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一口气不停歇地将镇上的情况说完后,悄悄觑了秋水一眼。
果然,秋水眼里的怒意消失了,怔在原地,若有所思。
再往院子里瞧上一圈,院子里的柳家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石夏至也从厨房里出来了。
“枝娘,你再细说说。”
柳青山将手中磨到一半的药粉放下,坐直了身子。
柳枝将张大了嘴对着自己等着下一个鸡蛋投喂的菜花给按住,讲起了自己昨日的经历。
大集上少人,粮店前长队,买粮得限额,价格翻倍涨,抚恤银欠发。
每说一事,柳家人的眉头就要多皱一分。
柳枝还把打听到的苏杭粮少和县老爷花粮如流水二事说了才停下了嘴,这时柳家院子内已沉闷得只能听见红豆骑着菜花玩的笑声。
顺哥儿和红玉还好,先前已经听柳枝在家里说过了,心里有底。
但柳家爹娘和哥嫂四人眉头皱得已经可以夹死飞蝇了。
久没下山,没成想山下的变化这么大。
“枝娘有什么主意?”
柳树和柳枝是同胞兄妹,从小就是一起捣鬼过来的,眼看着柳枝这副大事临头还能坐稳凳子,有闲心逗蛇的模样就知道她心里有底。
不若的话,早在昨日夜里就拽着林更元冲上山上来了。
柳枝也不卖关子:“我是想着要在山上盖个屋子躲一躲呢。”
“我们这不就是在山上?”秋水有些不解。
倒是住过更深的山的石夏至听明白了,“枝娘说的是去更深的山里盖屋子吧?”
“我们这屋子村里人,药铺里的伙计都知道在哪,真到要抢粮的时候,一把火烧了后再来挖地窖都成。”
石夏至说得太绝,秋水听了后又朝着地面连呸三声,拜起老天来。
柳树轻磕着手里的柴刀,倾身问柳青山的主意:“爹?”
柳青山抚须沉吟:“依着枝娘的说法,得盖屋子。眼下也没活,趁着雪也还没下,简单收拾收拾我们就一起进山里去盖屋子,回头卷上包袱就能跑。”
“就是得在哪处盖呢?在蛇窝旁?会不会太深了?”
柳枝也是去过蛇窝旁的,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虽然凶猛的野兽比较少,但却阴湿、碎石多、鼠蚁多、淤泥多。
如之前爹和大哥那般只待一旬左右还行,这回她们可是要住上两年多的,这可不行。
“我觉着不成。”柳枝正色,伸出一只巴掌,一一掰下手指,数着不可之处。
“一是蛇窝那里阴湿,不好住人,还离山溪近,多有野兽造访。春夏秋之际有蛇护身还好说,入冬了蛇都冬眠了,光有竹弩、篱笆,就是淬了蛇毒也难防万一。”
“二来,我们谁也不知道这缺粮的状况什么时候能完,得从长计议。我们是囤了很多粮,但也不能光出不进吧。还要找块平坦的土地种些稻谷才成。蛇窝旁石头多,老鼠鸟雀也多,这可不好种。”
“三么,我们几家进山去,也少不了我亲家,大虎家也不能少,不然我们三家人没有一家会种稻谷的,且昨日里杜婶子还请了我家帮忙盖屋子呢。林林总总下来四家人共十八口人,怎么着也要十间屋子吧?还要加上蛇房、厨房,还有杂屋呢,这么多家人指不定一间厨房都不够用呢!蛇窝旁可没那么大块平地来盖屋子跟种稻谷。”
“还有四,我们在山上挖了那么多地窖存着粮,蛇窝离这些地窖还是太远了,来回搬粮不好搬。当然这些地窖还是挖得稍矮了一些,如果在山里安了家,可以在深点山上再挖几个存着,蛇窝旁离水源太近了,到时粮都潮了可不好。”
大家都是刚听了柳枝说才起了进山盖房子的念头,一时半会的倒也没想得那么多。
可柳枝是从重生回来后就一直在心里念着山里盖屋子的事了,想到的自然比他人都多。
这么四条一说下来,众人才发觉这山上屋子要盖在何处还有这么多讲究。
蛇窝附近肯定是不行了,还得另外找地。
院子里的人都陷入了深思,人人脸上都满是凝重之色,除了柳枝和林更元。
林更元是怎么想的柳枝不太清楚,至于她——则是想开了。
刚重生返还的那几日,柳枝确是遇上什么事都想哭一回。但自从成功躲开慕容策后,柳枝的心情就平稳了许多。
