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羽的眼睛瞬间黯淡,他明白不光是因为余粮不够,还因为他给出的价钱太低了,二国就不想卖他粮食了,可是因为买粮,国库已经所剩无几,他也出不起高价了。
“还能向哪国买粮食呢?”郑羽喃喃道,齐国有些远,光是路上运输就要耗费不少粮食,所以不能向齐国买,离郑国近又能出的起大量粮食的,只剩下……晋国了。
可是郑国和晋国闹得那么僵,晋国还肯帮郑国吗?不管了,为了郑国子民,他无论如何也要一试,要是姬丰在位,定会狠狠敲诈他一大笔钱,而今换了新君,或许愿意低价卖粮给他。
郑羽眼中流露出些许希冀:“石阡,你即刻前往绛城,向晋国请求买十二万石粮食。”
晋国,朝堂。
谷阙出列道:“君上,臣有一事要奏,昨日郑国亚卿石阡因郑国饥荒前来请求买十二万石粮食,臣查了国内的粮食账薄,粮仓的存粮还需留备军用,防范诸多突发天灾,我们出不了这么多粮食。”
“我们最多能给郑国多少粮食?”姬瑄问。
“据臣所估,最多能出五万石。”谷阙道。
“那还远不够郑国所需,郑国已遍地饿殍,还不知大旱会持续多久,众卿可有何良策助郑国,补上粮食的缺口吗?”姬瑄道,郑国求粮,是缓和两国关系的机会,晋国若是帮郑国解决了饥荒,郑国必会归心,盟晋便为期不远了。
众臣面面相觑,没有想出什么有效的办法。
此时,陆临之子陆启出列,躬身道:“君上,臣有一策,或可助郑国度过大旱。”
“陆大夫请讲。”姬瑄道,陆临父子都位居大夫,陆启还很年轻,但年轻的未必比不上年长的。
陆启目光炯炯,朗声道:“臣以为,郑国现在最缺的就是水,郑国两年之内天不降雨,河水干涸,但还可用井水浇灌田地,臣可去郑国勘查何处有地下水源,助郑国多挖些水井引水,或可助其度过难关。”
姬瑄觉得此法可行,道:“嗯,就由陆大夫送五万石粮食去郑国,向郑伯阐明掘井灌田之策。”
“臣领命。”陆启拱手道。
郑国,新郑。
郑羽听完陆启的提议后,觉得无论如何也要试上一试,成功了可救郑国无数灾民,就算不成,也只是多了一些水井,便亲自下场,带上众臣和陆启一同挖井。
一月之内,郑国就新挖了数百口水井,郑羽泪水盈眶,激动得看着百姓从水井里打上来一桶桶水去浇田,有了水,粮食就能种出来了,他的子民不用再挨饿了。
郑羽心中感激晋国和陆启,自己还有个小妹未曾出嫁,今年都十九岁了,需赶紧出嫁了。
在君父孝期结束后,他曾想让小妹嫁到其他诸侯国,但是那些大国的国君太子都已娶妻了。当时相对合适的,就是让小妹嫁给姬丰做如夫人,不过,小妹比姬丰还大几岁,晋国未必同意。
但郑国比卫国国力强,郑羽不甘让小妹屈居于君夫人卫如意之下,而且郑嫣嫁的晋国公子晟,姬晟本来有望即位,结果惨遭横死,以致郑嫣不但没当上晋国夫人,现在还在宫里寡居。
一问陆启和小妹同龄,尚未婚配,郑羽眉宇间流露出笑意,反正小妹除了嫁给国君,在郑国也就嫁个卿族子弟,大国的卿大夫地位高于小国的,这样不如嫁给晋国的卿族子弟。
郑羽清了清嗓子,对陆启道:“陆大夫的大恩大德,郑国当以回报。”
谋求大国的君夫人之位,就不要轻易尝试了,陆启于郑国有大恩,郑羽认为该回报他,这样以后再闹饥荒,还能让他帮忙解决。
