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游笙逐渐意识到,代号和名字是不同的,但是具体区别是什么,却又模糊不清。
既然已经提到,也当是为了转移公主的情绪,她问:“奇怪在哪里?”
这道理公主信手拈来:“名字一般来说是包含了族中长辈对孩子的期望,或是寄托了美好的愿景。像母后就曾说,‘世安’就是‘盛世平安’的意思,母后相信我是大启的福星,会带来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再如大哥哥这一代,中间字是‘易’,‘恒’(gèng)出自《诗经》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是指绵延,不断上升之意,承载了父皇对大哥哥的期待。二哥哥的‘儒’字,《说文解字》中言,儒行者,以其記有道德所行。儒之言優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是希望二哥哥能成为谦谦君子。”
“齐鸢姐姐的祖母希望她轻盈擅舞,故单名一个‘鸢’字。卫姐姐的‘静姝’出自《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是希望她娴静美好。”
“乘风哥哥的兄长坚韧有余,变通不足。镇国将军担心过刚易折,所以盼望次子能乘风而行,因势利导,不蛮干、不苛求,故而取名‘乘风’。慕容哥哥是慕容太傅老来得子,太傅只愿他远行无忧,自在逍遥,故而取名为‘遥’。”
“像是宫女,除在家中就有姓名,入宫后并未更改的,如母后身边的兰枝姑姑;大多都是依着宫里的规矩,寻了意头好的字组合而成,既显得清新雅致,又不**份尊贵,翠晴和赤佩就是如此;还有一部分,如流萤,是因为主子的喜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可是三十一是什么呢?是她于三月十一日出生?还是她父亲三十一岁时有了她?”
焕游笙摇头:“都不是。”
“所以才说奇怪呀。”公主耸了耸肩。
“那‘焕游笙’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焕游笙问。
世安公主摇了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焕姐姐当问一问爹娘才是。”
引经据典、说文解字,公主这个不好学问的哪里懂,方才说了那么多也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
“奴婢没有爹娘,名字也是皇后娘娘所赐。”焕游笙直言。
世安公主闻言心中一慌,自觉失言:“是我乱说的,并非有意提及焕姐姐的伤心事。”
“无妨。”焕游笙轻轻摇头,“公主言重了。奴婢本也不记得自己的身世,对爹娘更是毫无印象,所以也没什么好伤心的。”
暗卫营同批的三十人都是孤儿,四岁左右被收养了去,在严格的训练中长大。
对于四岁之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他们要么是毫无印象,要么是只有隐约的轮廓,甚至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也不会有人耿耿于怀。
“那焕姐姐从前叫什么?在叫焕游笙之前。”世安公主顿了顿,才问。
焕游笙回答:“十七。”
“十七?”公主重复了一遍,觉得新奇,“也是数字?”
焕游笙颔首,轻声解释:“可能收养我们的人,只喜欢用数字来编号,作为区分吧。”
“那你们是义姐妹了,你是第十七个,她是第三十一个。如此看来,收养之人,当真是个大善人。这样倒也简洁,像是一个标识。”公主说着想了想,才接着道,“不过数字和数字也是不一样的。‘二’让人感觉温和,‘四’和‘八’就有种稳重的意味,‘六’则显得活泼,‘七’和‘九’给人感觉聪慧而灵巧。”
“还有这样的讲究。”焕游笙微微一笑,“公主对这些数字的见解真是独到。”
见公主情绪终于缓和,手中的冰碗也用了大半,随着马车的摇晃,眼皮渐渐向下垂去。
焕游笙不再开口,接了冰碗放好,又调整了软垫的角度,让公主能够更舒适地倚靠。
……
再次停下休整的时候,已经到了运河边。
由于要转水路,辎重需重新清点、补充、分派,在此地停留的时日要稍长一些。
好在此处建有行宫,不十分搅扰当地百姓和官员,安全与舒适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汤易儒担忧妹妹的状况,特向皇后请了旨,只一群年轻人当晚到河边篝火,以放松身心。
之前说过,大启本就不很注重男女大防,在行宫之中又不比宫内规矩繁多,皇后也放宽了约束,乐得女儿多些自在,自然应下。
春日的夜来得不像冬日里那样早。
一切准备就绪,篝火已经燃好,膳食正源源不断烤制了端上矮桌,天边才渐渐泛起橙红的晚霞,像被烈焰烧灼了半边碧蓝。
