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 13 章 紫微

“所以,这几人方才在世家派闹事时,一脸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看热闹?”

“是呀,这几人后来还假惺惺地跑出来说‘我愿自荐、我愿自荐’呢!”陆沅点了点头,一脸崇拜道,“国师大人,您太厉害啦!您怎么知道她们会来闹事呢?”

方才沈郁离开前,如同未卜先知般悄声叮嘱她,一会巳时集会必有人不安分,一切任由李詹事自行应对便是。她只需提前整理好东宫官员名录,然后低调躲在一旁,记录下众人举止即可。

周忱方才被沈郁带去太液池闲逛,也是感到颇为不安,后来听她解释了一番,才心下了然。

看着陆沅满眼都是小星星地望向沈郁的眼神,周忱虽面上不显,但也不由感到佩服。陛下所召之人确非寻常之人可比,如此一来寻回皇太女或也并非什么难事。

“你可还记得我抽中的那一卦?”此时沈郁、周忱和陆沅三人正在周忱的值房内,周遭并无他人,故而沈郁向二人耐心解释起来。

陆沅点点头,眼睛一转回忆道,“我记得,是莺鹊同林之卦!”

沈郁笑笑继续解释道,“我每日晨起时,都会抽取一灵感卦,以代表一日的运势。这一卦显而易见是两者相争之意,加之我算到今日巳时为凶时,便临时起意将祸水东引,让李詹事替我应对一二了。其实这并非难事,不过应时之变、顺势而为罢了。”

关于卦象、吉时凶时这些话,周忱听了也还是云里雾里,只感觉颇为复杂。反倒从沈郁嘴里说出来,好像如吃饭喝水一样轻松。

果然是术业有专攻,周忱如是想着,心下对寻回皇太女一事又增信心。

如此想着,见沈郁开始对着名单逐个察看。

周忱好奇问道,“国师现下在作甚?”

沈郁认真看着名单,一边答道,“如今东宫户部等诸事繁杂,我正想分配给诸人。”

师父曾说过,自己年纪尚轻,不懂御下。但用他的法子,将众人性情了解一二,再根据特点分配不同的事务工作。

顺便偷偷懒,找皇太女已经很麻烦了,旁的事可别想让我多干。

比如方才的谢凛,善于交际,通常与同僚打成一片,或许应当安排她外出打探些线索。

李詹事此人,圆滑阴险,不轻易得罪人,但却不可信任,往后还需安排一人能牵制她才好。

此时沈郁便想起方才傲然出列的杨申。早些时候她刚到东宫时,此人对她故作不见,显然是不屑与她交谈。

想必是见识到她的能力后,才改变了态度,只是不知道此人是否可信呢?

沈郁想到此处,问向周忱道,“户部一事,周大人以为由谁来协助最合适?”

刚刚为了拖延时间不去明德殿,二人在太液池闲逛了许久。期间沈郁将张首辅给了自己户部册子一事告知了周忱,不过当时在外不便,还未来得及细看。

周忱沉吟片刻,犹豫道,“事关重大,周某本意自然是想亲自查明此事。”

说完他便看到沈郁正笑吟吟地看着他,顿感无奈。

“但还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周大人亲自协助我呢。”沈郁并未直言拒绝,只如是说道。

其实沈郁不说他也知道,毕竟宋祁也曾经说过多次他不便参与。只是此案目前很有可能牵涉宋祁失踪一事,他思前想后,也不知还有谁能负责此事。

他正思考着,又听见沈郁发问,“杨申杨大人可能主理此事?”

杨申?

周忱闻言怔然,自来上京这两日,沈郁与这杨申交集不过两面,二人应当不熟才是。

但细细想来,杨申出身弘农杨氏,是世家代表。虽说往日眼高于顶,与能臣派并不算融洽,但这几日她如往日一般照常来东宫当值,也并未参与其他世家派方才的闹事之举。可以说是刚正自持,不与任何人同流合污了。

想到这里,他觉得似乎可行,但有些不放心地问道,“我与杨大人不算相熟,不知国师为何想到她?”

