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生长缓慢,并非不会老,但考虑到这年头基本没人能活到衰老,老可以忽略不计,但突如其来的死亡是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结局。
虽然她不是因为这个原因离开的,但听了合作部落群近来的变化,她很难不思考这个问题。
她之于合作部落群,如陨石之于当初的无夷部落。
任何群体依赖于一样无法再生无法替代的事物,长久来看都不是好事。
母狐看了一会献的外表,虽然年纪与拂晓不分伯仲,但不同于已化为枯骨的拂晓,献一副嫩得能掐出水的大崽模样,思考片刻,道:“那也没必要离开。”
“我并非一去不回,仍会时时归来。”
母狐觉得这个结果也能接受,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正好烤羊做好送了来,母狐招呼献吃羊肉。
献看着端来的烤羊,露出惊讶之色。“汝等杀羊食?”
部落养羊不都是为了食用羊乳吗?几年不见,合作部落群奢侈到能宰羊吃羊肉了?
母狐解释道:“平时不杀羊,这次是为汝归来杀羊,杀的是公羊。”
就算公羊也不应该,蓄养的牲畜都是冬季时的储备粮,献看了看部落其他人理所当然的模样,脸黑了。“汝不知吾恶何事?”
母狐:“....”想起来了。
献一巴掌拍掉女鲅的手。“拿走,吾不食。”
女鲅委屈的看向献,这么香的羊肉。
献瞪了眼女鲅,什么肉可以吃什么肉不可以吃都不知道吗?
母狐为难道:“但羊已杀,若不食便浪掷了。”
献想了想,道:“所有人一人一块羊肉。”
也行。
母狐将分肉的石刀递给献。
激女河流域养的羊多为山羊,体型大肉多,但三百多人一人一份,也就一口的分量,反倒是切肉切得献满头大汗。
切完肉,献拿起自己的一份肉。
比起北方高原上只吃嫩草的绵羊,山羊不挑食,草根麸糠都吃,但肉质比起绵羊完全不同,绵羊肉质细嫩,而山羊肉,两个字:费牙。
但切完山羊的献饿得不行,就算是肉质粗糙的山羊肉也啃得津津有味。
母狐问献:“汝带来多少盐?”
“二十三千一百六十斗盐,汝等要多少?”
“都要。”
献停住咀嚼山羊肉的动作,茫然的看着母狐。
汝方才是不是没听清吾说的什么数字?
虽然盐是人的生存必需品,但也不能盲目收集,二十三千盐需一千多千的粮来换。
母狐道:“不止吾之部落,大平原西部这里还有其它部落,吾等去盐泽易盐路途很长,每每所得亦不足,一直缺盐,这些盐来得正好。”
献心中叹息。
盐的分配一直是大首领的重要职能,因着产量始终不能满足消耗量之故,从拂晓起,不论如何分配都无法令所有人满意,但她记忆里,不满意归不满意,却也没到话语里满溢怨气的地步。
总觉得自己迟来几个春秋,很可能看到不同部落为了抢盐打起来。
献赶着秋季鱼汛前还舟,离开日旸之地已六十余日,不能再耽搁,能早一日将盐换成粮食是好事,一口应下。
母狐迅速联络周围部落带着粮食来换盐。
听说有盐,合作部落群东部的部落动作皆迅速,离得近的带着粮食赶来,离得远的不能迅速带着粮食赶到便先派一个人来谈,表示愿意多出一些粮食换盐,粮食就在后面,等一等就到。
献毫不犹豫严厉斥责这种扰乱市场(虽然这年头还没市场)的行为,将人斥责得跟霜打过的草木后,献取出一大袋贝壳。
“日旸之地有许多盐,可供所有人之需,冬季时盐舟还会再来,吾与汝等相约,一斗盐易五十斗粮,冬季之盐先予汝等,以贝为信,一贝十斗盐,汝等可愿?”
距离远的众人想了想,虽然这次的盐换不到,但下一批能换到,而冬季也没多久,也行。
献一一询问众人所代表部落想要的盐数,问出盐数后,从盐数小的开始发起,每十斗给人一枚贝,发到最后时发现这次带出来的两万枚贝居然不够。
一贝十斗盐,两万贝便是两百千斗盐,一个大人一个春秋所需之盐在半斗到一斗之间,这么多盐整个合作部落省着点够消耗半个春秋。
献只能委婉向排在后面的狮子口们表示,别太过分,也给后面收到消息的部落留点盐。
狮子口们只能降低盐数,这才没让献发到最后贝不够用。
解决了贝问题,还有另一个问题。
这么多粮食怎么带回去?
