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生意火爆

董兴友到官府举报,说太白楼有人故意杀牛。

“堂下何人?所告何事?”

“回大人,小人董兴友,告发**巷太白楼杀牛卖肉。”

京城管理民间事务的衙门是顺天府,孟冠申是顺天府的府尹,他半眯了下眼睛,问:“你可有证据?”

“太白楼已经放出消息说明日会卖牛肉,大人您一定要派人去查封他们!”

孟冠申:“此事本官心里有数了,你退下吧。”

傅知乔早就派人过来报备过,牛肉的来源的确是千里之外的温亚草原,王奇的路引可以证明这一点,再加上谢卓亲自出面打点,孟冠申没有半点要为难太白楼的意思。

从官府出来后,董兴友整个人都喜滋滋的,他不知道谢卓早就派人打过招呼,以为官府会查封太白楼。于是,他放出消息说太白楼违反律例,杀牛卖牛肉,掌柜的马上就会被抓进牢里。

不止报官,董兴友还留了一手,说动了郭长益出来主持公道。

郭长益四十有三,是个老秀才,他小时候家里非常穷,穷到连犁地的耕牛都要跟亲戚借,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努力学习考上了秀才。

考上秀才后他的路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顺畅,连续三届科考都没有考上,他的家庭无力再支持他继续考下去。无奈之下,他只能放弃了科举之路,在自家院子开了个私塾,给孩子们开蒙并收取非常低的束脩。

按照他的说法,他想让更多穷人家的孩子能有读书识字的机会,此举让他在京城民间有一定的声望,再加上他的人生际遇很励志,鼓舞了不少贫穷学子,其言论在平民百姓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耕牛多劳,杀牛吃肉丧尽天良。”

平民百姓们大多是农户,耕牛是他们种地不可少的伙伴。听到太白楼为了吃牛肉而宰杀耕牛,他们的情绪瞬间被点燃,纷纷跑出来反对太白楼卖牛肉,怒骂太白楼丧尽天良,毫无人性!

牛是农户们耕田的好帮手,要是往后大家都开始吃牛肉,牛都被杀了,他们的农田怎么办?农田岂不是都要荒废了?

百姓们满怀怒气去太白楼算账。

恰好碰上了太白楼歇业的日子。

太白楼大门紧闭,百姓们有气无处使,十分憋屈,有些极端人士实在忍受不住,跑到太白楼门口扔烂菜叶子出气。

冬天的蔬菜有限且珍贵,能吃的不过就是白菜、萝卜这两三样,好的菜叶子要留着吃,剩下的烂菜叶子拿来出气再好不过了。

外面这番动静惊到太白楼里的人。

德福走出来,看着门口被扔了一地的烂菜叶,他一脸严肃:“各位,我再重申一次,我们太白楼的牛肉是正经来源,不顾事实真相,造谣生事者,就别怪我送你们去见官了。”

说到见官两个字,围在门口的百姓最终还是收敛了,嘴上依旧是骂骂咧咧的,手上却不敢再有动作了。

董兴友的本意是想借群众的力量,用舆论压制太白楼,逼官府出手封掉太白楼,殊不知,他这一举动反倒将太白楼卖牛肉的消息彻底的宣扬了出去。

越有争议的事情就越容易引起讨论。

百姓和农户们反对吃牛肉,世家贵族、有钱人们对吃牛肉却是持开放态度的。

话语权终究是掌握在有权有钱的人手里。

“太白楼真的有卖牛肉?那我要去看看了。”

“牛肉到底是什么味道?”

“牛肉应该会比猪肉好吃吧。”

“牛肉我多年前吃过一次,我记得那是一头快要老死的牛,牛肉的口感很韧,那滋味令我至今难忘!”

“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没有尝过牛肉的滋味呢,要是太白楼真有牛肉卖,我是一定要去尝尝的。”

……

反对吃牛肉的人多,想吃牛肉人也很多。

董兴友见风向不太对,便又开始散播假消息,说太白楼卖的牛肉来路不正,是偷了别人家的耕牛。

“你们就不好奇太白楼卖的牛肉都是从哪来的吗?难道是去乡下买农户家中快要老死的牛?”

“老死的牛?那么多牛总不可能一下全都老死了吧。”

“说的也是,那就有可能是病牛……我是不敢去吃了,吃病牛肉会把人吃坏吧。”

“可不是嘛,他们用的肯定是不干净的牛,不然谁家舍得把牛杀了啊。”

德福也注意到这类说法,他立刻请示傅知乔。

傅知乔十分淡定,水军这一套是她玩剩下了的,答道:“事实胜于雄辩,让他们闹吧!他们闹的越大,我们的生意就会越好。”

德福对傅知乔的决策是百分百信任,当即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见自己散播的消息有了效果,当天晚上,董兴友早早的睡下了,准备养好精神明天去太白楼看戏。

*

第三天,是太白楼开张卖牛肉的日子。

巳时三刻,太白楼还没开门,门口就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了。

德福在三楼探出头看了一眼,满脸喜色的跟傅知乔汇报,“姑娘,咱们太白楼这下是要彻底的扬名了。”

因为是卖牛肉的第一天,傅知乔亲自坐镇,她淡定的喝着茶,吩咐道:“让楼里的伙计们都机灵点。”

德福态度恭敬:“姑娘放心,都安排好了。”

德福是吃过卤牛肉和烤牛肉串味道的,他相信,从今天以后,太白楼的风头一定会盖过琼鲜楼,成为京城第一酒楼。

如果说酒水是太白楼的根基,那么牛肉的出现会将太白楼推向顶峰。

太白楼只开午市和晚市,牛肉片是不限量的,只要你有钱想点几份点几份,卖完即止。

唯独牛肉串是限量的,一人最多点四串。

为了让更多人尝一尝烤牛肉的味道,傅知乔还特别规定了,牛肉串只能按人头点,每天限量售卖四百串,午市和晚市各自两百串。

董兴友兴冲冲赶到太白楼,发现门口站了很多来吃牛肉的人,丝毫没有看到衙役的影子。

他顿感不妙,安慰自己,不急,不急,太白楼还没有营业,说不定官府的人要等营业才会过来,好抓他个人赃并获。

对,一定是这样!