沈郁果然又是用她那一套卜算之术解释道,“杨大人天梁独坐丑未,代表她秉性正直,头脑清醒、细致稳重。加之陀罗星入命宫,她做事定会寻根究底。她身为世家派,前些时日并未想着四处投机,也没有参与今日明德殿一事。此等性格,主理此案再合适不过。”

周忱看着她不疾不徐、侃侃而谈的样子,一时有些恍然。

自见到沈郁起,她似乎总是对东宫、内阁等公务兴致缺缺,态度淡然。面对旁人的敌意与针对,她似乎也不以为意,反倒总是对一切了然于胸的样子。

而每每谈及她师父所授之技时,她眼中才会出现亮光。

想到之前对她的防备,周忱隐隐有些羞愧,感觉自己似乎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她应当很希望回到师父身边,单纯地钻研这些命理之术吧。周忱如是想。

————————————

是夜,东宫内苑。

安排完东宫大小事宜,沈郁回到自己所居住的殿内,叹了口气。

为了省心省力,她还是将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全权交给了李詹事。李詹事得知后自是笑着对她道谢,只是这次的感谢多了两份真切。

而她将杨申单独叫到值房内,拿出户部册子的时候,杨申的表情变化就更加有趣了。

沈郁见她原本高冷的面容上出现了一丝裂痕,随后便是各种表忠心,说自己一定竭尽全力,不让沈国师失望。

沈郁只是想了想,扶起她嘱咐了一句:若是有何问题,随时找她和周忱来报便是。

左右这些千头万绪的事都找到了接手的人,接下来终于可以做些正事了。

她坐在桌边,此时已换上了一身居家日常的竹青色柔纱直裾,从竹茶炉上将温了多时的茶壶取下,捧了杯热茶。她悠然舒了一口气,低头翻开了手边的书。

靛蓝色的书册封面上写着《紫微辑要》四字,若是有旁人见了去市面上寻,怕也会白忙一场。

此书原是应真先生所编,因沈郁是自己唯一传人,便将此书传授给了沈郁。此书是他根据自己往日所学,结合所见人与事,筛选、记录的一些关于紫微斗数的心得。

紫微斗数乃是一门根据年月时辰推演命盘的命理之学。此学是基于太阴历,计算星曜、宫位,而后根据三方四正、星情格局、四化飞星等星宿信息,分析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官禄财运流转、婚姻子女、兴趣交友等信息,从而达到预测命运的目的。

过去辅佐女帝奠定基业时,应真先生常常用此术,从旁协助女帝识人断事,决胜于千里。

沈郁常听师父说,“所谓‘紫微斗数’,无非用十五字可概括:星情论吉凶、四化决契机、卦位断人事。”

早先沈郁与周忱所说的,对皇太女宋祁的分析,就是基于紫微斗数推演而出的。

只是此学远非仅用一星象就断定一人的性情、行为那么简单。

她如是想着,又细细研读起师父交与她的这本《紫微辑要》来。

师父一向细致严谨,都是经过反复求证、得到应证后才记录上去。命理虽不是绝对,但多有迹可循。每颗星宿所代表意象不同,也会随着个人习性、家庭出身、生活环境等不同而有所改变。

许多人来寻师父时,都说着要“改命”“改运”,而师父闻言总是摇摇头,只是给出一些建议。但他们离去后,总是依然如故,即便心知自身性格有何缺陷,也并不会真有改过之意。

因此,师父常常对她说,算命不止是一门“技”,更是一种识人、御人之“术”。将命理术数、人情世故等多方结合,才可找出更加准确的批命角度,从而趋吉避凶。

她自小随师父在山中长大,所见之人不过是来来往往求师父算命改运之人,要么就是上山来送菜的伙计。距离真正的“入世”还很远。

师父常评价她,“理解自是已臻圆满,但与运用一道,还远远不够。”

这也是师父让她此次到上京的目的之一。

想到这里,她又细细揣摩起周忱。

她命陆沅暗中搜集了东宫众人的生辰时间,但周忱自己所说,并不清楚自己具体出生时辰,也不知是真是假。

不过周忱这人确实有些特殊。

出身英国公府,作为勋贵武将世家继承人,他本应旗帜鲜明地支持自己母亲的政见。

从小陪伴皇太女宋祁长大,且作为本朝唯一一个以男子身为官的人,自是简在帝心。想必英国公对这个儿子也是寄予厚望。

但他却在户部一案中,表明了支持皇太女的鲜明态度。

如果说之前是因为自己身为“童养婿”,不愿失去自己在皇太女心目中的特殊地位。那么如今不遗余力地寻找皇太女,还将母亲“拖下水”的行为,确实有些令人惊讶了。

现下之计,还是只能姑且信任他。

正想到此处,她听见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国师大人睡了吗?我有要事相告。”沈郁听见陆沅焦急的声音道,“今儿我出宫回家,听见了一些不得了的流言……关于您和您师父的流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春盼莺来

镜中色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洞庭霜
连载中壹天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