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心安

这黄小姐问题实在太多了~

“确实繁杂。”

魏有之微微颔首,一边缓步前行,一边解释道。

“春耕乃一年之本,县衙需核查各乡里上报的种子、耕牛短缺情况,协调县中大户或钱庄,以官府信誉为担保,向确有困难的农户提供低息借贷,确保不误农时,至于县学,”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无奈。

“江都县学房舍年久失修,教谕多次呈文,奈何县库空虚,只能先筹措部分银两,修补最危险的几处,其余的……还需从长计议。”

她声音平和,将一桩桩、一件件看似琐碎,却关系民生根本的事务娓娓道来。

从田赋征收的流程、漕粮转运的协调,到刑名案件的审理、地方治安的维系,再到教化百姓、修缮水利……林林总总,千头万绪。

朱宁玉听得入了神,她来自现代,对古代县级政府的运作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此刻听魏有之条分缕析地讲来,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与复杂。

这绝不仅仅是坐在公堂上拍惊堂木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极大的耐心、智慧和责任心,去平衡各方利益,处理无数细节。

她看着魏有之苍白而专注的侧脸,看着她提及县学经费时微蹙的眉头,心中那份因系统任务而起的攻略心态,不知不觉间,掺杂了越来越多真诚的敬佩。

【目标对宿主好感值 30,当前总好感值:1506。检测到宿主对目标产生“敬佩”情绪,情感链接深化。】

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让朱宁玉微微一愣,随即耳根有些发热。

自从魏有之到黄府养病一来,系统时不时就会跳出来播报魏有之那逐渐上涨的好感值,有时候是10点有时候是20点,零零总总的就攒了五百点。

可这次,在好感值播报后,系统居然还有一句!

她……敬佩魏有之?这个认知让她有些慌乱,又有些莫名的欣喜。

她赶紧收敛心神,继续追问道:

“那……若是遇到像杨家这样的大户乡绅,倚仗权势,欺压良民,侵占田产,又该如何处置?就像仙女镇那样。”

她问这个问题时,眼神格外认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

魏有之沉默了片刻,目光投向远处假山旁一丛开得正盛的紫藤,幽幽道:

“豪强兼并,古已有之,非江都独有。为官者,上需秉承朝廷法度,下需体察民间疾苦。遇此情形,需谨慎行事,一方面要暗中收集确凿证据,避免打草惊蛇;另一方面,也要懂得借力,借助上官或……其他可以借重的力量,”

她说到这里,意味深长地看了朱宁玉一眼。

“在合适的时机,一举发力,力求雷霆万钧,使其无法翻身。若贸然行事,不仅无法为民伸冤,反而可能打草惊蛇,甚至引火烧身,殃及自身与无辜百姓。”这是她的经验之谈,也是血淋淋的教训。

朱宁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魏有之这番话,沉稳老练,思虑周全,与她之前那种“方正”、“莽撞”的初印象颇有不同。

看来,这位年轻的县令,并非不懂变通,只是在坚守着某种底线。

三人走到一座小巧的六角凉亭内坐下,亭子临水而建,四面通风,可以看到池中锦鲤嬉戏,荷叶已初露尖角。

魏母见女儿额上又有汗意,便拿出绢帕替她擦拭,又对朱宁玉感激道:

“这些日子,真是多亏了黄小姐。若不是您,子慎她……”

说着,眼眶又有些泛红。

“老夫人千万别这么说,”

朱宁玉连忙安慰。

“令君是难得的好官,为民受伤,我们略尽绵力,是应当的。”

她说着,自然地拿起石桌上的茶壶,替魏有之和魏母各斟了一杯温热的参茶。

魏有之道了声谢,接过茶杯,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朱宁玉的手,两人都像是被微弱的电流击中般,迅速收回了手,魏有之耳根微红,低头抿茶,掩饰着自己的失态。

