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春雷

冬雪消融,春意渐浓。或许是因着前段时日心力交瘁,又或许是眼见朝政在皇后手中依旧平稳运行,自己强行插手反倒徒增烦恼,皇帝萧景琰竟真个放手,在养心殿静心休养了一段不短的日子。汤药温补,美人软语,加之刻意远离前朝纷扰,他的气色竟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眉宇间那份因久病而生的颓唐消散不少,重新透出属于帝王的、锐利的精气神。

身体一转好,那双深沉的眼眸便再度投向了象征至高权柄的龙椅御案。他看似无意地,开始收拢部分政务。先是过问了春闱大考的主副考官人选,接着又亲自批阅了几份关乎边防粮饷的紧要奏折。动作不大,却如春雨润物,悄然将部分权柄从凤仪宫移回了养心殿。

皇后崔欢安对此心知肚明。她与崔家前段时日风头太盛,联姻楚王府更是触及了皇帝的逆鳞,此刻若不知进退,必遭反噬。她并未流露出丝毫恋栈与不满,反而在皇帝过问政事时,主动将相关卷宗文书命人整理好送过去,言语间皆是“陛下圣体初愈,臣妾能力有限,正需陛下掌舵”的恭顺与体贴。她甚至以“专心侍奉陛下,调理六宫”为由,逐步将一些日常庶务交还给了司礼监与内阁,姿态做得十足,安然退回后宫方寸之地。

然而,她退得越是坦然,皇帝心中那根刺便扎得越深。

他冷眼打量着这座他许久未曾细细审视的后宫。嫔妃们依旧每日按例来皇后宫中请安,言谈举止间对皇后的敬畏与信服,远胜对他这个皇帝。就连那几个育有皇子、本该有些想法的妃嫔,在皇后面前也是恭谨有加,不敢有半分逾越。她们似乎早已认命,在这位手段通天的皇后麾下,能保住自身与儿子的富贵平安已是万幸,争储?那是想也不敢想的奢望。

铁板一块。皇帝脑海中浮现出这四个字,内心涌起一股无力与更深的忌惮。前朝,崔家根深蒂固;后宫,皇后一言九鼎。他这个皇帝,倒像是被架在了这重重宫阙之上,看似尊崇,实则孤立。

不行,绝不能如此下去。

这一日,春光正好,皇帝在御花园散步,看着满园姹紫嫣红,忽然对随侍的大太监感慨道:“宫中花木虽好,看久了也觉单调。倒是这满园春色,生机勃勃,令人心喜。”

大太监何等乖觉,立刻躬身笑道:“陛下说的是。这园中景致年年相似,确是少了些新鲜意趣。若有些新开的名花异卉点缀其间,想必更添光彩。”

皇帝颔首,目光掠过那些循规蹈矩、在皇后面前如同温顺羔羊般的妃嫔,意有所指:“是啊,宫里,也该添些新气象了。总是一潭死水,久了,连带着人也没了精神。”

消息如同乘着春风的柳絮,迅速传遍前朝后宫——陛下有意选秀,充实后宫。

旨意虽未明发,但风向已变。皇帝想要的,显然不是寻常温顺恭谨的官家女子。他需要的是有家世、有胆色、甚至有些“脾气”的世家贵女。唯有这样的女子入宫,才敢、也才有可能,去挑战皇后那看似不可动摇的权威,才能在这铁板一块的后宫中,撕开一道口子,重新搅动起属于他皇帝的波澜。

皇后果真在第一时间便得了消息。她正对镜簪花,闻言,手势未有丝毫停滞,只对着镜中那个威仪日盛的自己,唇角缓缓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选秀?好事啊。”她语气轻缓,听不出半分波澜,“宫中姐妹不多,陛下圣体安康,正该多些人伺候,也热闹些。”

她放下金簪,对镜理了理鬓角,眼神平静无波。

想借新人来制衡她?她的陛下,终究还是用了这最寻常,却也最直接的一招。

只是,她崔欢安经营这后宫十数载,树大根深,岂是几个初入宫闱、空有家世和脾气的黄毛丫头所能撼动的?她们入宫,是来做皇帝的刀,还是成为她皇后笼中的雀,还未可知。

这潭水,是时候该动一动了。她也想看看,陛下精心挑选的这些“名花异卉”,究竟能在这凤仪宫投下的巨大阴影里,开出怎样的花来。

春雷已在云端暗涌,一场新的风雨,即将降临这九重宫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凤倾九重
连载中空等榆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