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贾母上门,先给下马威

新宅安顿下来的第一夜,出乎意料地平静。

或许是林墨在城外对待周瑞家的那般强硬态度,像一盆冷水,暂时浇熄了贾府某些人迫不及待的热情;又或许是那“对街立户”的行为太过惊世骇俗,让荣国府那头需要些时间来消化和商议对策。

总之,这一夜,林墨和黛玉得以在属于她们自己的屋檐下,睡了一个无人打扰的安稳觉。

翌日清晨,阳光透过新糊的窗纸洒进屋内,空气中还隐约残留着昨日匆忙打扫后的淡淡尘息,混合着庭院里草木的清新味道。黛玉醒来时,神色间虽仍带着几分长途跋涉后的倦怠,但眉宇间那总也化不开的轻愁,似乎被这安稳的一夜冲淡了些许。

林墨早已起身,正指挥着王嬷嬷和翠儿等人收拾庭院,归置细软。她特意吩咐厨房熬了软糯的粳米粥,配了几样清淡小菜,又单独为黛玉炖了一盅益气补血的当归红枣汤。

“姐,先喝点汤,再用早饭。”林墨将温热的汤盅放到黛玉面前,语气是独有的、只对黛玉展现的温柔。

黛玉小口喝着汤,温热妥帖的滋味从喉间一直暖到胃里,也暖到了心里。她抬眸看着忙进忙出、指挥若定的妹妹,只觉得无比安心。纵然窗外就是陌生的帝都,对街便是那深似海的侯门,但只要妹妹在身边,她便觉得有了根,有了胆气。

然而,这份清晨的宁静并未持续太久。

早饭刚过,门外便传来了一阵略显急促的叩门声,紧接着是守门老仆略带紧张的通传:“二姑娘,大姑娘,荣国府的老太君……过来了,车驾已到门口了!”

来了。

林墨眼神微凛,与黛玉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果然如此”的神色。只是黛玉的眼中多了些紧张,而林墨的眼中,只有一片沉静的冷然。

“姐,别怕。”林墨握住黛玉微凉的手,声音平稳,“记住我们昨日的话。一切有我。”

黛玉深吸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

林墨整理了一下衣裙,神色恢复如常,对老仆道:“请外祖母进来吧,直接引到正厅奉茶。”她语气从容,仿佛来的不是威势赫赫的国公府老太君,只是一位寻常的、前来做客的长辈亲戚。

片刻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了进来。

为首的老妇人,身着赭石色万字不断头纹样缂丝对襟褙子,头戴同色抹额,中间嵌着一块温润的碧玉。她面容富态,眼神却锐利深沉,通身的气派不怒自威,被两个穿着体面的丫鬟一左一右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正是贾母。

她的左侧,跟着一个打扮得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的年轻媳妇,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未语先带三分笑,只是那笑容底下,藏着的尽是精明与算计,自然是管家奶奶王熙凤。

右侧则是一位看起来有些木讷、穿着相对朴素的中年妇人,乃是贾赦之妻邢夫人。她落后贾母半步,脸上带着几分拘谨和讨好。

这阵仗,不可谓不大。贾母亲自出马,带着长房媳妇和管家奶奶,其施压的意图,昭然若揭。

一行人踏入正厅,贾母那锐利的目光便如同探照灯一般,第一时间就落在了被林墨护在身后的黛玉身上。

只见黛玉穿着一身素雅的月白绫子棉裙,外面罩着浅青色比甲,因昨日劳顿尚未完全恢复,脸色确实比平日更显苍白几分,身形也愈发显得纤细单薄,站在那里,宛如一株在风中微微颤抖的兰草。

贾母的心先是疼了一下,随即这心疼便迅速转化为了对林墨的怒火与指责。她不等林墨姐妹完全行礼,便带着哭腔,抢先开口,声音里充满了痛心与不满:

“我的玉儿啊!你怎么就憔悴成这个样子了?!”她几步上前,看似要拉黛玉的手,目光却如冷电般射向林墨,“墨丫头!你是怎么照顾你姐姐的?!她身子骨本就弱,经得起你们这么胡闹吗?!住在这么个冷冷清清的地方,连个妥帖伺候的人都没有,这不是要了你姐姐的命吗?!早知道如此,我昨日说什么也不该听周瑞家的混账话,就该亲自去城外把你们接进府里!”

这一连串的质问,夹枪带棒,直接将“不会照顾人”、“胡闹”、“要了姐姐的命”这几顶大帽子扣了下来,语气之严厉,态度之强势,让厅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邢夫人低着头,眼神闪烁,不敢插话。王熙凤则在一旁扶着贾母,恰到好处地帮腔,叹道:“老祖宗别急,仔细气坏了身子。林妹妹年纪小,林二妹妹更是年轻,许是不懂得如何调理,也是有的。只是这……唉,看着林妹妹这脸色,真真叫人心疼。”

黛玉被这阵势吓得脸色更白,下意识地往林墨身后缩了缩,嘴唇翕动,想解释,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林墨感受到姐姐的恐惧,心中怒火升腾,但面上却依旧维持着基本的礼数。她先是不动声色地向前半步,将黛玉完全挡在自己身后,隔开了贾母那过于迫人的视线,然后才微微屈膝,行了一个标准的福礼,声音清晰,不卑不亢:

“外祖母安好。舅母安好,琏二嫂子安好。”

行完礼,她直起身,迎上贾母愠怒的目光,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外祖母心疼姐姐,我们姐妹感激不尽。只是,外祖母这话,墨儿却不敢认。”

她说着,从袖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份脉案记录,双手递了过去。这是她沿途为黛玉诊脉、用药的详细记录,时间、症状、用药、脉象变化,一清二楚。

“这是自离开扬州后,我为姐姐诊脉调理的记录。姐姐面色不佳,乃是连日舟车劳顿所致,气血稍有耗损,并非照顾不周。事实上,正因一路有我为姐姐精心调理药膳,施针舒缓,姐姐方能平安抵达京城,未曾如以往般大病一场。”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贾母和王熙凤,语气微微转凉:

“外祖母与舅母、嫂子今日上门,本是关怀。只是这入门不问情由,便先指责墨儿不会照顾姐姐,质疑我们姐妹自立门户的决定……这,似乎也并非待客之道,更非长辈关爱小辈应有的方式吧?”

