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兰是个例外,她现在虽然想通了也渐渐习惯了,但来到丈夫坟前还是不免感伤起来。
龚文玉跪在坟前认真烧纸,对她而言,这里是她穿越之始的地方,此时的心境与当初已完全不同,她不再迷茫,心怀感恩,有坚定的目标。
她烧的纸钱一半给原主父亲,一半给原主。
她在心里对他们道:我既已领了这个新身份,就会承担这个身份带来的一切,你们在九泉之下可以安心。
小宝见两个大人神情肃穆,也安安静静地跪在旁边烧纸钱,还自顾自跟爷爷汇报了自己的考试成绩。
听着稚嫩的纯真嗓音,王秀兰的感伤忽然之间烟消云散了,慈爱地摸了摸孙子的头,说道:“你爷爷一定为你感到骄傲,他最喜欢你了。”
小宝笑了,说:“那我就一直考第一名。”
王秀兰:“好,我们小宝最厉害了。”
烧完纸钱,王秀兰又把坟包清理了一遍,顺便在山里捡了几根干木柴,说是初一带柴回家有带财回家的寓意,每家出来祭祖的人都会这样做。
回家的路上,龚文玉果然发现每个人手里都拿了干柴。
真有意思啊,她想。
午饭简单热了三个菜,吃完后龚文玉就开始为晚上的团圆饭做准备了。跟李翠花家一样,大部分菜是除夕做的菜,再添两三道就可以了,外加饭前煮汤圆。
家中物资有限,龚文玉打算做花生馅儿的汤圆。
准备好材料后,她就打开了直播。
先跟在线的粉丝们聊了会儿,给大家送了一波祝福,同时也在评论区收获了一堆祝福和一些打赏。
有粉丝反馈萝卜干收到了,味道不错,问她什么时候再卖。
龚文玉答:“接下来要走几天亲戚,我会抽空再做一些,估计本月中下旬可以卖。”
【多做点儿哈,爱吃。】
【上次没买到,先预定~】
龚文玉看了眼后台,所有卖出的货物都确认收货了,包括前两天卖出去的萝卜干,现在她的账户里一共有715.6。
对冒水沟村的人来说,这可是一大笔钱,相当于普通人家半年的毛收入。
自家半年的毛收入有时候还没这么多。
可对于龚文玉来说,这些钱远远不够,她想置办的东西太多,要做的事业需要更多资金。
不过没关系,一步步来,一个月能挣这些已经很好了。
“初一要吃汤圆,今天给大家看看怎么包汤圆。”龚文玉给了糯米粉、花生等材料一个特写,“这个糯米粉是自家种的糯米用石磨磨成的粉,今天就要用它来做汤圆。这个花生是昨天炒的,一会儿用它做馅儿。”
【我家的汤圆是超市里买的,黑芝麻馅儿】
【嘿嘿,我家买的花生馅儿,跟主播家一样】
【我家里没人会包汤圆,今天来涨涨见识】
【我家也是,毕竟现在是预制菜的时代】
花生剥开,取出花生米,把皮去掉。
【又到了重复劳动环节了,这种好解压啊】
【想去给主播帮忙,就喜欢干这种不动脑子的活儿】
【哈哈,拿出了代购的炒花生,开始剥了】
大概是因为春节期间全民休假,今天的评论区也跟昨天一样热闹。
这流量可不能浪费,龚文玉果断用好评换了一个小时的首页推广。
龚文玉剥了一小碗去皮花生米,然后用擀面杖把花生米擀碎。
“往花生碎里加适量白糖,搅拌均匀,简单的花生馅儿就做好了。”龚文玉说,“接下来就要做糯米团了。”
糯米粉装在盆里,加入温水混合揉捏。
“揉到光滑就可以了。”龚文玉给了揉好的糯米团一个特写,“像这样。”
【做汤圆好麻烦啊,活该我只能吃预制菜】
【一个人过年,无事可做,跟着主播做起了汤圆】
【同一个人过年,感谢主播还在直播,让我感觉有人陪伴】
龚文玉透过这评论仿佛看到了上辈子的自己,那时她也是一个人过年,说不孤独是假的,现在生活虽苦,却有家人陪伴,真好啊。
而她的直播能给孤独的人带去慰藉,她很欣慰。
“揪下来一块,搓成圆球。”龚文玉演示了一下如何包汤圆,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却不容易。
刚才那个说在跟着她做汤圆的粉丝发了一张自己包的汤圆,评论区一片“哈哈哈”刷过。
【如果主播包的是汤圆,我愿称你包的为汤扁】
【汤扁,哈哈哈,笑不活了】
【新年第一个乐子,汤扁】
【哈哈,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也值了】
龚文玉也看笑了,她放慢动作又包了一个,细心讲解操作细节,指出那位粉丝可能操作不当的地方。
【主播适合当老师,好温柔,好有耐心】
【手动@xx,学会了吗?】
【脑子学会了】
