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庸州休整几日后,沈宁钰一行人启程回京,中途改道去张雨老家,将他的遗物悉数交给他的母亲,又留下数额足够她下半生用的银票。
张家距离盛京已经很近了,沈宁钰整理好情绪上车,赵映熙说:“宁钰,回京前,我想去看看皇祖母。”
沈宁钰一愣,太后去世前对她说的话如在耳畔,果断答应:“我也有话要对先太后娘娘说。”
皇陵依山而建,山上另建上清寺,太后娘娘故后,长老为她请了副长生牌位供奉在大殿内。沈宁钰敬完香,跪在蒲团上,心里默念:“太后娘娘,宁钰把映熙接回来了,她很快就来见您。”
赵映熙换了一身素衣,屏退众人,敬完香,跪在蒲团上:“皇祖母,映熙回来了……”
沈宁钰退在殿外等候,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宁钰”,她抬头便见于睿琮大步往这边跑来。
“于大哥?”
“映熙呢?”
沈宁钰往殿内看去,于睿琮顺着她的视线,终于看到了朝思暮想的身影。赵映熙恰在此刻回头,正迎上于睿琮迫切的视线,愣在原地。
她迟疑地走出来:“于大哥,请随我来。”
目送二人远去,沈宁钰识趣地没跟过去,抱臂靠在柱子上,欣慰地轻笑出声,转身去后厨准备茶点。
她亲眼见证了映熙和于睿琮的感情,如果能情人终成眷属,她乐见其成,然而她端着茶点送往映熙房间时,于睿琮却垂头丧气地迎面走来。
“于大哥,你……怎么了?”
于睿琮艰难地冲她笑了笑:“无碍,只是……罢了。”
这莫名其妙的回应令她一头雾水,等来到映熙房间,见她脸色也不好,沈宁钰忍不住问道:“映熙,你跟于大哥,你们……”她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开口。
“宁钰,你知道我在东陵怎么活的吗?”
沈宁钰心里一紧,听她缓缓说着。
“我知道,想在后宫立足,就要攀着皇帝向上爬,可我忘了,获得恩宠的同时,我也成了众矢之的。那些妃子们不容我,贵妃娘娘更是派了嬷嬷来喂我喝药。”
沈宁钰几乎要窒息,颤抖地摇头。
“是红花,我这辈子不会有儿女。”她微笑,“我也没打算给老头子生儿育女。”
“上官樾视我我玩物,九皇子无权无势却有野心,我与他合作,助他称帝,这才换来自己的一线生机,至于后来的事,你全知道了。”
“他说,只要我愿意,他便向皇兄请旨。”赵映熙垂眸,“我拒绝了,经历过那些事,我不会再沉溺于儿女情长。”
一碗红花、上官樾的胁迫都只是冰山一角,赵映熙与后妃勾心斗角,又对东陵皇虚与委蛇,仅仅一年,已经耗尽心神,喜怒哀乐都消失了,过去的快乐被渐渐淡忘,于睿琮似乎是上辈子认识的人。
“这个世上,嫁人的女子总不可避免地要生儿育女,于家人也不能免俗。我的结局无非两个,要么被于家人嫌弃,过继个孩子养在膝下,要么就要忍受于大哥纳妾,无论哪个结局,我都不喜欢,何况——”
赵映熙顿了顿,自嘲地勾起嘴角:“嫁人之后,即便没有宫规,还有后宅规矩在等着我,我还是要被困住。唯有以长公主的身份活着,我才能自在些。我被你救了一命,等同于新生,这一次,我想自私一点。”
赵映熙深吸一口气,不断垂着心口:“只是他离开的背影像针一样扎进来,我的心好痛。”
“那你后悔吗?后悔拒绝他。”
“我不后悔。”赵映熙坚定地注视着她,一字一顿道。
沈宁钰双手握住她的,就像小时候安慰她鼓励她那样,双眼亮而坚定:“你是大渝的长公主,你若不愿嫁,谁也奈何不了。如果想要得到一就注定会失去二,那就抓住一,割舍掉二,不放手,也不回头。”
“赵映熙,你选择了天高海阔,就只管尽情地飞。”
她蓦地笑起来,泪水挤出眼眶流下,重重点头:“嗯!”
从映熙房里出来,沈宁钰的路被于睿琮拦住,看着他犹豫不决的模样,脑海中又浮现出赵映熙情窦初开的羞涩模样,还有少年少女坐在一起畅想日后周游四海的意气风发,只可惜,这一切总有结束的时候。
她主动开口:“映熙彻底放下了,于大哥,你也向前看吧。”
于睿琮苦笑着,肩膀跟着一抖一抖:“已经没有阻碍了,她却要放弃……”
“正是因为前方已经没有阻碍,她才能毫无顾忌地往前走。于大哥,你自问,以你和于家的情况,她若嫁给你,当真能无忧无虑地畅游天地吗?你又真的能放下一切陪她行走四方吗?你提供的那方天地,不是她喜欢的。”
于家家风传统守旧,映熙和亲后,于家老夫人早就开始张罗于睿琮的娶亲之事,奈何他一拖再拖,婚事迟迟无法落地,老夫人整日唉声叹气,甚至辗转拜托苏璟安开导他,为此苏璟安没少跟她抱怨。
于睿琮也是她相识多年的兄长,看着他这般痛苦,沈宁钰也于心不忍,只是映熙既然决定斩断过去,她就会给她递刀。
赵映熙在东陵的不幸经历,她不想由自己说给于睿琮,因为她希望赵映熙连放手的理由都是潇洒坦荡充满光明的。
“映熙自出生之日起便首先是大渝公主,其次才是她自己。她如今想为自己而活,你若当真爱她,该为她感到欣慰才是。”
“你也知道,她决定的事,谁都改变不了,所以放下她,也放过你自己,好不好?”
