不能被体系吸纳、利用,并最终转化为对上层有益的“功劳”,那就毫无价值。而想要被“吸纳”,首先需要交出的一部分东西,叫做“自我”。

这就是代价。学会在浊流中呼吸的代价。我刚刚支付了第一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沉浮.她途
连载中爱酸菜的阿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