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自开国便建都城于京,地处顺境南边,占据了一块风水宜人的宝地。
北边苦寒,边境盘踞着外族善战势力,矿产资源丰富,金银铜铁等矿石皆是盛产。
大顺国兵器锻造之术精炼,是多年无人敢来犯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边则同西域诸小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大顺的富商多出自西边。
东边临海,海上常有倭寇作乱,乃是供盐要地,大顺子民近四分之三的日常用盐都是从东边来的。
庐州地处东边,离京都不太远,方烬一行人快马奔袭,再加上各城守备军见领头的身着锦衣卫五品青绿锦绣服,连令牌都不敢查,直接放行,是以回京之路格外顺利。
不过两日,方烬已抵京都。
按律,京城之内不允许任何马匹、车驾在主城街道上疾驰,即便是皇亲国戚也要缓步慢行以示对圣上的敬意。
锦衣卫直属天子,虽有特权,却不是方烬目前的官职能享受的。
进城后打发秦帆领着吴慵等人回卫署整顿,方烬只身进宫面圣。
皇宫戒备森严,禁止携带任何武器进殿,方烬卸下佩刀,随引路的小太监去往臣子奏对的乾清宫。
顺帝古稀之年,子息繁盛,已不再常留宿后宫,便久居于前朝养心殿,往来乾清宫不过一盏茶功夫。
踏上汉白玉石台基,方烬收敛心神,眉目低垂跨过门下横木,入眼是涂以桐油填缝的金砖,被宫人日复一日的擦拭打磨得锃光瓦亮。
砖面映出金漆雕龙宝座,宝座上悬“正大光明”匾额,座旁掐丝珐琅香炉升起炉烟阵阵,若隐若现,座间未见顺帝身影。
“臣锦衣卫千户方烬,领陛下命前往庐州查封知州府并缉拿董文清及其家眷,现此案已办结,特向陛下复命!”
殿内静谧无声,左右两侧待命的侍从仿若不存在,对方烬的高呼没有任何反应,这幽凉的乾清宫好似只有她一个活人。
方烬俯身跪地行叩拜大礼,手肘撑于地面掌心向上举起。
折子是在回京驿馆时就拟好的,里面详细陈述了董府抄家的全过程,及一应财产点清后的数目,用作与宦官运回后的数量比对。
殿内用来消暑的冰块装了满满两大缸,丝丝凉意自方烬的小腿和后脖颈渗入,鼻尖传来桐油的气息,她忍住乍冷带来的不适,屏住呼吸。
直到双臂僵硬,内殿才传来一阵轻快细密的脚步声。
隔得太远,听不真切。
重重幔帐遮掩住内殿情形,内殿是皇帝午休和召见重要臣子的地方。
都说锦衣卫千户方烬甚得圣恩,可她却从不知内殿格局。
宫婢挑起遮挡蚊虫的纱帘,一头戴乌纱身着四爪蟒服的太监自内而出,站定于方烬面前,却并未叫方烬起身,而是开口道。
“陛下有旨,着令锦衣卫千户方烬为御史钦差,替朕前往西边淮山,助宸王世子言修羽断明皇族宗亲血脉。”
“朕念及亲弟已逝多年,不愿令其身后名蒙尘,务必辨明真相,不得有不实、不清之处,钦此。”
尖细高昂的声音于空荡的殿内回响,语速不疾不徐,没有平仄起伏。
方烬看不到来人是何神情,只余光中有一双黑色宫靴。
陛下御赐,东厂专属。
“微臣遵旨。”
本已埋入地砖中的头颅再次低了几分,方烬高声领旨谢恩后起身。
“高厂公,这是卑职拟好的折子,还请厂公代为转呈于陛下,劳烦了。”方烬语带恭敬,面上堆笑,将手中折子递出。
蟒服太监眉眼上挑,眼型狭长,面颊干瘦轮廓窄削,显出异于寻常男子的阴柔,一双深藏无数宫廷秘闻的眼中,流露出难以琢磨的幽光。
仅仅是被这双眼睛盯住片刻,便觉浑身不适,似被毒蛇缠上。
高魁伸手接过,将另一道明黄的折子递给方烬,“陛下请方千户过目。”
方烬连忙双手托承,小心打开,入眼是一整面苍劲有力却又暗藏锋芒的字迹,落款处写着宸王世子言修羽。
是阐明淮山山匪自称是已故老荣亲王血脉的事件经过。
方烬一目十行记下所有细节,不敢再看,便将折子递回。
“陛下的意思是请方千户好好断一断此事,不可有混淆皇室血脉,影响天家威严的事情发生,你可明白?”
高魁轻睨着方烬,尖细的声音带着几分不以为意。
“是是,还请陛下和高厂公放心,卑职定当竭力。”
“如此,方千户即刻出发吧。”
方烬再次跪地高声谢恩告退。
迈出乾清宫那一刻,面上恭敬与谄笑退却,任由背后那道审视的目光肆意打量。
头也不回,抬步向宫外而去。
*
“大人,您这边请。”
进殿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此刻重新接过佩刀,方烬才发觉双臂已然麻木,膝盖上也传来阵阵刺痛,是跪久了的缘故。
“多谢。”
仔细回想陛下口谕,事情并不复杂。
言修羽的折子上写得很清楚,淮山那个说自己是老荣亲王血脉的匪头,已经随行太监辨认,多半是真的。
老荣亲王死前只有一个儿子尚在,那匪头却说,现任荣亲王血脉存疑。
只是不知,陛下为何不先与现任荣亲王确认,而是秘密派她前往。
且陛下那句“不愿令其身后名蒙尘”的感念之词,甚为怪异,方烬品味后,只觉大有深意。
顺帝与其一母同胞的弟弟阋墙,自老荣亲王去世后,多年来京中各类传闻、猜测从未间断。
其中不乏有坚定的保皇派言辞激烈,简直将老荣亲王骂得猪狗不如。
但陛下从未制止过,如今却这样说,实在不得不令方烬细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