几分钟后,那位粉丝又发了一张她包的汤圆图片。
【这次好多了,从汤扁晋升为汤椭圆了。】
【本人已尽力,汤椭圆是我的极限了】
龚文玉:“这次的好了许多,进步很大呢,椭圆形也没关系的,我们这里有人专门包成椭圆,自己喜欢就好。”
【天哪,主播人真的太好了,情绪价值拉满啊】
【老婆我爱你~】
【主播这么会说话,多说点儿,我爱听】
【我宣布,我要在这个直播间住下了】
龚文玉包了20个汤圆,二叔家一人四个,王秀兰四个,她和小宝各两个。
包完汤圆,直播也就要结束了,龚文玉再次祝福直播间的粉丝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然后关掉了直播。
今天首页推广的效果不及昨天,大概是包汤圆这个内容比较普通,不过也涨了近两万粉丝。
截至目前,累计生命值260天,粉丝数210099。
李翠花一家四点多就来了龚文玉家,说是来帮忙做饭什么的。
龚文权这么早来是不想在家写作业,就算堂姐家无聊他也愿意来,哪怕是坐在火炉边嗑瓜子也比写作业强啊。
龚建民这么早来自然不是帮忙做饭,他压根儿不会做,他是来检查做货架的木料的,年前他帮忙砍的树在龚文玉家院子里放着,他想看看能不能用,如果能用,现在就可以把树皮给刮了。
李翠花在厨房遛了一圈,看了龚文玉昨天做的菜,心里暗自惊讶,先不说味道,起码卖相很可以啊。
龚文玉和王秀兰都让李翠花歇着,说她们忙得过来,让她烤火吃花生瓜子。
李翠花站着看了会儿,见真不用自己帮忙,就去一旁烤火了。
小宝和龚文权也在烤火,小宝献宝似的把自己所有的小人书都拿了出来给叔叔看。
“姑姑给我买的,可好看了。”他说。
龚文权象征性地翻了几下,“嗯嗯”几声,小宝以为找到了知音,又开始给他介绍书上都讲了什么故事。
龚文权:“……”要不还是回去写作业?
龚建民在院子里检查完了木料,就进厨房找王秀兰要刨树皮的工具,说是晒得可以了,吃饭前能把树皮给刨完,刨完后再晒晒,正好正月十五后来做货架。
事关女儿的生意,王秀兰就没跟她二叔客气,赶紧去找了工具给他,“辛苦二叔了。”
夜幕降临时,龚家的团圆饭开吃了。
饭前先吃汤圆。
王秀兰不得不承认,花生馅儿确实比纯白糖馅儿好吃,李翠花夫妇也表示好吃,边吃边腹诽:终于不用吃大嫂那百年不变的白糖馅儿汤圆了。
今晚也是八菜一汤,汤是白萝卜大骨汤,昨天煮的大骨砍成几段,跟新鲜的白萝卜一起熬汤,既冲淡了大骨的咸味儿,又有白萝卜淡淡的甜味儿。八菜包括昨天做的糖醋鱼、野生菌炖鸡、泡椒肥肠、卤猪肚,做了新的麻婆豆腐和清炒菠菜,还新添了五花肉炒木耳。
满满一桌菜香喷喷的,看着就很有食欲。吃了几年团圆饭,李翠花一家还是第一次在大嫂家里吃到这么丰盛的菜,心里都很震惊。
李翠花目睹了龚文玉做菜的全过程,刚才已经震惊过了,主要是刚才一直在外面刨树皮的龚建民和被迫看小人书的龚文权震惊。
龚建民在大嫂家吃饭从来不客气的,第一筷子就夹了最爱吃的肥肠,吃完一口当即惊为天人。
“没想到文玉做菜这么好吃啊。”龚建民丝毫不顾及自家妻子的颜面,只顾实事求是,“你这肥肠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比你二婶做的好吃。”
李翠花皮笑肉不笑地看了眼龚建民,然后自己也夹了一筷子肥肠,她倒要亲自比比看。
龚文权随他爸,也爱吃肥肠,就是一年里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听他爸那么说就也去夹了一筷子。
母子俩吃完感想一致:他爸所言非虚,是真的好吃,比李翠花做的好吃。
“年轻人真能干啊。”李翠花在厨艺上一向是很自信的,在村里还没遇到对手,如今遇上了,心里五味杂陈。
嫉妒吗?确实有点儿。
但作为长辈,面子上还是要夸晚辈几句,夸完后又心痒痒,想知道龚文玉的秘诀。
她随意问出了口,龚文玉毫不藏私,把自己怎么做的都跟李翠花说了。
见她如此大方,李翠花心里好受些了,那嫉妒只余一丢丢了。
龚建民又一一品尝了其他菜,发现道道都好吃,而且每道菜跟自家的做法都不同,吃起来新鲜得很。
这晚过后,龚建民逢人就夸自家侄女做饭好吃。
是以,还没到正月初八苏蓉的婚礼,冒水沟村一二队的人就差不多都知道龚文玉厨艺好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