陆启闻言,神色自如地道:“郑君谬赞了,外臣不过是奉寡君之命来助郑国,郑君要谢当谢晋国与寡君。”
“陆大夫过谦了,晋侯那边,寡人自有酬谢。”郑羽眉眼弯弯,接着道,“但这桩婚事,还请陆大夫千万不要推辞。寡人的幼妹与陆大夫年纪相当,寡人愿将她嫁与陆大夫为妻。”
楚国,郢都。
申荼的寝宫因楚钺多日不来,已略显冷清,申荼便请她的母亲陶菊来和她聊天。
陶菊面色不善:“荼儿,你向来机灵,最懂君心,怎么做了这件糊涂事,给自己招来一个劲敌,她如今都比你还受宠了。”
申荼面有惭色:“是女儿一时疏忽,但女儿看,大王只是图一时新鲜罢了,南宫蝶不会受宠太久,以后找机会除掉她就是了。”
“也是,这王宫里的女人,只有君夫人和晋夫人是你的心腹大患,还是集中精力对付她们罢。”陶菊眼中透着一丝阴险,“君夫人目前还动不了,就从晋夫人下手,晋夫人一直看你不顺眼,她若生了孩子,会更加打压你,所以不能让她的孩子生出来。”
“让晋夫人流产不难,但要做的隐蔽,让大王查不出来就不易了。”申荼想,若是不能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就不要做,她可不想引火烧身。
“想让大王查不出,也没有那么难,我有办法。过几日大王要趁着春暖花开外出游玩,会带上妃嫔们,你就以月份大了行动不便为由留在宫里,晋夫人月份还小应当会去,到时我会……”陶菊在申荼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
“还是阿母有办法。”申荼连连点头赞同,她知道陶菊会驭兽,必然做的天衣无缝。
申荼想了想,楚钺对后宫争斗之事也不甚清楚。之前,楚钺极为宠爱郑宝姽,郑宝姽生了楚钺第四子楚离,很快又生了大公主。
去年鲁妙因为和郑宝姽争宠,淹死了在水边玩耍的大公主,还嫁祸给碰巧路过的蔡如燕,楚钺也没发现是鲁妙干的,就把蔡如燕从如夫人降为了最低的少使。
楚国郊外,清风徐徐,绿草如茵,繁花簇簇,碧绿的枝叶摇曳生姿。
楚钺与几个妃嫔在饮酒。他一手抱着南宫蝶,一手抱着郑宝姽,二女不停地喂他喝酒吃肉。
姬秋莪以袖掩面,这席间酒气熏人,令她胃里翻滚起来。
“金花,扶我去溪边走走罢。”姬秋莪眉头紧皱,用手捂着胸口道。
“是,夫人。”侍女金花搀扶起她。
到了溪边,姬秋莪弯下腰,吐得昏天黑地,把刚才吃的东西全吐了出来,才觉得好受一点。
“嗷嗷——”
姬秋莪听到奇怪的声音,抬起头循声望去,看到三只红棕色的狐狸从树林走出来,褐色的瞳孔中闪着狡猾的光,正直勾勾地盯着她。
姬秋莪身体不由自主地战栗,脸色变得苍白,却仿佛被定在了原地无法动弹。
“嗷——”狐狸嚎叫一声,露出尖利的牙齿和爪子,向她猛扑过来。
“啊——”姬秋莪惊恐不已,后退几步想躲开,脚下却没站稳,一头栽到溪水里。
“夫人——”金花吓得大叫起来,“快来人啊,晋夫人落水了,有狐狸!”
侍卫听到动静,马上过去将三只狐狸刺死,跳进水里将姬秋莪救上来。
楚钺急忙过来,看到姬秋莪已昏迷过去,气的嘴唇发青:“连尹,你去查清这件事,回宫!”
