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筹备

下午,身心舒畅的尤志程一身短打走出家门,戴上遮阳草帽往地里去。

上午油菜种完,避开午间烈日,下午凉快些了尤家人就老老小小集体下地收红薯去了,而尤志程也是偷了会儿闲。

在这个国度,土豆、红薯这类饱腹感极强的作物也是有的。

只因着是原始品种,加之肥料供给不足,这些作物的个头都相对较小,亩产量也不是很高,但是聊胜于无。

而且在家里稻米不足的时候,土豆红薯搭配起来作为主食也足以让一家人度过难关,因此村里家家户户都种得有,尤家就种了两亩地的红薯。

两亩地的红薯全靠人工挖可不是个小工程,更何况最后还要靠人力或背或担回家晾晒存放。

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割藤蔓、挖红薯的场景,这一刻尤志程是十二万分的想念现代收割机、运输车,哪怕是有个三蹦子也能为身体分担一些压力。

心里再怎么苦,该挖的红薯要挖,该背的背篓一趟也没少。整个下午让尤志程懂得了昨日禹文颂开荒的苦楚,这农活真的是很磨人的意志、也很挑战人的体力啊。

好不容易熬过这一天,吃过晚食、洗了澡,尤志程揉着被背篓肩带勒得生疼的肩膀,英勇就义般坐到了书桌前。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现代化设备,就不能搞几个省力气的工具吗?眼下最急需的曲辕犁来一个、独轮运输车来一个。

本不想浪费灯油熬夜画图的,早早睡下也能好好休息,可是一想到后面几日都要背红薯,尤志程当即开画,至少先把独轮车搞出来解放肩膀。曲辕犁的犁头涉及到铁,这个要找官家铺面登记后才能打制,就先放着吧。

独轮车的制作尤志程照旧去找的沈木匠,这次因为是自家用的,且是加急要,他就得给钱了。

从胸口摸到裤腰,尤志程身无分文。唉,先跟母亲拿一些吧。

等拿着钱和图纸上门找沈木匠时,沈木匠他不!收!钱!反倒还要出钱买独轮车的图纸并附送一辆独轮车。

这个图纸是尤志程“窃取”的先人智慧,并不属于他。如果做出来的东西能帮到更多人,将图纸传出去他乐意至极。另外还能白得一辆车,值了。

于是尤志程拿图纸换了一辆车,至于以后沈木匠要如何用这个车挣钱,他也不会去过问。

一日后沈木匠制作的独轮车凭借天然优势,穿梭在各条田埂小道间,为尤家各种作物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惹得村民们纷纷朝沈木匠家跑,沈木匠也因此靠着制作独轮车小挣了一笔。

后来的某天尤志程甚至看到沈二宝在沈木匠家帮忙干活,这可把他惊讶到了。不过看到沈二宝的改变,他心里莫名又有种欣慰的感觉,就好像是自家孩子改邪归正了一般。

农家人的活儿永无止尽。随着又一趟的农忙季过去,小青山那边开荒的身影也日益增多,为了乘着这会儿把禹文颂家地开出来,扫盲班的事情得及时通知到村里。

也不知道禹文颂那边准备得怎么样,而且他们也有好几日没见了,尤志程寻思着要不要过去问问进度。

有了借口,尤志程抬脚就往禹文颂家走。

这些日子禹文颂也没闲着,依照尤志程的建议,他将白话故事熟悉了一遍。按着尤志程教的方法学会了简单的加减乘除,九九乘法表也被他研究了一番。甚至还拿弟弟做试验验证了一番算术,着实简单高效。

此外,看到尤家这几日都在忙着地里的活,又想起尤志程那健忘的性格,禹文颂就自己到沈木匠家选了几块木板,定做了一块所谓的课堂展示板。

这会儿他正拿着特制的炭笔尝试在展示板上写字,熟悉流程,以便后期正式讲课了不会闹出笑话来。

尤志程看着院子里认真排练的禹文颂,有些不忍心打扰,觉得就这么看着也成。

可是天不遂人愿,他被对方发现了。

禹文颂:“小村长,你怎么过来了。”

尤志程:“过来看看你准备得怎么样了,要是没问题我就准备通知村里人,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等到正式讲课的时候你也好发挥。”

两人说着话已经走到了展示板前,展示板被打磨得光滑,尤志程拿起一旁的炭笔在板上写字,效果不错,跟黑板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尤志程看着板上的自己的字迹,再看看旁边禹文颂写的,他赶紧拿起桌子上的一块抹布,胡乱一通把自己写的擦掉。

不过不得不说,也不得不佩服古人写字的笔法,真真是讲究。

禹文颂在一旁把尤志程的一举一动都看了个全,本想奚落一番但又觉得不该,于是调转话头道:“看来这展示板我也是用对了,以后有要写的我就写上去了。”

