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①
隅中时分,姑苏城外荷香阵阵,无穷碧色的荷塘深处,数名身着绿罗裙的姑娘,轻摇小艇,吴侬软语,浅唱低吟,素手采莲,身姿婀娜。
“颜芝,你小心些,莫要掉水里去。”挽着垂挂髻的阿月,笑语嫣然,朝船头的姑娘提醒道。那唤作颜芝的女子,头戴幂篱,看不清面容,只身前抱几支含露未开的花苞,低头轻嗅,闻言微颔首致谢,便又陷入安静。
微风拂过,荷香裹挟着一缕清香,掀起她头上的纱罗,刹那间,绝美容颜若隐若现。眉如远黛,目含秋水。阿月瞧着,不禁暗自叹惋,这般美貌的姐姐,怎么就偏生不会说话。
三月前,阿月与阿娘河边浣衣,于下游救起重伤昏迷的颜芝。她染病昏迷五日,嘴里一直喃喃,却听不真切。五日后醒来,除了姓名,前尘往事竟忘得一干二净,问她叫什么,家住何方,家中是否还有亲人,她垂泪摇头,满目皆是茫然无措,她开口欲言,却发不出声,才知是个哑女。
阿娘见她勤快能干、绣工卓绝,便留她在家做活。
日色过午,骄阳似火,蝉鸣阵阵。几个姑娘背着竹篓踏上归程,一路欢声笑语,不知谁起了头,众人又唱和起来:“泛舟采菱叶,过摘芙蓉花,扣楫命童侣,齐声采莲歌……”②
歌声悠悠,飘至荷塘另一头。在青山绿水间,有一座小亭伫立在此,名曰荷风亭。亭内聚汇了许多江南的文人骚客,风流才子。正吟咏诗文,谈诗作赋,又兼琴音相和,饮酒煮茶。
远游一袭青衣,白面如玉,听闻歌声,笑道:“此地风光旖旎,莲花盛放,诸位,不妨以莲花为题,吟诗一首,如何?”众人欣然应允。
远游摇着手中折扇,随意转了几圈,脑中已有了一首。
“某极爱李太白的诗,他的诗飘逸奔放,恣意张扬,他有一首采莲曲,今日读来别有意味……”
一首曲终结,众人唏嘘长叹,好诗好诗啊。
又有一年纪稍长,蓄着髯的男子站出来,摇头轻叹:“这诗写的应景啊,我等虽为山野闲人,可这心中却也装着国家,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众人又是一阵叹气,远游悠悠摇着扇子,瞧众人颓唐丧气的模样不语。
这看似岁月静好的江南水乡背后,实则暗流涌动。如今的大晋,边境烽火连天,北方突厥频繁犯境,妄图蚕食大晋的疆土。圣人好战,一心想要建立不世之功,遂不顾朝堂上下的劝阻,亲自领兵出征,使得战事愈发胶着。军队的扩充、粮草的供应,皆需巨额钱财,赋税徭役因而繁重不堪。
他是一贯不爱理这些俗事,只想风流快活,行于山水间怡然自乐。可当下也有了几分忧愁,若国不将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想到这儿,他轻瞥了一眼亭中姿势优雅地斜躺着,脸上盖一本书的白衣男子,这位爷,他自来时就一直静默无声,低着气压,众人皆不敢靠近。
远游看不下去,用脚踹了几下他的腿:“谢太守,醒醒!要睡回你的府衙去睡,要来的是你,来了装死人的也是你,您老人家既然来了,何不给大家伙露一手好字瞧瞧。”
若不是他昨夜提起要邀请江南的文人雅客举行雅集时,这厮听后偏要跟来,他是万万不想与他同去的。
此人名叫谢九霄,出于陈郡谢氏大族,善书法。神德十年考中进士甲科,又在制科考试中拿了一个百年第一,在京城一战成名,官职一路狂升,震惊朝野。
谢九霄在京城被传得是神乎其神,其中最引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的长相。据说貌比潘安,如此的绝代男子本应是众人追捧,引万千少女喜爱的对象,可情况完全相反。
大约世间极难有十全十美之人,谢九霄此人极其毒舌记仇且不要脸,在京城被他损过的人那是车载斗量,数不胜数。上至皇帝老儿,下至满朝文武,甭管大官小官,只要拿到了错处,就是一顿批判。
直到最近,皇帝老儿要御驾亲征,筹措军饷时,向掌管国库的三司使谢九霄索要银两,谁知他捂着财权命脉不给,一口一个国库空虚,毫无通融余地。
皇帝听闻,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对这个三司使,早已积攒了一肚子不满。可偏生谢九霄才华横溢,在朝中举足轻重,思来想去,皇帝老儿打算将爱慕谢九霄许久的三公主,许配给他。谢九霄一旦成了皇亲国戚,自然会在朝中更加尽心,也能借机将他牢牢掌控。
然谢九直言家中已然定过亲事,河东柳家一门忠烈,柳氏夫妇至今在战场奋勇杀敌,他不能做那背信弃义之事。
皇帝老儿不认同道,“天下富贵之家,谁不是三妻四妾,朕意将柳氏姑娘与三公主皆立为正室,共享尊荣,如此既全了爱卿情谊,又成了皇家美事,岂不妙哉?”谁知谢九更不领情,言语间,更是明里暗里指责你这皇帝老儿不厚道。
谁也没想到,此话不知为何,传到了他未过门儿的妻——柳七娘耳中,她上书一封,自愿让出夫婿与三公主。皇帝老儿喜笑颜开,而谢九霄脸色铁青。
亭内,一身着褐色长袍,胡须修剪齐整的中年文人,轻抚着胡须,笑着对远游说道:“远公子此颂之诗,将莲花之美与高洁之质描绘得淋漓尽致。只是这诗中意境,倒让我想起了谢太守的书法,笔锋间似也有这般超凡脱俗之态。”
一位年轻的书生,眼中满是崇敬,连忙附和:“是啊是啊,早闻谢太守书法一绝,笔走龙蛇,尽显魏晋风骨,其墨宝千金难求,今日我等竟能有幸与太守同席,实乃人生一大幸事。只是心中实在渴望,不知今日可否有幸目睹太守挥毫泼墨,让我等领略这绝世书法的风采,也算是不虚此行了。”说罢,书生微微欠身,眼神中满是期待,望向谢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