那浓烈的色彩映在奔涌的河水之中,泛起层层金波,仿佛千万条锦鲤在水面上跳跃、翻涌。
用荷叶茎作吸管的碧筒杯,虽非材质名贵,但风雅独特,被一次次斟满。
蜜酒的色泽似融化的夕阳浸入琉璃,野花的芬芳裹挟着蜂蜡的暖意扑面而来,隐约透出熟透的杏子与焦糖的甘甜,与荷叶清冷青涩的草木汁液味道融合在一起,如丝绸般从舌尖蔓延至整个口腔,似火焰裹着蜜糖,再伴着呼吸留下蒲同英的清凉。
这清甜很容易让人卸下防备,等天色暗沉下来,火光映着的,就都是一张张酡红的容颜。
只除了焕游笙,她手中的酒杯不曾沾唇,脸仍旧是一片素净,如邢窑类雪,如新雪覆地,胎体坚薄透光。
“这酒由蜂蜜发酵而成,味甜鲜美,焕姑娘不尝尝?”汤易儒作为这次“筵席”的筹办人,不由开口邀请。
焕游笙轻轻摇首:“奴婢不会饮酒。”
“从不曾饮酒?”汤易儒惊讶。
焕游笙颔首作答。
暗卫营隶属于皇后母族,是个秘密组织,只为皇后一人服务。
大启严禁文官武将私自囤兵,即便是慕容遥这样的身份,也是没有暗卫的。
汤易儒作为皇后嫡出的二皇子,身边也有暗卫,代号七,只是暗卫对于彼此去了何处并不知晓,以防暴露身份。
且暗卫注重隐匿,也不被允许出入宫廷,或是出现于有皇帝和皇后的场合。
如汤易儒这些主子,本身也并不常见自己的暗卫,更甚少有交流。
而焕游笙能跟在公主身边,以真面目示人,本就是极为少见的,甚至是绝无仅有的。
所以没有人会怀疑她出身暗卫。
众人皆知焕游笙是被皇后送给世安公主的近卫,若出身军旅,少不得喝酒来御寒,驱散恐惧,或是行军以酒代水防痢,更甚至是受伤后饮酒镇痛;若出身侍卫,按长安的风气,不当值时也该有些应酬交际,酒量多少该有些,从别处调任也大差不差。
如何会从未饮酒?这是个疑问。
汤易儒性格坦荡,历来不热衷于窥探他人之私,也甚少多思多想,所以一闪而过的疑问很快被抛诸脑后,他提议:“如此,就更应当尝上一尝了。”
和汤易儒不同,一旁吃着羊羔肉的慕容遥挑了挑眉,思及那日在街巷偶遇焕游笙时,她满背渗血的伤,愈发觉得对方的身份扑朔迷离起来。
世安公主的思维比汤易儒更简单,闻言,水润润的眸子就瞧了过来,摇了摇焕游笙的袖子:“是啊,焕姐姐就尝一口嘛。若是不喜欢,往后就再也不喝了。”
“好。”焕游笙不会违抗公主的意愿,虽未喝过酒,倒也豪气,一饮而尽,面上不见丝毫波澜,仿佛那酒不过甘泉水。
“如何?”世安公主问。
焕游笙点点头:“味道甘醇,甜而不腻,颇有些意外之喜。”
世安公主嘿嘿嘿的笑了,有些微醺的傻气。
众人原以为焕游笙第一次饮酒,酒量多半不好,很快就会醉倒,却忘了,这酒量是要看体质的。
何况焕游笙始终记着本分,虽被公主哄着一杯一杯的饮,却始终注意着自身的状况,并未真放开来喝。
她依旧面不改色,稳稳地坐在那里,丝毫没有醉意。
汤易儒见状,心中不知怎的也涌起豪情万丈,又吩咐了取来鎏金舞马衔杯银壶。
方一端上来,酒香如松风穿林,裹挟着剑南道山野的晨露与稻谷的暖意,扑面而来。
众人目光齐聚,只见那酒液在银壶中微微泛着光,他亲自为焕游笙斟满。
“焕姑娘,这是蜀地烧春,冽如松风,不比蜜酒温和,姑娘饮用也当小心。”汤易儒提醒。
焕游笙看了眼公主,见她目露兴奋之色,也不推拒,倒是很听劝,只抿了一小口尝试。
初触舌尖,酒水如刀锋划过,凛冽中带着粟米的甘甜与糯米的绵密,仿佛将蜀地丰饶的四季凝于一滴。
汤易儒见此,也自斟一杯饮下,暖意自丹田升起,如春泉涌动,四肢百骸皆被温柔包裹。
世安公主连忙问:“这酒好喝吗?”
她年岁尚小,这样的烈酒也还没喝过呢。
焕游笙不会敷衍,细细思索了才答:“此酒味道不错,只是过于罡冽,奴婢猜想,公主不会喜欢。”
“好吧。”公主不是个喜欢附庸风雅的,她就是喜欢甜丝丝的酒,于是转而端详起那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对其精美的工艺赞叹不已。
卫静姝更是对酒没什么兴趣,只暗暗捏着帕子。
焕游笙被公主打扮着,今日极美,浅碧色的衣裙在春日里也不闹眼睛,于百花之中反而格外清新脱俗,与她原本清冷的气质相得益彰,美丽的容颜更显出尘。
如今她在人群的中心,一道道目光落在她的身上,如众星拱月,更让卫静姝心中不是滋味,目光不时在焕游笙与汤易儒之间游移。
慕容遥摇了摇折扇,讨酒喝:“殿下也是偏心,怎么不给咱们也尝一尝?”
“扶南惯是会卖乖的,去岁去了蜀地游历多时,这酒怕是没少喝吧?”汤易儒打趣回去。
慕容遥扇子一收,轻笑:“对了。我无意听说,江湖上许多武功高强的侠客,精通穴位之术。在下不知真假,不知焕姑娘可有所了解?”
焕游笙眸光微动,轻轻放下手中的酒杯,神色不变:“江湖上的传闻颇多,有些确有其事,有些则是以讹传讹。奴婢自幼居于长安,倒是不曾听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试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