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结婚虽然不像后世那样,天还不亮就起来操持,一直忙活到中午吃完喜宴送走客人才算忙完,但该定的礼也都定完、送到孙家去了,只差大后天把新娘子迎到陈家来这一道程序。魏舒觉得快,是因为她没参与,也不知道前面的事儿,突然告诉她陈定海马上就要结婚了,她才会这样觉得。
陈红英从套在棉袄外的花褂子口袋里掏出一把糖果来,“魏舒姐,给你喜糖。”
魏舒接过来,不是什么好糖,但在这个年代,这种糖果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得上的。她揣进自己口袋里,留了两个,递给陈红英,另一个自己剥开塑料糖纸塞嘴里,“还挺甜的。”
陈红英嘿嘿笑了两声,也把魏舒给自己的那个剥开吃了。
魏舒用舌头把嘴里的糖块拨到一边含着,问道:“你哥大后天就结婚了,那这两天你们家是不是该忙死了?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她没近距离参与过,但也知道结婚那天主持婚礼的、接亲的都得提前请齐全,而办喜宴的菜、肉更是得提前买好,厨师、上菜的人也都得提前找好,更何况现在还没有承接喜宴的团队,更是只能自己家操持了。
陈红英点着头,“都准备好了,我大哥也寄了东西回来呢。到明儿我估计就没啥空了,今天先赶紧过来跟你说一声。”
“我知道了,你和郭奶奶就在家忙活吧,这边不用她操心啦。”
本来这边也就只有放牛的事儿,天冷了,外面的草也都变成了干草,没必要再割了,她自己完全忙得过来。家里有人结婚,这放在哪个年代都是大事,郭老太还是专心忙活这件事吧。
两人含着糖块说了会儿话,陈红英就回去了,魏舒检查检查牛棚,进厨房给自己做晚饭去。
第二天,郭老太果然也没过来。风自昨天傍晚停了之后就没再刮起来,魏舒吃完早饭收拾完,牵着牛出去溜达一圈,中午把牛赶回去后,她没急着做饭,而是揣上钱和票,锁上门急匆匆去了公社。
她之前还说,等陈定海结婚的时候给他多买点东西,没几天时间了,先赶紧把东西买完再说,省得这两天再刮风、下雪,到时候就是冷也得咬着牙出门。
她去的这会儿人不多,魏舒看了看,想好自己要买什么,很快就交钱拿东西离开了公社。
今天天好,不仅没刮风,还是个大晴天,魏舒这一路过来一点也不冷,甚至还微微出了点汗。但现在已经是晌午顶了,旁边公社饭店里传来饭香味,香得魏舒忍不住想进去奢侈一把,但最后还是臣服于惨痛的现实,不得不饿着肚子回去。
远离了香味来源,再一路走回去,魏舒也不馋了,她回去后照旧是热了个窝头,炒了半个白菜——虽然说是炒,但因为油不多了,魏舒就只滴了一滴油,和水煮也差不多了。
两三天的时间眨眼就过,一转眼就到了陈定海结婚这天。
魏舒问过郭老太,不用自己过去帮忙,快晌午的时候她直接过去就行。不过说是这样说,魏舒还是没好意思去那么晚,她收拾完,又看着牛出去遛了一圈,这才提着自己买的东西去了陈家。
陈家今天要办大喜事,大门上贴着手写的喜字,两边还贴着幅对联,魏舒瞄了一眼就没再留意,视线全被院子里满满当当的人吸引了。
陈姓在三桥大队不算大姓,但也是有几家子往上数一个祖宗的,今天陈定海结婚,关系稍微近点儿的,都过来了,远一点儿的,有人多少送了礼金,也有人没来。谁家来没来、给没给礼金,都得记清楚,以后人情往来用得上。
魏舒来三桥大队也很久了,虽然她后来都在放牛,很少和其他人碰面,但之前她和孙二妮那一架,让不少社员都记住了她。今天能来的,都是和郭老太一家关系近的,自然也知道他们家和魏舒关系好,这会儿见魏舒提着东西来了,纷纷笑着跟她打招呼:“魏知青过来啦?”
魏舒认识得不多,只好笑着点头回应。
今天天气好,这会儿暂时没其他事儿,郭老太和高秀兰、田三梅婆媳也都在院子里坐着,见魏舒过来,也都笑着招呼她。魏舒过去打了个招呼,把自己带来的东西和礼金交给田三梅,又问陈红英去哪儿了,她去找陈红英玩儿。
魏舒找到陈红英,两人凑一起闲聊了会儿,外面就渐渐传来热闹的声响,院子里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回来了!
