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方二姐 上

告别三人后,王卓义便往城门方向去了。

这路并不长,更别说他已经对锦城熟得不能再熟了,哪条巷子是近路,哪条街上人流拥堵,他都清清楚楚。

只是,生活总要有那么一点意外才正常。

王卓义在街上遇到了张家的二少爷张千贺,也即万知州的妻弟,他正在和身旁的少女吵嚷着什么,两人的随从仆役挤挤挨挨占了老大一片街道。

出于习惯,王卓义悄悄靠近距离两人最近的摊贩,看似在挑选商品,实则在认真听两人的争吵内容。

张千贺作为本地有名的世家子弟,又和知州有姻亲,能让他这般哄着说话的人不多。

看那女子口型,好像叫着“舅舅”,那便是知州家的小姐了。

“我也要去南越。”

“去那不是玩的,我有要事在身。”

“什么要事,你的生意不就是吃喝玩乐吗?”

“生意上的事你不懂,那可不是区区吃喝玩乐的事。”

“我不管!无论如何,舅舅你别想甩了我偷偷离开,我会闹的!南越我去定了!”

“唉,先回家……”

知州小姐应该是被哄好了,争吵的声音渐渐低了,王卓义见人群恢复秩序,便也装作路人离开此处。

另一边,方爱姑回到酒楼后不一会儿,便有伙计来禀报,张家银号的小公子张万金来找她。

方爱姑皱眉说道:“不是早就告诉你们,凡是这位张公子来找,都说我不在。”

伙计委委屈屈回到:“二小姐,我们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告诉过张公子您不在了,可那人一点都不讲理,带了几个壮汉堵在门口,说是见不到你就不走,闹得客人都不好进门了。”

方爱姑没有办法,只能下楼。

唉,她是一点都不愿意和这人见面的。

张家在锦城开了银号,本就有些势力,后来女婿得了安南王赏识从县令升了知州,张家在锦城更是一家独大了,做生意走南闯北要汇兑银票的商家都得在他家存钱,哪怕张家银号除了锦城,在剑南道和山南西道都没几家,在外地分号更是少的可怜,实际只算一个钱庄。可张家眼馋本地在外做茶叶和锦缎生意的商户,硬是用了万知州的关系,要他们都在自家存钱,在外兑不兑得上不管,反正得在本地张家票号存上一笔钱,少了还不行。

这般店大欺客的行径,没多久就引起了锦城众多商户的反对,万知州不想事情闹大,便要张家尽快解决。这时候在外求学的张家大少爷正好回来,看到这般情况,也劝父亲不能做的太过,一边安抚商户们,一边通过万知州联系上为安南王管理票号的门客,商谈了两家票号合作的事。安南王名下的票号在江南遍地都是,非常方便兑换,商户们存在张家票号的银钱都能活用起来,怨气少了不少。

后来这位张家大少爷成了锦城商会的会首,做成了不少事,现在也是张家话语权最大的人。

那位张小公子便是他的独子,是他在外读书时和当地的一个女子私定终身生下的,那女子一直未能得到张家老爷的认可,最后拒绝和张大少爷回锦城,没过多久便横死水患。

张小公子的母亲不得张家家长的认可,这个小孩儿,他们也十分不喜,张夫人也一直张罗着为大儿子在锦城本地找一位贤良淑德的女子为妻,可还没等她筛一遍锦城的大家小姐们,张大少爷便放出话来,他此生再不会娶了。

就此,张大少爷和父母便杠上了,为着母亲不喜自己孩儿,张大少爷便另置了屋产养育孩子,养的很是精细娇宠——只怕同他娘亲一样命薄福浅,没两年这孩子便成了街上的小霸王。

再过两年,这张小公子便惹上了不该惹的人,这下子为了这唯一的孩儿孙儿,张大少爷和父母不得不放下芥蒂,齐心来救他一救。

人——最终是救下来了,可也就此回了张家大家,上了族谱,由他的祖母亲自来管教了。

等锦城百姓再见到张小公子在街头闹事,他已经学会了看人下菜,打人前先问问苦主父母是谁?家中可有亲戚为官?

没有,那便狠狠地打,留□□气就行。

有点关系,那就只打断手或者脚,给点面子。

有大大的关系,那张小公子便会像模像样地作揖,“失敬!失敬!”如此化干戈为玉帛。

可惜,只这么一点点心性是成不了大事的,他祖母总说,“你这样的孽种,最要紧的便是学会‘忍’,不然‘万金’也压不住你的命。”

是的,他爹很快就要再娶,新的张家继承人将会出现,他怕是很快会滑落到原来的位置,那怎么行呢?