贾母被她这番有理有据、绵里藏针的话堵得一噎,接过那脉案,粗粗一看,只见上面字迹工整,记录详实,用药思路清晰,竟不似胡诌。她心中惊疑不定,这林墨,何时通晓了医术?还如此精通?

王熙凤眼珠一转,忙笑道:“哎哟,林二妹妹可别误会,老太太这是心疼林妹妹,急火攻心了,绝没有责怪妹妹的意思。”她试图打个圆场,将话题引开。

林墨却不接她的话茬,转而对着门外候着的翠儿温声道:“翠儿,去给外祖母和舅母、嫂子沏茶来。就用我昨日配的那份‘清心润肺’的茶。”

翠儿应声而去。

林墨这才又看向贾母,语气恢复了之前的“恭敬”,却依旧带着疏离的坚持:

“外祖母,姐姐的身子,我比谁都清楚,也比谁都在意。她需要的是静养,需要的是安心。贾府门第高贵,人多事杂,规矩繁复,姐姐性子喜静,心思又重,住进去,只怕反而不利于将养。”

“至于伺候的人,外祖母更不必担心。林府虽不及贾府显赫,但也有忠心的老仆和得用的丫鬟,足够将姐姐照顾得妥妥帖帖。实在不敢劳动贾府,更不敢因此耽误了琏二嫂子管理偌大府邸的正事。”

她这番话,句句在理,滴水不漏。既点明了黛玉需要“静养”而非“热闹”,又暗示贾府环境“复杂”不利于健康,最后还捧了王熙凤一下,实则堵住了她们以“人手不足、照顾不周”为借口接人的可能。

贾母听着,脸色一阵变幻,握着脉案的手微微收紧。她活了大半辈子,在贾府说一不二,何曾受过小辈如此这般的顶撞和拒绝?偏偏这林墨言辞犀利,道理占尽,让她一时竟找不到发作的由头。

这时,翠儿端着茶盘进来了。

林墨亲自接过一杯,奉到贾母面前,语气恳切,眼神却清亮得仿佛能洞悉人心:“外祖母请用茶。这是墨儿特意配的安神茶,最是清心去火,润肺平躁。您老人家年纪大了,千万保重身体,切莫为了我们小辈的事,过于急躁动气,伤了心神。”

那茶汤色泽清亮,散发着淡淡的菊花、桑叶和甘草的清香,确是一副清热降火的方子。

贾母看着眼前这杯所谓的“安神茶”,再品着林墨那“清心去火”、“切莫急躁”的言语,只觉得一股气堵在胸口,上不来也下不去!这哪里是孝敬?这分明是在暗讽她刚才行事急躁,火气太大!

她若喝了这茶,就等于认了林墨的话;若不喝,又显得自己这个外祖母没有气量,连小辈奉的茶都拒绝。

王熙凤和邢夫人也看出了这杯茶的微妙,面面相觑,不敢作声。

贾母死死盯着林墨,林墨则坦然回视,双手捧着茶盏,姿态恭敬,眼神却不闪不避。

厅内的气氛,一时间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最终,贾母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怒火,没有去接那杯茶,而是沉着脸,对黛玉道:“玉儿,你当真不愿随外祖母回去?你就忍心让外祖母日日为你悬心?”

黛玉看着眼前这剑拔弩张的场面,看着妹妹那虽然单薄却无比坚定的背影,心中原本的那点惶恐不安,竟奇异地化作了勇气。

她从林墨身后微微探出身,对着贾母,声音虽然依旧轻柔,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坚定:

“外祖母,黛玉多谢您老人家挂念。只是……妹妹都是为了我好。住在这里,我很安心。还请外祖母……成全。”

贾母看着外孙女那虽然苍白却写满决绝的小脸,又看看眼前这个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的林墨,知道今日是无论如何也带不走人了。

她重重地哼了一声,猛地站起身,看也不看那杯依旧端在林墨手中的茶,扶着鸳鸯的手就往外走。

“好!好!你们姐妹既有主张,那便随你们罢!只盼你们莫要后悔!”

王熙凤和邢夫人见状,连忙跟上,一行人来得气势汹汹,去时却带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憋闷与狼狈。

送走这一行不速之客,厅内恢复了安静。

黛**一软,几乎要站立不住,被林墨及时扶住。

“妹妹……”黛玉的声音带着后怕的颤抖。

“姐,你做得很好。”林墨扶她坐下,轻轻拍着她的背,语气带着赞许和心疼,“你看,只要我们自己立得住,谁也不能强迫我们。”

她端起那杯贾母未曾动过的“安神茶”,自己轻轻呷了一口,清润微甘的茶汤入喉,驱散了方才应对的紧绷。

她望向门外贾府的方向,眼神幽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原神】百年契约

今天今天星闪闪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穿成黛玉妹妹:脚踹贾府,姐控在线杀疯
连载中疯狂小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