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学霸互动小组

他的语速平稳,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像一台性能优越的计算机在输出结果。但夏叙言却莫名地听进去了。许砚知的讲解和他的人一样,极度简洁,直击核心,没有任何花哨的技巧或者鼓励性的语言,只有清晰的逻辑链条。

“所以,当X趋近于负无穷时,函数值……”许砚知一边说,一边在图像旁写下演算过程。他的字迹工整清晰,每一步都交代得明明白白。

夏叙言跟着他的思路,原本一团乱麻的脑子,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将那些纠缠的线头一根根捋顺。他偶尔会提出疑问,许砚知会停顿一下,然后用更基础的原理或者换个角度再解释一遍,直到他点头表示理解。

讲完数学大题,接着是物理的电磁学部分。夏叙言对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想象总是有些困难。

许砚知讲到一个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轨迹时,夏叙言皱着眉,试图在脑海中构建那个三维模型,却总觉得模糊。

“想象不了?”许砚知停下笔,看向他。

夏叙言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许砚知没说什么,只是将草稿纸挪到一边,然后从笔袋里……拿出了三支不同颜色的笔,以及一把透明的直尺。

他用蓝色笔在纸上画了几条平行的直线代表匀强电场,用红色笔画出一系列同心圆代表点电荷的磁场,然后用黑色的笔,借助直尺,画出了一个非常标准、优美的螺旋线,代表粒子的运动轨迹。

“就是这样。”他用笔尖点着那条螺旋线,“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电场力改变其轴向速度。轨迹是等距螺旋。”

夏叙言看着那幅堪称教科书画图范例的示意图,脑海中模糊的影像瞬间变得清晰无比。他第一次发现,原来纯粹的理性表达,也可以拥有如此简洁而震撼的美感。

“我明白了!”他脱口而出,语气里带着豁然开朗的欣喜,“谢谢。”

许砚知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似乎不太习惯这样直白的感谢。他“嗯”了一声,算是回应,然后收起了笔和尺。

“你的问题,”他抬起眼,目光落在夏叙言脸上,依旧是分析性的,“主要在于对基本模型的构建和理解不够扎实,容易被题目表面的复杂条件干扰。需要回归课本,把核心公式和物理图像刻在脑子里。”

他的评价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却奇异地没有让夏叙言感到难堪,反而有种被点醒的感觉。

“好,我会的。”夏叙言认真点头。

“现在,”许砚知将话题转向他自己,“语文。”

他拿出了一篇自己写的议论文草稿,推给夏叙言。题目是关于“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

夏叙言接过,仔细阅读起来。许砚知的文章,和他的人一样,结构极其严谨,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层层递进,无可挑剔。但是……

“怎么样?”许砚知问,语气里听不出期待,更像是在等待一个评估报告。

夏叙言斟酌了一下用词,指着其中一段说:“这里,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论证科学需要人文关怀,论据本身很有力。但是……衔接有点生硬,像是为了论证而强行插入的。如果能在前面加一句过渡,比如‘正如这位在物理领域登峰造极的科学家同样深刻地意识到……’,会显得更自然,更有说服力。”

许砚知凝神听着,目光落在夏叙言指着的那一行字上,若有所思。

夏叙言又指向另一处:“还有这里,结尾部分。‘因此,科技与人文必须比翼齐飞’这个结论是对的,但‘比翼齐飞’这个比喻虽然好,用在这里感觉有点……嗯……突然。前面都是很冷静的论述,结尾突然文艺了一下,有点跳脱。或许可以换成更沉稳的表述,比如‘达成一种动态的、相互滋养的平衡’。”

他一边说,一边小心地观察着许砚知的表情。对方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很专注,似乎在高速处理他反馈的信息。

“还有,”夏叙言鼓起勇气,补充道,“整篇文章逻辑很强,但……缺少一点温度。就是,感觉像是在写一篇完美的报告,而不是在表达一个观点。可以试着在举例的时候,稍微带一点点个人的感受,或者用更……有画面感的语言来描述论据,会让文章更容易打动人。”

他说完,心里有些打鼓。这样评价许砚知的作文,会不会太直接了?

许砚知沉默了片刻,然后拿起笔,在草稿纸上飞快地记下了几个关键词:过渡、结尾一致性、温度/画面感。

“明白了。”他放下笔,看向夏叙言,眼神里似乎有某种极淡的、类似于……认可的东西一闪而过,“你的建议,有建设性。”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夏叙言的心像被羽毛轻轻拂过,泛起细密的欢喜。他帮助到了许砚知。在那个他原本觉得遥不可及的领域,他提供了对方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

这种平等的、互补的感觉,太好了。

第一次小组活动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结束时,窗外天色已经染上了暮色。

许砚知利落地收拾好东西,站起身:“下周一同一时间?”

“好。”夏叙言点头。

许砚知不再多言,背上书包,离开了研讨室。

夏叙言独自坐在渐渐暗下来的房间里,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点淡淡的、属于许砚知身上那种清冽的、像雪后松针一样的气息。他回味着刚才的一个小时,许砚知讲题时低沉的嗓音,专注的侧脸,偶尔因为他的提问而微微蹙起的眉头,以及最后那句“有建设性”的评价……

一切都像梦一样。

他收拾好东西,走出图书馆。傍晚的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暖意。他下意识地摸了摸书包侧袋,那里放着昨晚写好的、准备投递给“秩序追寻者”的新信件。

这一次,他想和“他”分享的,是关于“互补性”的思考。就像物理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就像数学中的正数与负数,就像……他刚刚体验到的,理性思维与感性表达之间那种奇妙的、相互需要的关系。

脚步不自觉地转向了老槐树的方向。

他知道,他和许砚知在现实中的轨道,因为学习小组而正式交汇了。

而那个树洞里的、匿名的世界,则成了这条并轨道旁,一条开满奇花异草的秘密小径,让他可以以一种更自由、更无所顾忌的方式,去靠近那个星光璀璨的宇宙。

他加快了脚步,几乎是小跑起来。

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出那封新的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六十二年冬

狩心游戏

臣妻

貂珰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第七封回信
连载中石秀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