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金水桥畔

永乐四年,春。

晨光熹微,晓寒侵衣。巍峨宫墙的轮廓在将散未散的晨雾中若隐若现。金水河上薄冰初解,泠泠水声,敲破了黎明前的寂静。

秦昭阙身着七品翰林院编修的青色官袍,手持象牙笏板,步履沉稳地汇入上朝的人流。宽大的袍服巧妙地遮掩了身形,玉冠束起墨发,露出一张清俊过人的面庞。眉宇间尚存一丝少女的清丽,却被眼底过于沉靜的暮色强行压下。四年光阴,足以将当年苏州沈家那个灵秀明媚的少女,雕琢成如今眉目沉静、风姿清越的“新科状元秦维岳”。唯有那双眸子深处,偶尔掠过的审视与冷澈,才泄露出与年龄不符的沧桑。

行至金水桥头,汉白玉的栏杆沁着黎明的寒意。她微敛眸光,正欲前行,一阵独特而富有韵律的脚步声自身侧传来,沉稳,有力,带着无形的压迫感。

无需回头,她也知晓来者何人。飞鱼服,绣春刀,是天子亲军,锦衣卫。

她的目光不经意地抬起,恰好与那一行人的为首者相遇。

那人身形挺拔如岳,玄色斗篷衬得他肩线平直,气度凛然。他未戴寻常武官的铁盔,墨发以一根简单的乌木簪束起,面容是令人过目难忘的俊朗,只是线条过于冷硬,眉宇间凝着久居上位的威势与挥之不去的肃杀之气。

锦衣卫指挥使,顾清欢。

一个在朝中声名赫赫,也令人心生寒意的名字。

秦昭阙的心跳,在看清他面容的瞬间,漏了一拍,随即不受控制地急促起来。

顾景和……

竟然是他。

四年。

记忆中那个会在她背诵《楚辞》卡壳时,于窗外轻声提词的青衫少年;那个在她及笄礼前,偷偷送来一枚羊脂玉簪,耳根泛红的景和师兄……与眼前这个气息冷冽、目光如刃的锦衣卫统帅,身影交错,却难以完全重叠。

时光仿佛在她眼前无声碎裂。一股混杂着震惊、恍然,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楚猛地涌上心头。她下意识地蜷起指尖,指甲陷入掌心,借助那细微的刺痛,维持着面容上恰到好处的平静,甚至依着官场规矩,对着那道锐利的视线,微微颔首,姿态疏离而合规。

几乎是在同时,顾清欢的步伐几不可察地吨了一下。

他的目光,穿透稀薄的晨雾,精准地锁定了那道青色的身影。

那张脸,褪去了少女最后的婴儿肥,线条更加清晰利落,扮作男装,眉宇间多了几分英气与文臣的雅致,但那熟悉的轮廓,那双眼眸……即便刻意压低了眸光,他也绝不会错认。

沈昭阙。

她还活着。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冰湖的巨石,在他心底掀起滔天巨浪。握着绣春刀柄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四年来的寻找、四年来的隐忍、四年来的步步为营,在这一刻似乎都有了落点。他的目光沉静依旧,但那双深不见底的寒眸深处,却有什么东西在剧烈地翻涌、冲撞,最终化为一种极其复杂的、掺杂着痛惜与失而复得的灼热。

两队人马,在金水桥上交汇,错身。

玄色的衣角与青色的袍袖短暂拂过,他周身那冷冽的沉水香,与她袖间清淡的松墨气息,在空气中一触即散。

如同两条分别四年的河流,一度干涸,一度转向,却终究在这权力的中心,再次汇流。他走向深不见底的诏狱与暗夜,她步入风云变幻的朝堂与光明。

秦昭阙没有回头,步履平稳地向前走去,背脊挺直,如同风雨中不屈的修竹。

顾清欢亦未驻足,他面容冷峻,带领麾下继续巡行,唯有那比平日更显紧绷的下颌线条,泄露了心底汹涌的波澜。

宫钟长鸣,声震九重。

风雨晦明,自此而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寄长风

道姑小王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风雨晦明
连载中寒甲藏春 /