“……我明白了。”
恍惚间,沈宁钰又看到盛京城外遥望东陵队伍的于睿琮,一样的失魂落魄,一样的憔悴悲伤,只是她的心境与那时迥然有别。过去是无力改变现实的挫败,现在则充盈着对未来的希望。
身在沙场,始知刀剑之利,行走四海,才晓天地之大。
映熙变了,她也变了。
翌日,从盛京派来的车队早早来接映熙回京。
赵渊对外宣称映熙有一孪生妹妹映和,因早年病弱一直被寄养在庙里,太后薨逝后又为其守灵,如今太上皇思女心切,他也怀念胞妹,遂将其接回皇宫,赐长公主府。
最后这一段回程路可谓风光,沈宁钰一路小心行事,如今也放松了警惕,小赭感受到她的情绪,优哉游哉地载着她走在队伍前,尾巴左摇右摆,端的是趾高气昂。它随她出生入死是,身上也多了几道伤痕,沈宁钰摸摸它的脖子说:“你也辛苦了,回去我一定把你喂得壮壮的。”
小赭耳朵抖了抖,更加雄赳赳气昂昂,沈宁钰忍俊不禁,就这样欢欢喜喜地走到盛京。
看着眼前乌压压的官员百姓站在城楼下翘首张望,她脑子“嗡”地一声响,忙问随行官员这是什么情况。
官员乐呵呵道:“校尉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事迹已传遍盛京,大军凯旋时没见到您,大伙还失落得紧,现在说什么都要来看您。再说,长公主殿下回城,该有的礼节不能少。”
身后马车上,赵映熙显然也被这等场面震撼到,但有人比她还尴尬,便戏谑道:“宁钰,你轻松些。”
沈宁钰哼笑一声,继续往前走去。
一早守在城门的苏璟安遥遥看到她的红色披风,双手握了几握,不顾身后接连起伏的“大人”,大步往前跑,沈宁钰一惊,快速下马迎上去,被他猛冲得往后退了几步。
苏璟安恨不能亲自去接沈宁钰回来,但赵渊昨日不知抽什么疯,不仅令他继任敬国公爵位,又给他升至刑部一品大员,他忙得脚不离地,又心不在焉。
见他这副听到“沈宁钰”就变狗的模样有损国威,皇帝便用沈宁钰的前途威胁他:“朕本想她要什么就给她什么,但依她的性子一定不会狮子大张口,索性封她个永信将军当当,一应事宜,你亲自去办,若在她回京时还没办好,就算了。”
“……”苏璟安深吸一口气,皮笑肉不笑地行礼,“臣遵旨。”
赵渊不会把朝堂之事当儿戏,苏璟安明知他在故意膈应自己,但事关沈宁钰,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整日通过暗卫得知她的动向,心痒难耐,好容易见到真人,却是什么也顾不得了。
他呼吸急促,紧紧抱着她半晌不说话,沈宁钰从没有这么尴尬,提醒他松手,却听到他急哭的声音:“终于回来了!”
“这么多人看着呢,你先松手。”
她推拒着,却被苏璟安搂得更紧,察觉到周围人暧昧的表情,沈宁钰把头埋进他怀里,认命地不再挣扎。
***
赵映熙以映和长公主的身份赐居公主府,赵渊高坐在皇位上,视线移向武将处:“沈宁钰。”
“微臣在。”
“此番出征东陵,你守城有功,连歼敌人精英部队,按律当赏。”
沈宁钰跪地,恭敬地听着良田十亩,黄金万两,庭院一幢,内心平静无波。
“朕记得,历任沈家军主帅承袭‘永信’封号,沈恒将军故后,该封号也一并封存,你此番战功赫赫,有沈家先烈之风,日后必大有作为,朕决定——”
随着他的话,沈宁钰心里逐渐掀起惊涛骇浪,直到听到最后一句,她脑海中嗡嗡作响,心情分明很愉快,但眼泪却先行掉落。
“封沈宁钰为大渝‘永信将军’,领兵一万,名沈家军。”
她恍恍惚惚地领旨谢恩,全不在意在场朝臣五花八门的脸色,赵渊宣布退朝,官员纷纷围上来祝贺,林湛的嘴角更是要咧到天上:“改天聚聚,那帮小子们听到你回来了,都囔囔着要给你接风洗尘。”
“好啊。”
沈宁钰曾经心有天地却不得展翅,只能认命地在一方小天地里自娱自乐,如今终于得到她曾梦寐以求的一切,最初的惊讶过后,反倒出奇地平静,连笑容都是淡而克制的。这本就是她在庸州拼来的结果,庆祝这份应得的荣耀,不如恭喜努力的自己。
赵映熙在大殿外一直等到人群渐渐散去才走过来:“恭喜你,沈将军。”
“也恭喜你,长公主殿下。”
恭喜我们,终得所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