这半个多月的朝夕相处,让她对这位黄小姐的感觉,变得愈发复杂难言。

起初是戒备、恐惧,生怕她泄露自己的秘密。

但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朱宁玉确实守口如瓶,甚至比她自己还要小心,每次换药都屏退左右,亲自操持,确保万无一失,这份细心与守信,让她心中的坚冰渐渐消融。

接着是感激。黄府无微不至的照料,朱宁玉日日的陪伴与开解,都让她在这段最难熬的时光里,感受到了一丝难得的温暖与……依靠。

她甚至开始习惯每日见到那张明媚的笑脸,听到她那带着点独特腔调,偶尔会冒出些新奇词汇的话语。

然而,与此同时,一种更深层次的困惑也在魏有之心头滋生蔓延。

黄府的家规极严,下人们言行举止皆有章法,进退有度,显然是受过极其严格的训练,绝非普通乡绅富户可比,这与她猜测的京中贵人身份是吻合的。

但朱宁玉本人,却似乎与这森严的规矩,与这整个时代,都有些……格格不入。

初时,魏有之只道她是身份尊贵,自幼娇养,对于寻常百姓的生活,世俗的人情往来不甚了解,比如她分不清粳米和籼米的区别,不知道市井间常见的物物价几何,对女红厨艺等闺阁女子必备的技能一窍不通。

可相处越久,魏有之发现的异常就越多。

她对朝堂制度、官员品秩的了解,时而清晰得惊人,时而又模糊得可笑。

她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某项政令施行中的弊端,提出连魏有之都觉得耳目一新,极具操作性的建议,但她却搞不清楚本朝最基本的赋税种类和征收方式。

她言谈间偶尔会蹦出一些极其古怪,完全不符合语法习惯的词语或短句,什么“效率”、“逻辑”、“潜意识”,听起来拗口又费解,但结合上下文,又往往能精准地表达出一种独特的意味。

她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常常异于常人,带着一种超脱于这个时代之外的冷静与……平等?

比如她曾毫不避讳地评论“皇帝也是人,也会犯错”,惊得魏有之差点去捂她的嘴;

又比如她对女子地位的看法,虽未明说,但言语间总透着一股“女子为何不能读书做官”的不忿。

这些独特的见解、陌生的词汇、与常识的脱节……种种矛盾之处,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魏有之完全无法理解的黄小姐。

她就像一本用奇异文字写就的书,魏有之只能读懂只言片语,却窥不见全貌,反而被勾起了更强烈的好奇心。

她究竟来自哪里?受过怎样的教养?为何会拥有如此矛盾的特质?

魏有之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观察朱宁玉,试图从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中寻找答案。

而这种观察,伴随着日益增长的感激与敬佩,以及那份因共享秘密而产生的特殊联结,正悄然催化着某种连她自己都尚未明晰的情愫。

“魏有之,你看那池子里的鱼,像不像你书房里挂的那幅《九如图》里的?”

朱宁玉并未察觉魏有之复杂的心绪,指着水中一尾肥硕的红白锦鲤,自然而然的唤出魏有之的名字,笑着岔开了话题。

魏有之这段时日也熟悉她这样突如其来的叫自己的名字,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唇角不自觉地微微扬起:

“是有些像。没想到黄小姐对画作也有涉猎。”

“略懂一点皮毛罢了,”

朱宁玉眨眨眼,带着点小狡黠。

“比不上令君大人学富五车。”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亭中的气氛温馨而宁静。

魏有之暂时放下了心中的种种疑虑与重担,享受着这难得的平和时光。

而朱宁玉看着魏有之脸上那抹浅淡却真实的笑容,听着系统偶尔响起的,昭示着好感度缓慢而坚定上涨的提示音,心中也充满了某种踏实的满足感。

或许,就这样慢慢靠近,也不错。

她想。

看着魏有之被阳光镀上一层柔光的侧脸,朱宁玉心中涌起一种名为心安的情绪。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道姑小王妃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大明县令:我是公主的攻略对象
连载中清轻一叶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