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后世四·野心家

“这部分人会反对你。”

“按着如今的世界规则,弱肉强食,而连熬过黑暗的生存能力都没有,必定是弱者,弱者的抗议声和蚊子嗡鸣,谁更响亮?根据我的经验,蚊虫的嗡鸣更响亮。”

“那黎明没有到来呢?”

“那说明人类灭绝了,没什么好说的,豪赌这种事,可能赢也可能输,我接受。如果你想说别人不接受呢?那就不接受,那是别人的自由,同理,我接受也是我的自由。”

科学家明白了。“祝你如愿。”

不然人类灭绝这结局太地狱了。

*

离开桃源城,乘坐飞机回到瀛洲,刚落地司瑾便收到电话。

淇国决定发掘拂晓部落的遗址。

司瑾回忆了下,托风神日记的福,韶岗文化中前期大量遗址地点可以确定——虽然七千年沧海桑田,但地形变化也有痕迹,循着风神的描述比对历史地形变化,再利用不同遗址之间距离校对,找遗址轻松了很多。

但有个问题,淇阳部落联盟能搞起来,可不仅仅是拂晓开挂的缘故,还有一半原因是地利。

淇水流域,尤其是下游盆地,从有信史记载起,就是一直跟四通八达、南北通衢挂钩。当然,四通八达、南北通衢是盛世时的描述,若是乱世,那就是四战之地。

但不管是南北通衢还是四战之地,都能说明一个问题,它的地理优势很强,从古至今都是人口稠密之地。

人类生活是需要住宅和商铺的,而进入现代,人口大爆炸,连昔日深山老林都盖上房子了,何况远古时就很宜居的土地。

淇阳部落遗址所在,考古人员早就确定,却迟迟没有开挖,就是因为那一片地区如今不仅盖了房子,还是商业区。

将商业区铲了,想什么呢,拆迁费不得天文数字?

毕竟商业区的户主可不是寻常百姓,可以随便一点钱加混混打发。

“中邪了?”司瑾道。“拆商业区可不是小钱。”

“商业区这两年不景气,没那么值钱了,背后的既得利益者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再捞一笔。再就是,挖出风神石板上提到的那座粮仓了。”光月恍惚道。“它真的很大,大得不可思议。”

“多大?”

“能储存让十万人吃二十年的粮食。”

司瑾哇了一声。“淇阳联盟多少人口来着?”

“若石板上的记载无误,鼎盛时约七十万人口,超过一千个部落,在小冰期时。”

“一千?太阳女神千子原来是这么来的。”司瑾嘀咕了声。“但就算这样,这也不是小钱,官府怎么会愿意做这个冤大头。”

“跟其它国家较劲,今天你挖出遗址证明你比我古老,明天我就得挖出更古老的遗址。”

司瑾懂了。“不争馒头争口气,不过,遗址挖出来,上了新闻,应该会引起不小的轰动吧,或许我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将风神第一季重播,再捞一笔钱。”

“可以呀,你还可以重播更多蹭热度。”

“怎么说?”

“我看现在的趋势,很可能会顺着风神的记载一个个挖过去,包括国外的。”

“对哦,风神的足迹遍布十洲七洋。”

她前不久才把剧组加一批演员打包送国外,不是没事找事,而是因为风神太能跑了。

再过一段时间,还有海洋,甚至海底的戏份。

现代社会那些不要命的骨灰级驴友都没风神能跑。

光月道:“对了,夙沙遗址已经挖出来了,你要来看看吗?反正你这段时间休息,正好散心,全球选美和疯狂拍戏,你一直连轴转。”

司瑾想了想,在哪都是休息,去遗址看看也好,她也很好奇风神出生的地方是怎样的,便道:“好。”

*

日旸半岛。

“....夙沙遗址整体超过两百二十万平方米。”

司瑾道:“才两平方公里?”还没她安排给演员住的宿舍区大。

光月无语:“你得看看时间背景,那是七千年前,七千年前那个时代,整个日旸半岛的人口加起来都不一定有你手里那几个剧组的人员加起来多。得横向对比,横向对比,夙沙遗址是当时最大的聚落。”

“跟韶坡文化的遗址比呢?”

“夙沙遗址大,没什么好奇怪的,风神出走之后,韶坡文化走向衰弱,聚落越来越小,而之前修建的聚落又因为部落联盟的衰弱而荒废,没有继续扩张。而夙沙遗址,大概是风神意识到开挂是会有后遗症的,就没用自己的飞行遗址给夙沙开挂,同时夙沙靠海,可以捕鱼,还可以发展商贸。我们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中东洲的矿石、货贝,还有东南瀛的象牙,一种来自北瀛的海龟龟壳,甚至两河和埃居的器物....”

司瑾侧目:“远古人怎么跑这么远的?”

“推测一半是因为风神,她是众所周知的骨灰级驴友,喜欢看不同的文明不同的风光,还有一半则是远古时代,独木舟在顺风的情况也可以远行千里。”

“独木舟可以远行千里不代表还能回来吧,都是就地栖息了。”

“风神长寿。”

“忘了这茬,但也还是开挂,只不过这次开的挂后遗症没那么大。”司瑾四顾,完全感受不到海洋,也确实不可能感受到海洋,海岸线在隔壁市。“但这里离海洋真远。”

“沧海桑田,豫河的泥沙淤积,曾经的海岸线海湾都变成陆地了,但七千年前,这里是沿海,并且是瀛洲东部最大的商贸中心。”

光月带着司瑾走到一处帐篷里,帐篷里是成堆的蚌器。

从蚌器的尺寸来看,制作它们的蚌都是大蚌。

“这些都是来自海洋的海蚌,神话传说里,云神与鲛人交好,原型应该就在这。日旸半岛在进入近代前,多盐碱地,农业产量低,夙沙氏时期也不例外。农业不发达,但人不会被尿憋死,夙沙氏便用粮肉与鲛人交换海蚌,再将海蚌打磨成蚌刀蚌镰,与盐远销各地,换取粮食。”光月目不转睛的看着成堆的蚌器。“真是不可思议,在生产力那样落后的时代,创造出如此辉煌灿烂的文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貂珰

狩心游戏

虐文受死遁后他们都疯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
从人到神·蒙昧时代
连载中都广建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