结果太白楼开始营业了,官府的人还是没有来。

那些来太白楼吃牛肉的人见太白楼都营业了,官府还没有出来抓人,悬着的心也都放了下来。

“看来太白楼的牛肉真的没问题。”

“是的,官府没来抓人,说明牛肉来源是正经的,不是偷别人家的。”

“不是耕牛我就放心了,我带够银子了,走,吃牛肉去!”

董兴友呆愣的站在门口,看着人们络绎不绝的朝太白楼里走,他琢磨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他明明已经报官了不是吗?为何官府的人不出面处理?

他带着一腔怒气赶到顺天府,说要求见府尹大人,“大人,太白楼违法律法,杀牛卖牛肉,为何不抓?”

孟冠申早就收到了谢卓的招呼,再者,他仔细检查过王奇的路引,牛肉的来源确实没有问题:“据本官所知,他们的牛肉不是耕牛。”

“大人,您别被他们欺骗了,太白楼的牛肉一定是耕牛!”董兴友不相信太白楼的牛肉是正经来源。

“哦?那你手里可有证据证明太白楼的牛肉有问题?”

董兴友说不出话来了。

孟冠申哪能看不出他的心思:“你再胡搅蛮缠,本官就要治你的罪了!”

最后,董兴友被赶出了顺天府。

另一边,太白楼大厅里座无虚席,雅间也坐满了人。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吃牛肉,小二们耐心的给客人介绍:“牛肉的油花分布很平均,口感松软,保证是您吃一口就忘不了的味道!而且,我们的牛肉已经跟衙门报备过了,客官可以放心吃。”

目前菜单上只有三道牛肉菜肴,分别是花腱牛肉片、牛肉片、烤牛肉串,还有一道镶边菜,肉汁鸡蛋。

花腱牛肉三两银子一碟、牛肉片一两银子一碟、烤牛肉串一吊钱两串、牛肉鸡蛋半吊钱一份。

贵是真的贵,没办法,牛肉实在是太难得了。

点不起花腱牛肉片的,只能退而求其次点牛肉片,再便宜的就只能点肉汁鸡蛋了。

“小二,这肉汁鸡蛋是何物?”

“肉汁鸡蛋是我们东家特地研制出来的菜,由于牛肉珍贵且数量少,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尝到牛肉的味道,我们东家用烹制牛肉的肉汁来制作鸡蛋,小火慢慢煮,牛肉汤汁会慢慢融入到鸡蛋里,雪白的鸡蛋慢慢变成酱色,吸满了牛肉汁,让鸡蛋吃起来也有浓郁的牛肉味。”

牛肉和鸡蛋是一锅卤出来的,故而称之为肉汁鸡蛋。

众人被小二的描述吸引到了,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

对于想吃牛肉但没钱的人来说,点一份肉汁鸡蛋,既吃到了牛肉的味道,又不会太破费,简直一举两得。

而且,小二的话术极为高明,没有说点牛肉鸡蛋的人是吃不起牛肉,而是说牛肉量少,不能让人人都吃上。

如此一来,点肉汁鸡蛋的客人面子里子都有了。

“小二,给我上一份肉汁鸡蛋。”

“小二,我也要点肉汁鸡蛋。”

有不差钱的客人点花腱牛肉片,有闲钱的客人点牛肉片,囊中羞涩的客人就点肉汁鸡蛋。

吃过牛肉的客人,个个脸上都露出陶醉的表情。

“今日算是有口福了!”

“要是我能天天吃到牛肉,死也值了。”

“能吃到一顿牛肉,我觉得没白来这世上一遭。”

“乖乖,牛肉原来是这个味道。”

还有些客人活像八百年没吃过肉一样,嘴里塞满了牛肉,口齿不清地道:“不愧是牛肉,太好吃了!”

古献才虽得了德福一定会让他吃上牛肉的承诺,还是赶在午时之前来了太白楼,他到的时候一楼大厅里已经快坐满了,甚至有的客人已经开始吃了。

古献才心念还好他早来了,不然今儿个还真有可能吃不上牛肉,卤牛肉的香气勾起了肚子里的馋虫,他一口气把所有跟牛肉相关的菜都点了。

上菜的速度很快。

古献才面前摆着三盘菜,一盘是花腱牛肉片、一盘是牛肉片、一盘是肉汁鸡蛋,还有一份烤牛肉串正制作中。

古献才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碟子里的牛肉片,最先下筷子是花腱牛肉片。

初入口有些微咸,咀嚼两下,牛肉牛筋齐齐在嘴巴里舞蹈,酱香充斥口鼻,其中还带着丝丝的辣味。

越嚼越香。

古献才今年五十多岁了,五十岁在大魏已经是高龄,他的牙口不算太好,但这牛肉片吃的却也丝毫不费劲,他没忍住多吃了几片。

牛肉用小火焖煮了好一两个时辰,肉质软而不柴,浸渍一夜入味后再切成均匀的薄片,哪怕是八十岁的老叟都能吃得动。

牛肉片是冷菜,冷却后的香味虽然不如刚出锅时浓郁,但冰冰凉凉的吃在嘴里也别有一番滋味。

古献才吃的一脸陶醉,他隔壁桌坐着一对父子使劲的抽着鼻子,这就是牛肉的香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大魏女首富
连载中千里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