尤志程:“对的,对的,就是这样使用。如果扫盲班开起来了,学生大概率会越来越多,你不可能一个个的手拿把教,所以到时候你就在这上面写,让他们照着写就行。对了,我还可以教你一种方法。”

说着尤志程就拿起一旁的炭笔,按着毛笔字该有的风骨,将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生一笔一笔、按步骤写汉字的方法,在展示板上写了一个尤以及尤字的步骤拆解。

起身欣赏这个笔法有力的尤字,尤志程自觉找回了方才丢了的脸面,还不忘自夸道:“怎么样,这个方法不错吧,你就算不指导,他们对照这个也能按笔画把字写下来。”

“不错,志程兄大才。”禹文颂是真心夸赞对方,目前为止,他从尤志程身上得到了很多惊喜,他笃定以后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过看着他有些飘飘然的得意表情就有些想破坏掉,禹文颂忙把话题拉回来,接着说道:“对了,我做展示板的时候,顺道多做了一块,就在那儿。”

“我看你每次在村里通知事情都靠孩子们传话,那样着实麻烦了些。何不如将这块板子立在村中必经之处,村民们看到便会互相询问通传了。”

尤志程顺着禹文颂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那里躺着一大块拼接木板,上面还钉了两根杆子,杆子可以插到土里立起来,更方便放置。

再细想禹文颂的建议,尤志程觉得这个朋友没白勾搭,考虑事情比自己细致周到多了。

正准备感谢一番却被禹文颂抢了话头,只听对方询问道:“对了,我现下已经准备好,课堂随时可以开。我看就三日后的初十就不错,你觉得呢?”

“当然可以,你想哪日开课都成,我极力配合。文颂兄啊,我真的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扫盲班也没法这么快开起来。”

禹文颂很想说这不过是他们彼此间相互利益的交换,没必要感谢他。可是看着对方欣喜的表情,感谢也是真心诚意的,一阵气馁。

算了,破坏氛围的话也就不说了吧。

尤志程向禹文颂辞别后,扛着大木板回家。到家后又把要开扫盲班的事情跟家里人简单说了下,惹得尤老爹都有些泪目。当初家里看老三聪慧就送他到学堂读书,孩子也争气十八岁就考了秀才。

就在大家都盼着他再去考举人的时候,老三却主动放弃科考反而要留家里种地,尤老爹不是不遗憾、可惜,可是孩子坚持不再考且家里穷得也拿不出束脩,他也就没再坚持。

其实私底下村里人没少拿这个说事儿,有说过他家白白浪费了这些年的供养;有说他家供了这么多年的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回来种地,嘲笑说他家秀才是种地秀才;还有为他家二女儿感觉不值的,姐姐为了弟弟赶考远嫁,谁成想人嫁了,举人却不考了……

说的难听话太多,可是他们说再多又怎么样。自家孩子的秀才身份帮家里免了徭役和赋税,每年都可以省出不少银钱。现在也因为自家孩子读过书,还能帮村里人识字算数,这也算是孩子带给父母的骄傲。

只是不知二女儿如今日子过得如何,孩子远嫁,他心里又如何好受。

老三想做就做吧,于是尤老爹和尤志程一起,把大木板钉到了村里的必经地:井口旁。这里家家户户每天都要来打水,有什么新消息也能传得广而快。

大木板刚钉上,尤志程就拿起黑炭在上面写写画画。

先在最上面写明了:三日后村人都可到禹家听书学习。接下一排画三个太阳,再在太阳下面的左侧画一个手持戒尺的大人,右侧画一堆小人,类似课堂站位。

尤志程自觉非常形象,不过有前来打水又不识字的村民犯了疑惑。

“小村长,你这是写了什么?”

尤志程一听有人询问忙来了兴致,解释到:“你看,这是太阳,一个代表一日,三个便是三日。下图所示你看看像不像学堂上课,这边是拿着戒尺的夫子,这边是学子,整个图就是三日后来禹家听书学习。”

“…………”

村民不解,村民再次发问:“如何看出是禹家?”

“…………”尤志程无解,于是转身在夫子小人身上写了一个禹字。

唉,不识字就是麻烦。

算了,不急。前期不识字难免会这样,等以后大家都识字了,通知什么事情,哪还需要这般麻烦。

无奈啊,尤志程只能把三日后去禹家听书上课的事情简单的跟大家说了,还让他们互相通知其他村民,让能来的都来,不限男女老少都可以来听。

自觉有些挫败,尤志程还去找了孩子帮去帮忙宣传,以免三日后没人来上课,那可就尴尬了。

不管怎样,扫盲班的前期工作都已经筹备完成,后面只需要静待来人就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村长难当
连载中九品咸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