不过和魏舒想象中的锣鼓喧天不同,外面的声响就只是些年轻人闹出来的。
外面的声响传来没多大会儿,一帮子年轻人就涌进陈家的院子里,好奇的魏舒伸长了脖子使劲儿从人头缝隙里看,只见平时穿得很随意的陈定海这会儿穿了件应该是陈定山替换下来的旧军装,显得比之前精神多了。他此刻咧嘴大笑着,黝黑的脸上带着浓浓的喜气,虽然看上去有点傻,但却很能感染人。
另一边的新娘子,梳着两条大辫子,身上穿了一件大红的棉袄,小麦色的脸上带着两抹酡红,她低垂着头,双手也绞在了一起,一副害羞的样子。
新娘子接回来,被请来担任主持的田爱国满含激情地主持完固定程序,就开始了喜宴。
和后世一桌十几个菜没得比,今天陈家的喜宴只有两个菜,也都是常见的白菜萝卜,但是里面掺了点肉,就是好菜了。
这一桌两个菜,白菜和腊菜里多少都加了肉,陈家也算是花了血本。白菜和腊菜虽然都是家家户户冬天每天都吃的菜,但在座的宾客都吃得油光嘴滑的,毕竟加了肉,有油星子,这年头吃点肉不容易。
每人两碗菜,大家大都每样吃一点,剩下的则是准备带回家下顿再吃,毕竟吃完这一顿,再想吃点肉估计就得等过年了。
魏舒也是这样打算的,她的饭量也远不到一顿饭吃两碗菜的地步,等大家吃完散场,她也端着回了自己家。
这一天对陈家人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天,但对魏舒来说,就只比平常不普通了一点。她回去之后把饭碗放好,回味一下这和她认知中不太一样的婚礼,就继续自己的事。
还是第二天陈红英来找她玩儿,她才得知了一点陈家的新情况。
陈红英说:“我嫂子也没我想得难处,就是跟我哥似的,话不太多。”
“话多话少的,不影响过日子就行呗。”
陈红英也没想太多,“对,反正是他俩过日子,我跟她说话她搭理我就行。”
陈红英玩了一会儿就回家了,即便现在做饭的多了一个人,但田三梅并没有因此就不让陈红英做饭。
……
除了会和陈家人说几句话,魏舒基本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她还是听陈红英说,再陈定海结婚之后,三桥大队又陆陆续续办了几件喜事,有娶媳妇的,也有嫁闺女的,只是都和魏舒没关系,这年头也不兴放鞭炮,因此魏舒一点也不知道。
她还是照旧晨跑,隔上几天就会让陈家拐一下,和郭老太几人打声招呼,帮高秀兰往厨房里提提水之类的。次数多了,她也和陈家的新媳妇孙兰兰打过一点交道,确实是像陈红英说的那样,孙兰兰是个话少内敛但很好相处的女孩子。
魏舒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她心里还是很满意的。她毕竟还要继续和陈家人打交道,如果陈定海娶的媳妇儿是个不好相处的,说不好还会影响到她和陈家人的往来,现在这样再好不过了。
陈定海结婚是在十一月初,没过多久就进了腊月。今年冬天不只是三桥大队,红星公社也没搞什么大动作,因此让社员们过了个清闲一点的冬天。
只是原本的清闲,一旦进了腊月也开始变得忙碌了。
田爱国挑了个大晴天,和往年一样,组织起大队里的青壮,到河里抓鱼。
他们抓鱼的时候,魏舒和郭老太正好出来放牛,牛在一边慢悠悠地吃着干草,魏舒和郭老太则是一边闲聊,一边看着河里的动静。
队里平时禁止抓鱼,哪怕魏舒偷摸抓了几次,也没怎么影响到河里的鱼。男人们忙活了没多大会儿,就开始往外递抓到的鱼。
岸边围观的,也不只有魏舒两人,反正没别的事儿,大队里的人基本上都围过来看热闹了。特别是自家出了人的,一会儿分鱼自家能分得多一点,当然更上心。每当河里的汉子们抓到了鱼,岸边的围观群众们就发出一阵叫好声来,这也让汉子们更来劲了。
魏舒小时候也见过类似的场面。他们村西边有条河,她小时候,夏天河里还有水,就有人会抽水抓鱼,魏舒也跟着看过热闹,还分到过两条小鱼。她带回家放进水盆里,只是小鱼没活两天,就被魏家养的猫捞出来吃了。
这会儿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魏舒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事来。
玩猫上头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热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