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不妥!”
一道沉浑的声音响起,兵部右侍郎吴盼山应声出列。这位以军功擢升、鬓角带疤的老将看都未看太子一眼,只向御座方向抱拳:
“陛下,太子殿下乃国本,岂可轻涉险地?况且——”他话音微顿,语气硬得如同边关的风化岩,
“仓促之间点兵五万,若后方调度稍有差池,前线将士便是腹背受敌。当年陇西之战,臣的八千弟兄,便是这么没的。”
他最后一句说得极轻,却像一把钝刀子割在太子脸上。
满朝皆知,当年陇西军需贪腐案,太子门下的人难辞其咎,致使吴盼山所部几乎全军覆没。
自此,这位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将,便再没给过东宫半分好脸色。
三皇子萧瑾眼见太子受挫,正欲开口趁机举荐己方将领,吴盼山却像是脑后长眼,硬邦邦地补了一句:
“此战关乎国运,非知兵善战、熟知北狄习性者不可为。纸上谈兵,或是借机安插私人,皆是取祸之道!”
这话把三皇子到嘴边的话也堵了回去,脸色顿时难看至极。
他此前数次试图拉拢这位手握部分京畿兵权的实权将领,皆被不软不硬地顶了回来,此刻更是半点情面不留。
皇帝尚未开口,殿外突然传来内侍的通报声:“启禀陛下,燕州世子谢桉在外求见,言有青石关破敌急策,事关重大!”
众臣闻言皆是一愣——谢桉按例需在京中别院处理燕州文书,非诏不得随意入宫,此刻突然求见,显然是得了边关急报,且有要紧话要说。
吴盼山浓眉微挑,侧身让出御前通道,那双看惯了沙场生死的眼睛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皇帝眉头微蹙,随即沉声道:“宣他进来。”
片刻后,身着月白锦袍的谢桉快步走入殿中,虽步履匆匆,神色却依旧沉稳。
他手持一卷舆图,俯身叩拜:“臣谢桉叩见陛下,闻青石关告急,心急如焚,斗胆求见,愿献破敌之策。”
“哦?”皇帝抬眸,“你且说说,有何良策?”
谢桉起身,展开舆图,指尖落在“青石关”的标记上:“陛下,臣刚得燕州密报,北狄三万精锐围攻关城,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暗藏蹊跷。
此时正是草原水草丰茂之时,北狄牧民全靠此时囤积过冬粮草,怎会舍本逐末,举精锐来攻青石关?
关城依山而建,城高墙厚,历来易守难攻,北狄偏选这块硬骨头,分明是‘调虎离山’之计。”
太子脸色一沉,上前一步斥道:“谢世子不在别院理事,倒管起了朝堂军务!关城守军已在城楼上浴血拼杀,你却在此空谈‘蹊跷’,莫非要坐视将士们战死沙场?”
谢桉转头看向太子,语气平静却掷地有声:“殿下息怒。臣若非确认北狄有诈,岂敢贸然闯宫?若我军主力驰援青石关,沿途小隘必然空虚。
北狄骑兵来去如风,届时只需分兵绕过关城,便可直取燕州腹地。臣敢断言,此刻围攻关城的,不过是北狄诱敌的偏师。”
三皇子萧瑾适时出列,双手持笏微微躬身折,眼底却藏着算计:
“皇兄,世子所言不无道理。据臣所知,青石关内存有三月粮草,守军尚可支撑。不如先探清北狄虚实,再做决断——毕竟五万精兵一动,京都防务也需重新调配,稳妥为上。”
他看似公允,实则暗指太子考虑不周,同时又将“稳妥”的压力抛给皇帝,坐观局势。
太子怒视萧瑾,正欲反驳,谢桉却话锋一转:
“三殿下过誉了。臣前日研读兵部卷宗,见殿下曾提‘关城联防之策’,主张以小股兵力固守险关、主力机动伏击,此计与臣所思不谋而合,实乃高见。”
这番话看似推崇,实则将三皇子拖进了朝堂争论的漩涡,不让他作壁上观。
皇帝捻着胡须沉吟良久,目光扫过殿中众人,最终落在谢桉身上:“燕世子既有此判断,可有破敌之策?”
“臣请‘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谢桉俯身行礼,声音掷地有声,“可派一万兵马,大张旗鼓驰援青石关,沿途多设营垒、遍插旌旗,佯装主力;
同时精选五千轻骑,由熟悉地形的燕州老兵带领,从关城西侧的密道绕至北狄后方,突袭其屯粮大营。北狄粮草一失,围攻关城的军队自会不战而溃。”
“荒谬!”兵部尚书厉声反对,“青石关西侧密道年久失修,十年前便被流沙堵塞,五千轻骑若困于其中,岂不是白白送死?”
“正因众人皆以为密道不通,北狄才不会设防。”谢桉抬眸,眼神坚定,
“臣父镇守燕州时,曾命人秘密修缮过此密道,只为防备今日之变。
臣离燕州前,父亲亲授密道舆图,确保万无一失。臣愿立军令状,若轻骑未能如期破敌,臣甘受军法处置,以谢天下!”
皇帝凝视谢桉片刻,见他神色坦然、毫无惧色,终于拍案:“准奏!命谢桉总领此次军务,驰援兵马由其调遣!”
退朝后,太子在宫门外拦住谢桉,玄色袍角扫过石阶,语气阴恻:
“世子今日在殿上倒是风光。只是孤好奇,你对关城密道、北狄屯粮地了如指掌,莫不是与北狄有什么牵扯?”
谢桉神色未变,拱手道:“臣身为燕州世子,关城安危系于一身,自然要对故土地形、敌寇动向烂熟于心。殿下多虑了。”
望着太子离去的背影,谢桉眸色渐冷。他刚返回世子府,暗卫便悄无声息现身:
“主子,查清了。北狄此次能精准找到关城防御薄弱处,是东宫幕僚暗中传递了布防图。
另外,三皇子那边也有动作——他的人昨日接触过北狄使者,似乎在暗中交易。”
“意料之中。”谢桉指尖轻叩桌面,眸底掠过一丝冷冽,“太子想借北狄之刃斩我羽翼,三皇子则躲在暗处坐收渔利,两人皆是包藏祸心。”
他抬眼看向暗卫,语气果决:“按原计行事。第一,令驰援青石关的兵马放缓行军节奏,多设旌旗虚张声势,务必让北狄坚信我军主力已被牵制;
第二,速遣心腹密告关城守将,加固城防、死守三日,告知关城援军旦夕即至,稳住军心;
第三,加派人手紧盯东宫与三皇子府,严查往来信使,绝不能让他们向北方传递半分消息;
第四,传令鹰愁涧轻骑,弃辎重、抄近道,日夜兼程奔袭北狄屯粮营,务必赶在北狄察觉前得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