他得再装的好些。

前些日子,张万金听到三叔和父亲谈论安南王派下的任务,他便主动在父亲面前领了将东西售到锦州各大酒楼的任务。

张万金本就喜爱方家大酒楼的方二姐美丽贤雅,此次更是要借合作的机会要方家掌柜把女儿嫁给他,既是在父亲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也是帮方家大酒楼更上一层楼,他早就知道方爱姑花心思和那柳老板交好,也不过是为了能搭上三叔的人脉,支持方家在临近州府再开一家分店,费那点心思有什么用呢?那柳娘子不过三叔一个手下,她说的话哪有自己顶用。

张万金之所以对方爱姑如此上心,也是有缘由的。

当年母亲死后,他一个人到锦城寻找父亲,身上钱财却在半途被人骗走了,只得靠流浪乞讨继续行程,到锦城时,已有两天没吃饭,饿得不行,晕晕乎乎坐倒在街上,是方爱姑不嫌弃他肮脏又衣衫破烂,给了他一个糖饼吃。后来找到父亲,他想再去找方爱姑,方爱姑却随母亲回娘家省亲了,一去就是两年,再回来遇到,却是一点都不认得他了,甚至不愿与他做一些朋友间的交往。他之前和父亲关系还好时,听人说方爱姑同旁人定了亲事,还让父亲去帮他把亲事抢过来,那自然是不像话。不过方家大掌柜倒是给了一个安慰人的好消息——小女尚幼,还要在家里多陪父母几年,并未同人定下亲事。

张万金高兴了,开始大张旗鼓的追求方家大酒楼的方二姐,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方爱姑次次推托,三五次邀请只能见到一次,后来张家祖母管束严厉,张万金收敛了许多。

可这次不一样,张万金想,自己是拿着好东西来帮他们的,她总不能拒绝了。

这些都是张万金的想法,在方爱姑看来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方爱姑为人乐善好施,再加上自家做酒楼生意,吸引食客的重点招牌便是食材新鲜,绝不过夜,因此每日都有许多食材边角料剩下。之前方大哥给父亲提建议,把这些剩余食材转卖其他小店,方掌柜不愿食材流入外家,可若是做些额外的新奇小糕点送给贵客们赚点口碑,会不会反而掉了自家的身价呢?他既不愿浪费了食材,又不想影响了自家酒楼的档次,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烦恼。方爱姑知道后,建议不如做成寻常饭菜布施穷苦百姓,虽然不是自家的客源,但是仁善的名声传播出去,也能让酒楼档次更上一层,不叫豪绅贵人瞧不起我们做商户的。

方掌柜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是酒楼人手不够,只能方爱姑自己去做这件事了。方爱姑那时不过十来岁,担上了这么件不大不小的事,每天忙活个不停,有次在学堂旁边布施时,被几个学子当做稀奇看。

学子甲:“这无荒无灾的,你个小姑娘不好好在家里待着,在我们学堂边布施做什么?”

方爱姑好心解释:“布施就是布施,还能是做什么呢?”

学子乙:“昌黎,这是方家大酒楼的二小姐,她这一阵都在城内布施,好歹是做善事,你怎么能这么说话?”

学子甲:“商人重利轻义,让她一个小姑娘在这里布施,我看说不定别有用心!”

方爱姑听了这话心里不高兴,可教养还在,秀丽的小孩脸摆出一副严肃样,认真说道:“你说我别有用心,那谁来布施你觉得没有别有用心呢?该不会除了你都没好人了吧?可我也没见你做过什么善事呀?”

学子甲听出了这小孩儿的嘲讽,怒道:“你小小年纪便口出狂言,怎么?是家里有钱布施没钱给你学女戒吗?”

学子乙见二人越说越凶,赶紧阻拦,“昌黎!你别说了。”劝完同学,又和小姑娘致歉,“方小姐,我朋友今日不顺,说话难听,不过你行为不俗,想必你小孩儿也有大人量,还请多多包涵。”

方爱姑见这同行人替对方道歉了,便决定做个成熟的大人原谅对方:“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肯定不会为难人,不过,既然这位大哥不信我诚意布施,不如我把食材都给你们,今日让你们来主持布施?”

学子甲惊讶质问:“君子远庖厨,我们怎么能去做饭?”

方爱姑听了这话便笑了起来:“你不愿意做,又不让我做,难道东西摆到这里便能开始布施了吗?”

两人吵吵嚷嚷着,周围已经围了几个学子看热闹,见同学落了下风,马上落井下石。

“昌黎,我看小姑娘说得有道理,你可不能欺负人家。”

“就是!就是!昌黎,不就是做饭吗?你总不至于不如一个小姑娘……”

骑虎难下,那先头说话狂妄的学子不得不捏着鼻子和同学一起去做饭了。

方爱姑得了空闲,便在学堂周围闲逛,就是在这个时候,她遇到了和小乞丐一样的张万金,好心给了他一个糖饼后离开。

那时候她根本没注意小乞丐长什么模样,只是在心里暗自猜想:这小乞丐再往前乞讨,怕是会被人嫌弃脏污邋遢,被赶得远远的。

唉,唉,她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春水摇摇晃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春将然之侠义如刀
连载中太行高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