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微风带着太液池初绽荷花的清香,拂过宫廷朱红的廊柱与精致的雕栏。这看似宁静祥和的景象之下,却涌动着比以往更加急促的暗流。新帝萧彻登基已近一年,但朝政大权依然被国丈华太师及其党羽牢牢把持,萧彻这个少年天子,在绝大多数时候,更像是一个坐在龙椅上的、必须保持沉默的精致傀儡。
这一日,林晚再次随母亲苏氏入宫,参加太皇太后(华氏)举办的赏荷宴。相较于一年前那个尚带几分懵懂与不适的女孩,如今的林晚更加沉静,如同一块正在被缓缓雕琢的璞玉,光华内敛。她安静地跟在母亲身侧,恪守着礼仪规范,目光却不着痕迹地、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警惕,扫过在场每一个衣香鬓影的身影,试图从她们恰到好处的笑容、婉转周到的言语以及那些细微到几乎无法捕捉的表情变化中,解读出更深层的意图与关联。
宴席设在临水的澄瑞亭中,四周轻纱曼舞,丝竹悦耳,觥筹交错间,一派皇家气象。华贵妃自然是全场的焦点,她今日穿着一身正红色蹙金绣鸾凤的宫装,云髻高耸,珠翠环绕,雍容华贵得令人不敢直视。她言谈间顾盼生辉,举手投足尽显威仪,仿佛她才是这后宫真正的主人。她偶尔会将目光投向坐在上首、略显沉默的萧彻,那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掌控,以及一种属于胜利者的、隐隐的压迫感。
林晚的心微微抽紧。她看到萧彻虽然面带符合帝王身份的、矜持而温和的微笑,回应着太皇太后偶尔关切的问话,但那笑意如同浮在水面的油花,并未抵达眼底深处。他放在膝盖上的手,修长的手指偶尔会无意识地收紧,指节泛出用力的白色。他比上次见到时清瘦了些,轮廓更加分明,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属于成年人的疲惫与挥之不去的郁色。林晚几乎能想象到,他每日在朝堂上面对着华太师一党的步步紧逼与阳奉阴违,在深宫里又被华贵妃无形却无处不在的视线所监视,是何等的压抑、孤独与艰难。她下意识地、用只有自己能感受到的力度,摸了摸贴身藏着的、紧贴心口的那块火纹陶片,仿佛能从中汲取到力量,也仿佛在无声地、跨越这喧嚣的人群,向他传递着自己坚定不移的支持。
宴席过半,众人移步至水榭中聆听教坊司新排的乐曲。悠扬的笛声与琵琶声在水面荡漾,林晚却觉得胸口有些发闷,这满室的繁华与欢笑,与她心中那份为萧彻的担忧形成了尖锐的对比。她寻了个借口,稍稍离开了喧闹的人群,想在池边透透气,理一理纷乱的思绪。
刚走到一处被繁茂花木遮掩、相对僻静的假山旁,便听见两个穿着低级宫女服饰的小宫女,正躲在假山后窃窃私语,声音虽低,在寂静中却格外清晰。
“……听说了吗?谢家那位才女,如今是常宁公主面前最得脸的伴读了,连公主的功课都时常要请教她呢。”
“可不是嘛!人生得美,性子又好,才华横溢,说话做事更是滴水不漏,前儿个太皇太后还当着众人的面夸她‘贞静娴雅,堪为闺秀典范’呢。”
“我瞧着,陛下对她似乎也颇有好感,前几日陛下考校公主功课,谢姑娘当时正在一旁讲解《女论语》,陛下听了好一会儿,还点头了呢……”
“嘘!快别说了!这话也是我们能议论的?仔细被人听见,撕了你的嘴!”
宫女的声音带着惊慌渐渐远去,林晚却站在原地,仿佛被施了定身法,久久未动。谢怀玉……萧彻对她颇有好感?还点头赞许?虽然理智告诉她,这极有可能是宫人们无聊时的以讹传讹,或是某些人故意放出的风声,但一股莫名的、带着酸涩与刺痛的情绪,还是如同藤蔓般悄然缠绕上她的心头,让她呼吸都为之一窒。她用力甩了甩头,试图将这不合时宜的、扰人心绪的感觉驱散,暗暗告诫自己,不该被这些无谓的流言影响判断,她应该相信萧彻,更应专注于眼前复杂的局势。
“晚儿妹妹怎么独自一人在此赏景?可是席间太过闷热了?” 一个温婉柔和、如同春风拂柳般的声音,自身后不远处响起,打断了林晚的思绪。
林晚心头一凛,迅速收敛了所有外露的情绪,转过身,脸上已然恢复了平静。来人正是谢怀玉。她今日穿着一身淡雅的湖蓝色缕金百蝶穿花云缎裙,身姿窈窕,步履轻盈,仿佛一朵悄然绽放的空谷幽兰。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令人如沐春风的关切笑容,仿佛与林晚是相识多年、无话不谈的闺中密友。
“谢姐姐。” 林晚依礼敛衽,神色淡然,不卑不亢。
谢怀玉袅袅娜娜地走上前,与她并肩而立,望着池中在绿叶映衬下更显娇嫩的初荷,语气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向往,轻声道:“这宫里的荷花,开得再是繁盛精致,终究是被人精心养护在这一方池水之中,少了些天然去雕饰的野趣与生命力。不像妹妹,自幼生长于边关,见识过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感受过朔风猎猎、战马嘶鸣的豪情,那才是真正动人心魄的景致,是姐姐这等困于京城方寸之地的人,永远无法企及的。”
她的话语依旧带着看似真诚的赞美,但林晚却敏锐地听出了那言辞之下,更深一层的含义——她在反复强调自己与这宫廷华丽环境的“不同”,一种格格不入的“野性”与“疏离感”。林晚想起萧彻信中提到的“藏锋”与“待时”,想起父亲教导的“分寸”,按下心中因对方刻意划界而升起的不快,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清淡而疏离的笑容:“姐姐实在过誉了。边关苦寒,常年风沙扑面,生存已是艰难,哪有宫中这般四季如春、精致祥和令人心醉。不过是所处之地不同,各有各的风景,也各有各的不得已罢了。姐姐的才情气度,才是晚辈学习的榜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