自己带来的舟楫不够用。
所幸,这几个春秋为了方便联系,烛光鼓励各个部落多造两条舟,合作部落群没有日旸之地赶季节鱼汛的需求,造舟是为了通过水路与其它部落联络与换盐,舟借出去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献借到一百条舟并操舟之人。
还是不够。
最终还是女鲅给献出了个主意,让诸部分期付粮,诸部可以拿走盐,但这次只给一部分粮食,剩下的粮食等盐舟下次再来时再给。
当然,为了确定到时要找谁要多少粮食,需要留下信物。
一口气拿出一大笔粮食对部落也有影响,可以分期支付,诸部也很高兴,只是信物不太好给。
信物必须方便携带,诸部想了想,也学着献的模样用贝壳做信物,但在贝壳上留下不同的刻痕表示这个贝壳属于哪个部落。
收集的贝壳最终堆满三条舟。
来自日旸之地的众人整理贝壳整理到想吐。
女鲅忍不住道:“他们没有小一些的贝吗?怎么都是大贝?小如拳,大如掌。”
献道:“河里捡的贝都是大贝,这已是挑选的小贝。”大家平时捡拾的河蚌可是用来打磨蚌刀,要的就是大,不大都打磨不了蚌刀。
女鲅闻言问:“那汝用的贝是从何捡来?”
献用来做信物的贝只有指甲盖大小,颜色也是很漂亮的黄白色,在日旸之地,这样的贝都是用来制作项链,数量也不多,而献一口气拿出了两万枚,整个日旸之地都未必有这么多小贝。
“吾问母鲤有无方便携带适合做信物的东西,她找海里的鲛人要来这些贝。”
女鲅恍然。
忘了母鲤,虽然没有鱼一样的尾鳍,但母鲤有鱼一样的鱼鳃,同沿海的鲛人时有往来,搞点海贝易如反掌。
女鲅道:“下次吾等可以多带些贝给他们做信物,省出舟载粮食。”
众人皆赞同。
贝壳虽是来日取粮食的信物,但本身不能吃,一舟的贝壳视觉冲击效果远不如一舟食物。
也有人道:“其实这些贝也很好。”
献看向说话的人,记得对方,公六麋。“怎么说?”
“河中可收集到,刻痕也很好....”
公六麋的声音在献愈发阴沉的脸色中越来越小,最终消音。
献道:“以后只能用这种小海贝做信物。”
虽然不知道这种小海贝的产地在哪,但从它在陆地上的稀罕不难看出,陆地生物无法自己获取。
不过也要防止有人通过鲛人获取大量小贝制造麻烦,用来做信物的贝还得做一些记号。
PS:献用来做信物的海贝,现实原型是产自马尔代夫的货贝,海域纬度越低,贝壳越小,而马尔代夫的货贝不仅个头小,色泽漂亮,还,因此在远古,从印度洋周遭到我国,这种货贝被用来当货币,甚至到近代之前,货贝都是非常流通的世界货币。
一些用贝壳当货贝的地方,比如云南、印度、非洲和美洲,云南的货贝好像是在民国到建国早期才退场,印度则是带英到来,为了方便收税(货贝对带英没用),花了大力气发行统一的新货币才让货贝退出历史舞台,而非洲与美洲,昂撒通过工业化捞取货贝,再用货贝去和土著做生意,最终,搜刮走无数财富,给土著留下堆积成山的无用货贝,反正世界各地原本的货贝货币体系在昂撒的破坏下崩溃。
当然,云神篇这里私有制还没进化出来,货贝的功能只是一种因为无法仿冒又漂亮所以用来做信物的海贝,离货币功能还早着呢。
以及,盐的颜色和味道,可能有读者觉得,作者你写的生命东西?那是盐吗?
是盐,古代的盐....十二分佩服穿越回古代的主角们,穿成贵族还是平民、奴隶是压迫别人还是被人压迫都是其次,盐这种生活必需品才是真要命,吃惯现代工业提炼的精盐,真的有人吃得下古代盐吗?
万幸,献是纯土著,还是原始部落开局的土著,她没吃过任何现代人的好东西,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可以正常享受每个时代的“美食”,这要是穿越者,说不定写着写着主角就想自尽了。
PS:激女河的现实原型是黄河,沇水的现实原型是济水,日旸之地原型山东半岛,可能有人疑惑,既然这样,黄河怎么在南边?哦,虽然很离谱,但黄河它的河道在最近一万年在华北与华南的广袤平原反复横跳——淮河和辽河海河等河甚至曾注入黄河——所以献这个阶段见到的激女河在南边,再过百来年她就会惊奇的看到,哇哦,激女河从大平原南部跑北部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第六章信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