“是。”楚敞领命。
楚钺独自坐在室内,单手撑着头,闭着眼睛思考一些事情,医师告诉他,姬秋莪小产了,是个女胎,他又失去了一个女儿。
楚敞回禀他没有查出来什么,或许只是碰巧遇到野狐狸。其实,楚钺心中有数,是陶菊干的,他知道这个女人会很多东西。陶菊所为,必定是申荼指使的,但她们母女俩还有用,现在不能动她们,他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了。
之前大公主溺水身亡,虽然他处置了蔡如燕,但他觉得蔡如燕只是替罪羊,暗害大公主的应当是鲁妙或者申荼,但他为了鲁国和申家,选择了处罚蔡如燕,谁让蔡国那么弱小,蔡如燕这个女人也不聪明呢。
楚步进来禀报公事,面上掠过一丝忧虑:“王兄,晋国卖给郑国粮食五万石,又派大夫陆启助郑国挖井取水,郑伯不胜感激,将其幼妹许嫁陆启。如此一来,郑国会不会对楚国有二心?”
听了这话,楚钺眼眸不由得暗了暗,不能让诸国有亲附晋国的机会。
现在晋国的盟国只有齐国和陈国,先前他为了拿下陈国,便让陈忱劫走了陈国庆祝姬瑄即位的礼物,从而让晋陈生嫌隙。陈侯祚的堂弟陈忱是连尹楚敞的侄女婿,乐意为楚国做事。
尽管陈祚是楚钺姑母楚国公主所生,但他因为娶了晋国公主,即位以来就一直盟晋,不及陈忱更亲附楚国。
得知礼品被劫后,陈祚追查了一个月,陈忱就推了个替罪之人出去,也没查到他头上。陈祚还迅速补了一份贺礼,由陈忱送到晋国绛都,了结了此事。
本来陈国这事就让楚钺心生不悦,现在晋国又使郑国感恩戴德,真是令人棘手,楚钺攥了攥拳,但他决不放弃。
晋国,绛都。
姬瑄和众臣议好了收复失地之策,王畿与郑卫所占晋地最少,也最容易收回,其次是白狄和秦国,白狄所占晋地都是从秦国那里夺走的,而掠夺晋地最多的便是赤狄。
狄人一向剽悍善战,赤狄诸部作战较为团结,又土地广袤,疆域大小于楚国相近,不易攻打,于赤狄手中收回土地还需从长计议。
目下晋国当注重经邦济民,劝课农桑,推动发展农事。
从王畿和郑卫收回土地,姬瑄打算先礼后兵,先遣使劝说他们归还土地,并率军同往,倘若不肯归还,就进攻夺回失地。
郑国正在抵抗旱灾,民生颇为艰难,倘若此时与郑交战,会使其雪上加霜,姬瑄便打算先从王畿和卫国手中收回失地。
正卿何复出使王畿,上军佐梁序出使卫国。王畿和卫国都不愿交还晋地,何复和梁序也都各自领兵进攻,收回失地,班师返回绛都。
绛宫,君夫人寝宫。
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静静洒下柔和的光辉,为夜晚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浪漫。
“醉云宫。”姜云陵站在寝宫门口读着匾额上的字,这是姬瑄命人换的匾额,一换好就拉着她出来看了。
“怎么样,你喜欢这个名字吗?”姬瑄容色如玉,尊贵雅致,微翘的唇边挂着淡淡的笑容。
“太喜欢了。”姜云陵一双黑亮的眼睛更胜星辰。
“我还让人在醉云宫内种了你喜欢的兰草,我喜欢的桂树,我们去抚琴赏花罢。”姬瑄揽过姜云陵的腰肢,一同步入花丛。
花丛之中铺着一张毯子,毯子上有坐垫和一张几案,几案上摆放着号钟琴。
姜云陵的玉指轻拨琴弦,道:“阿瑄,今日医师来给我诊过脉,我又有孕了。”
姬瑄定定望着她,抿起一丝浅笑:“我要跳一支舞,庆祝孩子的到来。”
随着琴声响起,姬瑄舞动起来,他的手臂富有力量与张力,舞步轻盈如风,每一个动作都浑然天成,像一副优美的画卷,令人赞叹不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