大不了就一起进地府呗,总比前世一个接一个地走要好得多,过好自己现下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在寻到能说服爹娘进山盖屋子的由头后,柳枝肩上的担子都几近卸下了。
呼,松快,有了大家一起商量,就不用她天天在这挠破头皮了。
都到这个地步了,她能做的都差不多做完了,山上盖屋子她也不懂,也就去帮忙做些吃食或是留在山下帮忙理些日用。
等到了进了山后要怎么过活,也有大家一齐来想招嘛。
就像媒人跑断了腿跑成了这门亲,但嫁过去后过得好不好,媒人最多也就出出主意,帮不了什么大忙。
柳枝说完这一大堆,靠坐在椅背上,林更元适时地给她递来了一杯水,接着她的话头往下说。
“苏杭的粮还没过来,事情还有转机,我们还有时间,还能一步一步来。”
“在山里过活跟在家里过活不一样,不好缺东西就上镇上去买了。尤其是冬日里,深山定是更冻几分,袄子、棉裤、靴子也得厚上几分,得自家备足。这几日也能将家里的东西翻查翻查,差些什么就一齐补上。”
“在山里住着,除了铁制品,还得有木弩、竹弩,这些用的快,这段日子可以多做一些,一边找能盖屋子的地方一边做着。做驽的手艺我会,我家里好木还有,主要是缺了竹子。”
“山里边还是爹和大舅哥更熟悉些,我们要盖的房又多,我算了算,大大小小至少要十二间房,还得麻烦爹和大舅哥找块大些的平整的地才好。”
对于柳枝和林更元要拉杜大虎和朱三刀两家人上山,柳家也没有什么抱怨。
朱家是亲家自是没得好说,吃了那么多肉,柳家的蛇药之前还托了朱家的人脉找了游商,才能卖得更好。
杜家稍微没那么熟,但阿翠也是他们家看着、听着长大的女娃,也有感情在。何况柳枝说的也有理,几家人进山了不能光吃不进。
肉还好说,山里野猪不少,菜也好说,山里野菜一堆,甚至药材都好说,寻摸寻摸总是能找到的。
但最紧要的还得是有粮啊,总要有庄稼老把式在,才能开荒种粮。
“嗯…”柳青山摸着下巴陷入了思索中,手指在桌上一点一点,“北沟那块好像有,东山口那…”。
柳树和石夏至对视一眼,赫然是想到了些什么,柳树握住了石夏至放在膝上的手。
石夏至揉着裤子,向前探出身子,出声道:“爹娘还记得我爷家那块地吗?那块地大,能盖得下这些个屋子。”
柳枝被石夏至这么一说,也想起来了:“嫂子是说石大爷留在山上的屋子那块台地?”
“对!那块台地还是我太爷找着的,又高又平,背风还向阳。”
石夏至家里是祖传的猎户,只是猎户生存从来不易,她家尤为。
石夏至的爹被大虫咬死了,石夏至的娘改嫁了,石夏至的奶摔死了,石夏至的爷旧疾缠身,撑着身子熬到石夏至嫁到柳家后第二日就咽了气,都等不到她回门。
“前头重阳的时候我是让茂哥儿回老屋祭拜了一番,不太清楚现在老屋的状况。”
年年清明和重阳石夏至都会领着柳树和柳茂回老屋祭拜,但今年石夏至重阳时在山下运粮,就只让了茂哥儿过去。
茂哥儿机灵,听着自己阿娘提到了自己,顺道也就跨进门来了,余下小桃还在外边巴巴地扒着门框。
“重阳的时候有两间屋子都还立着呢,”茂哥儿在石夏至的示意下说起了老屋的状况,“就是都有些漏风,加几块板子上去应当也能住人。厨房倒是塌完了,灶也没了。”
“但这也过了一个月多了,野兽过冬囤膘,又下了几场雨,不好说,我这就再去看看。”
石夏至性子急,一边说着一边就要走,门外的小桃主动请缨,“我跟着嫂子一起去!”
才站起身来,石夏至却被柳树给摁住了,“别急,你先定定神,别走在路上绊倒了伤筋骨。”
“树哥儿说得对,越遇到大事越不要急,看清楚路来再一步步地走才不会摔跤。”
秋水人也附和道,一语双关,将门外的小桃捞进来关上门。
“先吃饭,吃饱了缓一缓再来谈这事,大家都多想几分,理一理自己的思绪,别急匆匆地开工了又说不行。”
“时间紧,开弓了就难回头了。”
“没错,我和杜家跟朱家约好的商讨时间是明日晚上,还有今明这一日半的时间哩。阿爹你们把想到的地方都比一比,我们先分工,等选好地方了再来开工。”
柳枝拍拍手,将院子里略有沉闷的气氛都拍散。
“我今日可是带了猪尾巴上山来了!先吃猪尾煲,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