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情不自禁伸出手,想拭去她脸上的泪水。她避开了,扭头看向窗外。
“恩义,虐待,反抗,报复……”她轻喃,“真是一部漫长的恩仇录啊……”泪珠未干的脸上浮泛出一个惨淡的笑容。她抬起手背抹了一把脸,抹去濒临暴露的脆弱。
“或许你通过调查,已经了解了一个大概的我,但许多细节只有当事人才会知道。我跟你讲讲吧,你想听吗?”
他几乎没有片刻犹豫就脱口而出:“我想听。”一激动,手掌覆上了她的手背。她目光轻轻扫过来,他一怔,不由自主向后退开一点距离。
颜清重新转向窗外,大雨交错横流,模糊了玻璃,也模糊了现实。无形间,时空交叠压缩,过去二十七年所经历的惊涛骇浪在同一时刻涌入这小小的车厢,再一次拍击着她。在那翻滚的浪潮里,她看见许多张面孔,冯凡瑛,姜晓曼,乔熠,冯鑫……浮浮沉沉,死死生生。
“我妈死在我五岁那年的夏天,跳水库自杀。所有的故事也好像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说到这里,她自嘲地笑了下,“确切说,是五岁以前的事我实在没什么印象了。就连我妈的样貌,都是从她留下来的几张照片里才唤起一点记忆。我妈的死像个分水岭,一夜之间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变得耳聪目明。大概是因为世界上只剩我一个人,太安静了,而极端的安静容易培养出灵敏的感官。当时,我已经无亲无故,仅剩一个名义上的舅舅,冯鑫。他是我外公外婆抱养的,和我没有血缘关系。村干部找过他,询问收养意愿。他唯恐被我这个麻烦赖上,避我如避瘟疫。而我也因祸得福,少吃他几天苦头。后来我即将被送去孤儿院,而姜晓曼阿姨——也就是乔熠的妈妈——她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我生命里的。”
提起姜晓曼,颜清脸上出现了一种沈寒阳都不曾见过的柔情。
那天,幼小的颜清躲在空无一人的屋子里。这间破旧、缺乏修缮的砖房,是颜清外公外婆留下来的,两位老人过世后冯凡瑛带着颜清住在里面。后来冯凡瑛也死了,房间里就只剩颜清一个人。房间没有电,两扇转轴已然锈死的小窗接收不到多少光照,大白天房子里也乌漆嘛黑的。
颜清清楚地记得,就是这间满是尘土、蛛网、极少有人光顾的屋子,死寂中忽然传来细长的一声“吱呀——”。
门开了,阳光如明亮的潮水漫溢了进来,晃得她眯起了眼睛。等她渐渐适应了光线,两个人影也清晰地印入她漆黑、惶恐的眼珠。其中一位是村里的妇联干部,另外一位就是姜晓曼。当时她还不知道姜晓曼是通过慈善机构的朋友了解到孟水村,特意来考察,想做点善事。
姜晓曼人很瘦,穿着一条连衣裙,颜清在村里的女人间没见过那样的裙子,很轻盈,很飘逸。但姜晓曼本人丝毫没有柔弱的感觉。她进来的时候恰好一只老鼠蹿过去,她大喊一声:“抓耗子!”捡起旁边一块石头就朝老鼠扔过去,然而准头差一点,还是被老鼠跑掉了。只听她懊恼道:“姐年轻的时候可是练过铅球呢,哎,身手不如当年了。”
颜清抱着膝盖,靠着脏兮兮的灶台席地而坐,懵懂地看着这一幕。
姜晓曼蹲下身,对她招手说:“小宝,过来。”
这是颜清有记忆以来听到过最温柔、最慈爱的声音,以至于她思想发生错乱,呆了半天,轻声轻气地叫了句:“妈妈?”
姜晓曼抱着颜清哭了。她当机立断,决定资助这个无依无靠的可怜女孩。回城市后,姜晓曼委托当地村干部,给她送来一大笔生活费。看她穿得破破烂烂,头大身子小,明显营养不良,于是又寄来新衣服、新鞋子、奶粉、鱼油、钙片、牛肉干。
上天似乎终于开了一回恩典,姜晓曼成了颜清悲惨生活里意外降临的光芒。
也是从这时候起,事情开始向着两个极端发展。冯鑫突然良心发现,提出要收养颜清,理由很充分:“我是她唯一的亲人。”
嗯,周围人也说,总比去孤儿院强,没人能拒绝。
冯鑫就这么接管了颜清,同时也一并接管了姜晓曼送来的所有财物。钱被他揣进自己口袋,营养品全进了他儿子冯一鸣的肚子,新衣服新鞋子被孟香兰拿去给妹妹家的女儿用。
颜清再也不是累赘和麻烦了,她简直是棵摇钱树。冯鑫和孟香兰时常感叹收养颜清这一决定相当英明。这个身体还没长开的、豆芽菜一样的女孩,不但可充当一个完整的劳动力,烧饭洗衣打扫卫生倒马桶,还能当全家的出气筒。谁不痛快了都可以骂她发泄,动手也是常有的事。他们那个被养得满身肥膘、懒惰蠢笨的儿子冯一鸣,稍有不顺心就对颜清拳打脚踢。一家三口里,冯鑫打她打得最频繁。他爱喝酒,喝醉了就发疯,借着酒劲不管不顾地打。有一次他打红了眼,徒手揍颜清还不过瘾,从水桶里捞出浸湿了的麻绳,对着她猛抽。蘸了水的麻绳,又沉又重,打在身上活像铁鞭。颜清很快就剩一口气,她本能地呼喊了一声:“外婆,救命……”这一声外婆激怒了冯鑫,他抽得更起劲,一边抽一边咬牙切齿地说:“老妈,儿子苦啊!老妈啊,你保佑儿子!”若不是最后关头孟香兰拉住了他,颜清当时就送了命。
颜清记不得自己在床上躺了多久,她期待学校老师能来问问情况,发现自己的境遇。可是没有,她挨揍的当天,孟香兰就向学校请了病假。
念完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到头了,冯鑫向姜晓曼哭诉,没钱供她念高中。姜晓曼二话不说打来一笔钱,颜清猜测,那笔钱远远超过学杂费所需,因为姜晓曼汇款后没多久,她就发现冯鑫就给自己买了一辆摩托车,孟香兰买了两只金镯子,冯一鸣换了一身耐克套装,三个人天天在村子里招摇过市。只有颜清仍旧穿着最破旧的衣服,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